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為鑑:箕鄭對文公問

沉思 整理


【正見網2009年06月27日】

晉國鬧饑荒,晉文公向箕鄭(晉大夫)詢問:「靠什麼救災?」箕鄭回答說:「誠信。」

文公問:「怎樣講誠信?」箕鄭回答:「誠信在於君心;誠信在於名分(百官尊卑之別謂之名分);誠信在於法令;誠信在於徭役(古代國家規定人民服勞役的義務)。」

文公問:「做到這些有什麼好處?」箕鄭回答:「君心守誠信,善惡就能分明;名分守誠信,尊卑就有秩序;法令守誠信,國家的政令宣導、治理措施就不枉費;辦事守誠信,民眾就能按時守業、依法服役。這時,人民就了解君心是真心恤民、為民的,即便貧困也不恐懼,交出家裡收藏的東西就像往自家拿東西一樣痛快,又怎麼會匱乏呢?」

文公便拜他為箕大夫。到魯僖公三十一年清原閱兵時,又任命他為新上軍副帥。

時至今日,道德瓦解、變異觀念污染嚴重,就筆者所接觸到的周遭為例,有很大一部分的父母不重誠信,亂許承諾,過後又因為許多複雜的原因無法兌現,就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歪理、謬論為自己辯護、開脫,為自己的不守信用找正當理由,長此下去,這種出爾反爾的不良示範,撼動了自身為人父母者的威信。

因為不守信用,於是說服教育沒有立足點,言語無力;因為人無信不立,所以對孩子的要求站不住腳,沒有立場,他根本不聽你的。孩子可能就有樣學樣,先是答應了,過後又反悔,依然是我行我素,如此成了惡性循環。我覺得這是當今孩子越來越難管教的原因之一。

今天媒體有一則報導:江西上饒的一位老人,終於在84歲高齡的今天,清償完了亡父67年前遺留下來的債務。兌現自己的諾言:使父親清白一世,不留下污點!自古以來,中國五千年的道統,都認為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所以在金錢至上的今日,這老人質樸的行為、誠信的品德,難得的重現了先秦時期的道德水準。

《國語》一書中最具價值的部分,是集中而系統的闡述了先秦時代神傳文化中的道德觀念,這類言論都是有所為而發,鞭辟入裡,就一個「誠信」美德,從箕鄭與晉文公的問答中,就能知曉這是關係著國家興亡、全民福祉的操守規範,上自君臣王侯,下至販夫走卒都得重視與具備,否則動搖國本。

(取材自《國語.晉語四》)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