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詩醇:「江山信美,終非吾士,問何日是歸年?」

莊敬


【正見網2017年03月29日】

王惲 《越調 小桃紅•平湖樂》

採蓮人語隔秋煙,
波靜如橫練。
入手風光莫流轉,
共留連,
畫船一笑春風面。
江山信美,
終非吾士,
問何日是歸年?

【註解】

秋煙:秋天的空氣中象煙一樣瀰漫的氣體。這裡指遠處視線模糊,有如煙霧籠罩。

橫練:這裡比喻湖水象橫放著的白色織物。練:煮過的絲織品,其色潔白如銀。

入手風光莫流轉:得到了的好景致,不要錯過機會不欣賞。入手:到手。流轉:流落轉徙,即失落。

留連:留戀,不願離去。高適《行路難》詩:“五侯相逢大道邊,美人管弦爭留連。”

畫船一笑春風面:華美雕飾的船中,有美人在一笑之間,顯露出滿面春風。

江山信美,終非吾土:江山誠然美好,但終究不是我的故鄉。王粲《登樓賦》:“雖信美而非吾土兮。”信:誠然,確實。《左傳•昭公元年》。“子皙信美矣。”

【賞析】

王惲(1222—1304),字仲謀,號秋澗, 衛州汲縣(今河南省汲縣)人。他是著名詩人元好問的弟子,任過國史編修、監察御史、翰林學士等官職。又曾任平陽路總管、河南北道提刑等官。在此期間,他明察暗訪,彈劾了一些贓官,平反了若干冤獄,做了不少好事。生平著作甚豐,有《秋澗先生大全文集》一百卷,其中《秋澗樂府》四卷, 是他所創作的詞曲集。

這首小令,描寫了詩人泛舟平湖時的思鄉之情,暗喻對故土家國易主的感慨,對元蒙統治者的不滿。

“採蓮人語隔秋煙”:遙視遠方,一片煙雲,不見人影,但聞人聲,這就構成了一種“可聞而不可見”的心理企念,在美學上就是所謂的“距離”。美學上的“心理距離”學說,發源於十九世紀德國著名的黑格爾學派的美學家費歇爾,他在《美學》一書中寫道:“我們只有隔著一定的距離,才能看到美。距離本身能夠美化一切。”後來瑞士的美學家兼心理學家布勞,專門寫了《心理距離》一書,他進一步闡明:距離是美感的一種顯著特徵,審美主體在審美時,要同實用的功利主義有一定的距離,才易於產生美感。他由此得出結論說:“美,最廣義的審美價值,沒有距離的間隔,就不可能成立。”所以,有一句諺語:“美在咫尺天涯。”事實正是如此。那幾位採蓮的妙齡少女,活潑真純,歡聲笑語,詩人是聽得見的;然而,她們的嬌媚的形像,究竟是什麼模樣?由於隔著一層“秋煙”,卻“翹望無及”。這就更增添了詩人的猜想和傾慕。

由於隔著“秋煙”,企望無由,於是詩人不得不將目光轉移,俯視湖面,但見“波靜如橫練”,湖水象一條又寬又長的銀白的絲帶,此刻風平浪靜,幽雅恬適,詩人恍然如在仙境,不覺心悅神馳。

正當此時,忽見一舫畫船,載著滿面春風、笑顏如花的美人,象一陣輕風飄然而至。原先由於“秋煙”所隔,未能一睹採蓮女子的些許遺憾,現在卻突然間“如願以償”。這就加倍地欣喜起來。因此,詩人情不可遏地想道: “入手風光莫流轉,共留連,畫船一笑春風面。”

然而,詩人王惲畢竟是有憂國憂民之心的,就在他流連山水之際,仍然懷抱著對故土家國易主的憂思。因此,下文詩意一轉——

“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小令的思想脈絡,發展到這裡,推出了思想意義,擴大了作品的內蘊,深化了全篇的主題。有此數句,這篇小令即不致流入“泛泛的山水情歌”之列,而成為有思想深度的優秀作品!

下面再著重談談這首小令的藝術表現手法。

湖平如靜,波光似練。遠處有採蓮女子笑語盈盈,畫船見美人春風滿面。對此良辰美景,不由想起了當前江山易主和元蒙統治者的殘暴。即使風光無限、想要留連,也不無傷感。----這種寫法,是以美景抒愁懷,叫做“反襯手法”。

襯托的手法有兩種。一種是正襯,如以美景襯喜情,或以苦境襯愁緒,客觀之景與主觀之情,互為表裡,一致不悖。這是正襯。另一種是反襯,即以美景襯愁緒,或以苦景襯歡樂,客觀之景與主觀之情,在表面上看起來是不一致的,是相反的,所以叫反襯。

王夫之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這首小令,前面六句,極力描寫平湖泛舟時的所見所聞,是那樣的旖旎動人,叫人流連忘返。然後,用“江山信美”一句,承上啟下,陡然轉折,引出“終非吾土”,從而抒發出“問何日是歸年”的感嘆。筆勢若神龍調尾,文情如尺水興波。如此翻出新意,實在令人感到意外,但卻又順理成章。

元人小令,簡短精粹,尺水興波,翩若警鴻,燦若游龍,美矣哉!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