【正見網2008年09月06日】
【原文】
魏東清河郡(1)山賊群起,詔以齊州長史房景伯(2)為東清河太守。郡民劉簡虎嘗無禮於景伯,舉家亡去,景伯窮捕,擒之,署其子為西曹掾,令諭山賊。賊以景伯不念舊惡,皆相帥出降。
景伯母崔氏,通經,有明識。貝丘(3)婦人列其子不孝,景伯以白(4)其母,母曰:「吾聞聞名不如見面,山民未知禮義,何足深責!」乃召其母,與之對榻共食(5),使其子侍立堂下,觀景伯供食。未旬(6)日,悔過求還;崔氏曰:「此雖面慚,其心未也,且置之。」凡二十餘日,其子叩頭流血,母涕泣乞還,然後聽之,卒以孝聞。
(出自《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五十一・梁紀七》)
【注釋】
(1)東清河郡:南朝劉宋時之清河僑郡,後被北魏占領,改為東清河郡,治所在今山東鄒平東長山。
(2)房景伯:字長暉。少以孝順聞名,被推薦擔任齊州輔國長史。清河盜起,任清河太守,撫平之,後遷司空長史,以母疾去官。性淳和,涉獵經史。
(3)貝丘:縣名,北魏貝丘縣,治所在今山東臨清東南;另一說為南朝劉宋僑置貝丘縣,後被北魏所占,治所在今山東淄博淄川。
(4)白:述說。
(5)對榻(音踏)共食:面對面坐著一起用餐。榻,低狹而長的床。
(6)旬:十日為一旬。
【語譯參考】
北魏東清河郡山賊蜂擁而起,朝廷下詔任命齊州長史房景伯為東清河郡太守。東清河郡百姓劉簡虎曾經對房景伯無禮,因此舉家逃亡,房景伯到處搜捕,抓獲了他,任用他的兒子為自己手下的西曹掾(音院),命令他去曉諭山賊。山賊們見房景伯不記舊仇,都相繼出來投降。
房景伯的母親崔氏,通曉經學,有見識。貝丘縣有位老婦人列舉她兒子種種不孝的事實上告,房景伯把這事告訴了他的母親,他母親說:「我聽說聞名不如見面,山野百姓不懂禮義,哪能對他們過分責備呢!」於是召來這位婦人,同她對坐進食,讓他的兒子侍立在堂下,觀看房景伯如何供奉母親進食。不到十天,那位山民知道自己錯了,請求回去。崔氏說:「他現在雖說面子上覺得慚愧,但心裡卻未必如此,暫且還把他留在這裡。」一共留了二十幾天,這位婦人的兒子叩頭流血,他的母親也流淚乞求回家,這樣才允許他們回去。最後這位山民以孝道聞名遠近。
【研析】
北魏末年,時有賊寇流竄叛亂,房景伯被任為東清河郡太守。他不費一兵一卒,就使山賊主動投降,此乃其高明之處。原來他不計舊仇,以德報怨,任用劉簡虎的兒子為自己手下,命令他去曉諭山賊,讓他們主動來降,此乃雙贏策略呀!
再觀其處理事務,不得不佩服其母親崔氏的智慧。讓不孝子侍立在堂下,觀看房景伯如何侍奉母親,直到他真正明白孝的內涵,才讓他們母子回去。其中道出了重要訊息-人是需要透過學習才會的,及身教不如言教。因為他們是山野之民,缺乏教化,當然不知道真正的道理,一旦觀摩學習了,自然明白該明白的道理,此也說明了教育的功能。學生受教育,除了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品德的陶冶,所以不管是父母、師長或公眾人物都應該做良好的典範,才能提升道德。以古鑒今,從房景伯的例子,得知以德化民,遠遠勝於法治及武力。
【延伸思考】
1.請你比較「法治」與「德治」,教化的結果有何不同?
2.房景伯從小就以孝順聞名,所以他以身教教導了山民。同樣的,我們待人接物也往往受長輩的影響,請你檢視自己,哪些方面耳濡目染受到了啟發?
3.房景伯之母,以教導代替責罰,讓山民成為孝子。你是否也見過此種例子,請提出與大家分享。
【參考數據】
1.《資治通鑑》(33) 李國祥 顧志華 陳蔚松主編 台灣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資治通鑑今注》(八) 李宗侗 夏德儀校注 台灣商務印書館
3.《白話資治通鑑》(第十冊) 沈志華 張宏儒 主編 建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