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大法弟子 心慧


【正見網2014年05月09日】

中國的文化是神傳文化,流傳三千多年的古琴同樣有其內在的因素,而傳世的古琴曲也有其各自的內涵。古人敬天地,講究天人合一,傳統的文化中到處滲透著這種思想的內涵。古琴,長三尺六寸五分,暗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周天數,與地球圍繞太陽轉動一年的時間相符;古琴有十三徵,對應一年十二個月,加上閏月,共計十三;古琴最初五根琴弦,對應五行,傳說文王為悼念伯邑考加了一根弦,是為文弦,武王伐紂為鼓舞士氣加了一根弦,是為武弦,這樣就成了七根弦,稱為文武七弦琴,陰陽五行盡在其中;古琴面為弧形,底為方形,為天圓地方之意。古代講五音,宮商角徵羽,對應五行,相生相剋之理貫穿其中。中國的神傳文化自有其深厚的內涵所在,就其古琴而言,也不是簡單的為了娛樂而出現的,古人操琴,講究焚香打坐,靜心調息,然後撫琴,而琴曲也不只是為娛樂而生的,所謂“琴者,禁也,禁止於邪,以正其心”,其本身就包含著修心的成分,可惜現代人為樂而樂,偏離傳統的文化太遠了。

關於古琴有很多有名的典故,最有名的應該就是高山流水的故事了。俞伯牙琴藝高超,一次在彈琴時,被路過的樵夫鍾子期聽到了,當俞伯牙志在高山時,鍾子期嘆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當俞伯牙志在流水時,鍾子期嘆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流水”。從此二人相交,是為知音。後來鍾子期死了,俞伯牙感到再也沒有人能聽懂他的琴了,就把琴摔了,從此不再彈琴。明清時有人寫了一篇小說“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寫的就是這段故事,所以在傳統文化中高山流水也代指知音。

關於古琴在古代有四大名琴的故事,號鐘琴,繞樑琴,綠綺琴,焦尾琴。

號鐘琴,相傳俞伯牙就曾經彈過這張琴,不過應該不是他摔的那把。後來有人把這張琴送給齊桓公,一次在演奏時,樂師奏鍾,桓公撫琴,其音悲愴,結果把周圍的侍者全都聽的落淚了,留下了號鐘琴的典故。

繞樑琴,相傳為楚莊王所有。楚莊王喜聽繞樑琴音,曾經七日不理朝政。王后引桀紂亡國的典故勸他,莊王醒悟,忍痛命人用鐵如意將琴砸碎,繞樑琴從此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史筆記下的一段故事書寫著傳統文化的內涵。

綠綺琴,相傳司馬相如曾彈奏此琴,卓文君和之,留下一段傳說。

焦尾琴,相傳為東漢蔡邕所制。蔡邕為人耿直,不容於朝廷,因此而逃難。一日在途中借住時,聽到火燒桐木時發出的清脆的聲音,便跑過去從火中搶出了這根桐木,製成琴,其琴音絕美,因為琴的尾部留下了燒焦的痕跡,所以稱為焦尾琴。據說焦尾琴在明代尚存,後來便不知所終了,但與之有關的故事卻一直流傳著。

關於古琴的典故還有很多,能流傳到今天當然有其原因。神傳文化絕不只是單純的為了人類社會奠定什麼,歷史奠定的文化是為了今天的正法,利用不同的方式包括音樂這種形式證實法救度眾生也是正法的需要,一切看師父的選擇。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