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修煉的角度讀《游褒禪山記》



【正見網2017年04月04日】

《游褒禪山記》是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名作。該文敘述他和幾位同伴遊褒禪山所見到的景物,以及游山經過,最後闡述作者的感悟。主要內容如下(譯文):

“由此向下的那個山洞平坦而空闊,有一股山泉從旁邊湧出,在這裡遊覽、題記的人很多——(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前洞”。經由山路向上五六裡,有個幽深的洞穴,進去便(感到)寒氣逼人,打聽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也未能走到盡頭——這是人們所說的“後洞”。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有個懶於前進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當(決定從洞內退出)時,我的體力還足夠前進,火把還能夠繼續照明。我們出洞以後,就有人埋怨那主張退出的人,我也後悔跟他出來,而未能享盡游洞的樂趣。”

“因此我便有所感慨。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大都能有所收穫,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問題深遠而廣泛全面。道路平坦距離又近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道路艱險而又偏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雖然)有了志氣,也不盲從別人而停止,但是體力不足的,也不能到達。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輔助,也不能到達。可是,力量足以達到目的(而未能達到),在別人(看來)是可以譏笑的,在自己來說也是有所悔恨的; 盡了自己的心志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還有誰能譏笑他嗎?這就是我得到的收穫了。”

中學讀書的時候就學過這篇文章,近來無意中又看到此文,對比我們的修煉,發現有不少相似之處。

“古人觀察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大都能有所收穫,是因為他們探究、思考問題深遠而廣泛全面”;對比修煉,我們在修煉以前除了都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外,還有許多對人生對真理的思考;

“平坦距離又近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多”;對比修煉,我們絕大多數人進入大法修煉一開始是為了祛病健身,覺得效果很好,也明白了許多人生的真理,那時候環境很寬鬆,修的人也多;

“道路艱險而又偏遠的地方,前來遊覽的人便少。”;對比修煉,後來邪黨開始鎮壓,環境變的惡劣,不少人就放棄了;

“但是世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的景觀,常常在那險阻、僻遠,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沒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達的。”;對比修煉我們修煉的最終目的是返本歸真,回到自己真正的家,那裡完完全全稱得上“奇妙雄偉、珍異奇特、非同尋常”,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得有“上士聞道,勤而行之”意志,而且越是往後,修煉就越艱難,但能夠達到的境界就越高,這和文中“我與四個人打著火把走進去,進去越深,前進越困難,而所見到的景象越奇妙”很相似;而不少人是中士,很容易盲從,看到大環境變了,別人不修了,自己也放棄了,這和“但有個懶於前進而想退出的夥伴說:“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滅了。”於是,只好都跟他退出來。”很相似。

“我們走進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歡游險的人來,大概還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來此而題記的人已經很少了。洞內更深的地方,大概來到的遊人就更少了。”對比修煉,能夠一直精進,修得很高的人真的是不多。

“聽了倦怠者的話,隨著走出洞來,而不能極盡遊覽之樂。目的不達,滿腹憾恨之情溢於言表”;對比修煉,如果我們最後未成,那種悔恨遠不是游一個山洞不能盡興可比的。

“有了志氣與體力,也不盲從別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亂的地方卻沒有必要的物件來輔助,也不能到達。”對比修煉,儘管有修煉的心,也算精進,但難真正來了的時候沒有師父法身的保護,沒有對法的正信和領悟也是過不去的。

“盡了自己的心志而未能達到,便可以無所悔恨,還有誰能譏笑他嗎?”對比修煉,有些人很精進,但畢竟根基和承受力有限,最後也能修到一定的層次。

歷史上許多的文學家同時也是修煉人,王安石儘管不是,但這篇文章卻和我們正法修煉的一些道理和過程不謀而合。在另外空間任何文章(其他的藝術作品也一樣)都是活的,越是同化於法,他的粒子就越細膩,能量就越大,壽命就越長。

“萬古事,為法來”(《洪吟二》- 戲一台)

這大概就是這篇文章流傳千古的原因吧。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