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草木皆兵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2月20日】

【原文】

堅(1)與苻融(2)登城而望王師(3),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4)上草木,皆類人形,顧(5)謂融曰:“此亦勍敵(6)也,何謂少乎!”憮然(7)有懼色。初,朝廷聞堅入寇,會稽王道子以威儀鼓吹求助於鐘山之神,奉以相國之號。及堅之見草木狀人,若有力焉。

(《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

【註解】

(1)堅∶苻堅(西元338~385),字永固,氐族。任用王猛,修明國政,為五胡中最強盛的國家。猛卒,大舉侵晉,與謝玄等戰於肥水,大敗而還,後為姚萇所殺。
(2)苻融:苻堅之弟。生卒年不詳。
(3)王師:指晉朝軍隊。
(4)八公山:山名。地在今安徽省鳳台縣東南肥水之北。
(5)顧:回頭。
(6)勍敵:實力強大的敵人。勍,音同“情”。
(7)憮然:悵然若失的樣子。

【故事闡述】

東晉時,前秦苻堅想要征服中原。公元383年,他率領八十萬大軍,逼臨肥水,準備攻打東晉。晉軍大將謝玄、謝石帶八萬精兵前去抵抗。苻堅以為東晉兵少,想憑優勢快速攻擊,把晉軍打敗。

沒想到苻堅的先鋒部隊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喪失許多大將和士兵,秦軍銳氣大挫。苻堅登上壽陽城觀察晉軍的動靜,發現晉軍的部隊嚴整,士氣高昂。再遙望八公山,見到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晉軍的模樣,於是回過頭對他弟弟苻融說:“這是多麼強大的軍隊,誰說晉軍的兵力很少呢?”因而流露出悵然若失的憂慮,後悔自己太過輕敵。

出師不利讓苻堅心頭已經蒙上不祥的陰影,他命令部隊靠肥水北岸布陣,想要扭轉形勢。這時晉軍提出要求,要秦軍退後一些,以便作戰。苻堅心想剛好利用晉軍忙於渡河之際,出奇襲擊,便欣然答應了晉軍的要求。

誰知後退的軍令一出,兵敗如山倒,秦軍便潰不成軍,在晉軍趁勢渡河追擊下,橫屍遍地,苻堅中箭而逃。

“草木皆兵”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人疑神疑鬼、驚恐不安。

【討論】

(1)你覺得苻堅打敗仗最大的原因在哪裡?有自信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自信過滿有時反而是成功的絆腳石,請同學分享自己類似的經驗。
(2)雖然晉軍的兵力不足,但是仍打了勝仗,你覺得是什麼原因呢?很多時候蠻力並不能解決問題,而是必須以智慧取勝,你覺得這個說法有道理嗎?請跟大家分享你的想法。

【造句練習】

例:聽說最近社區宵小猖獗,一時之間,居民們草木皆兵,人人自危。
例:儘管大家把這次的野地訓練形容得十分艱險,你也不必草木皆兵,過於擔心。

【相似成語】

杯弓蛇影;疑神疑鬼;風聲鶴唳。

【課後時間】

請你把“草木皆兵”四個字,當做開頭各造一個成語。

草( ) ( )( )
木( ) ( )( )
皆( ) ( )( )
兵( ) ( )( )

參考答案:

草( 木 ) ( 皆 )( 兵 )
木( 人 ) ( 石 )( 心 )
皆( 大 ) ( 歡 )( 喜 )
兵( 不 ) ( 厭 )( 詐 )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