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文摘 第036期 天文學新發現專輯(一)



【正見網2002年08月23日】

  • 天文學新發現層出不窮 宇宙正經歷重大變革

  • 新宇宙正在形成:哈伯拍攝到多個星系碰撞合併

  • 天文學家觀測到星系碰撞引發新恆星的高速誕生

  • 塔蘭圖拉星雲中大量湧現的新星體

  • 法輪大法洪傳與超新星爆發增多

  • 「萬象更新」的星系

  • 銀河系即將進入新紀元

  • 銀河系中心亮麗風景線


  • 天文學新發現層出不窮 宇宙正經歷重大變革

    心海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圖6

    近期,天文學家們藉助高解析度的天文望遠鏡在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範圍內發現了許多奇妙而令人深思的重大天文現象。

    最近英國和澳大利亞的天文學家們獨立地發現了宇宙膨脹加速的新證據。現在科學家們認為我們的宇宙起源於約150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自從宇宙大爆炸之後,星體和各星系一直各自向外飛散[圖1]。從現有理論上講,相互維繫的引力應該減慢這個膨脹的速度。但是早在1998年,兩組天文學家的發現震動了科學界,他們從所觀察到的遙遠星系的超新星(正在爆炸的大質量星體)的亮度推斷宇宙正在加速膨脹,否定了科學界長期以來認為宇宙膨脹速度減慢的推論。最近,英國劍橋大學天文學教授喬治・艾夫斯塔休(George Efstathiou)領導的由27位天文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對由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賽丁市的名叫「英澳」的天文望遠鏡拍攝的巨大宇宙空間的250,000個星系的照片圖案進行分析,通過比較現在宇宙的結構和從微波背景輻射中觀測到的宇宙年齡僅30萬年時的結構,「英澳」小組就能用簡單的幾何學原理來弄清宇宙的組成。他們的結果表明,宇宙正在加速膨脹,與以前超新星小組的結果完全一致。一般認為,加速膨脹正是爆炸的前兆。科學家認為,宇宙中有某種力量,正在把星體和各星系拉開。宇宙學家不知道那是什麼力量,但是他們可以建立數學公式把這個現象描繪出來。

    普林斯頓大學教授保爾・斯坦哈特(Paul Steinhardt)和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內耳・圖羅克(Neil Turok)最近提出了宇宙循環爆炸重組的模型。該理論認為,宇宙無始無終,不斷處於從生長到消亡的循環過程中。據BBC報導,提出這個理論的宇宙學家們說,宇宙必然是這樣,這才可以解釋宇宙間一個重大的疑團:為甚麼星體和各星系都在背道而馳(宇宙膨脹),越離越遠。宇宙原本已經奇幻莫測,有黑洞、夸克星,還有不斷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的粒子。斯坦哈特說,這些公式預測宇宙無始、無終,一次次宇宙大爆炸將會永不止息,不斷發生。他說:「我們這幅圖畫所提出的大爆炸並非時間的開端,而只是一連串爆炸循環當中的最新一次而已。在這些循環當中,宇宙經歷加熱、膨脹、冷卻、停滯、空虛,然後再度膨脹。」根據這個理論,宇宙將會繼續膨脹,然後在宇宙某個角落發生另一次大爆炸,一切重新開始。他們指出,如今的宇宙是在上個宇宙的塵埃中誕生的。

    最近,哈勃望遠鏡發送回美國太空中心的宇宙圖像使天文學家驚嘆不已。這些圖像顯示星河的相撞重組和新星的產生。圖2為美國宇航局2002年4月30日發布、最新拍攝到的圓錐狀星雲圖片,科學家相信這氣柱將會孕育新星(法新社)。在一幅圖像中可以見到碰撞中的銀河,科學家稱它為「蝌蚪」[圖3]。另外一幅是兩條螺旋形星河相撞的情景,科學家稱之為「老鼠」[圖4]。科學家認為地球身處的銀河系,也可能發生與鄰近星河相撞的情況,然後相撞的星河組成一個類似橢圓形的星河。

    另外,據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新聞中心4月22日消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錢得勒(Chandra) X射線觀測站提供了Arp220星系一千萬年前的正對頭碰撞聚合的照片。從觀測數據顯示,劇烈的碰撞引發了大量星體的湧現[圖5]。其它一些照片也顯示了星系和新星體的形成和巨變[圖6]。

    從近期天文學新發現可以推斷,宇宙目前正面臨加速膨脹、爆炸重組和新星孕育產生的關鍵時刻,觀察到宇宙變化的劇烈程度令人吃驚。現代科學原有的宇宙圖像需要進行徹底的更正,人類對宇宙和生命的認識也將會發生根本的變化。根據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天象變化對應著人類社會中相應的變化,這些劇烈的變化對應到我們地球上,或許預示人類也正面臨著重大變革。


    參考文獻

    1. The 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Volume 330, No. 2, 21 February 2002.
    2. The 2dF (2-degree field) Galaxy Redshift Survey (2dFGRS).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e 2dFGRS is available at http://www.mso.anu.edu.au/2dFGRS
    3. Space Telescope Science Institute Press Release 2002,http://sites.stsci.edu/pubinfo/pr/2002/11/pr-photos.html
    4. NASA news release April 22, 2002,http://www1.msfc.nasa.gov/NEWSROOM/news/releases/2002/02-094.html
    5. http://www1.msfc.nasa.gov/NEWSROOM/news/photos/2001/photos01-200.htm


      ( WORD文件 | PDF文件 )

      新宇宙正在形成:哈伯拍攝到多個星系碰撞合併

      心海

      在沉寂了三年多以後,哈勃望遠鏡的近紅外多目標譜儀(NICMOS)最近重新開始工作。美國航空航天局在今年六月初公布了一些激動人心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顯示了一個名為IRAS19297-0406的四個星系系統的碰撞。碰撞引發了大量星體的產生,同時新星體產生的大量塵埃幅射出高強度的紅外線幅射。

      這一類高強度紅外線幅射的星系被稱為紅外超亮度星系(ULIRG),是一類形狀奇異的星系,其發出的紅外線幅射是我們銀河系中類似星系的100倍以上。天文學家認為這些超強的紅外線幅射與星系碰撞激發的大量星體產生有關。這些新星體發出的幅射被星體周圍的塵埃吸收從而發出高強度的紅外線幅射。

      IRAS19297-0406目前每年正產生200個類似太陽的新恆星,是我們銀河系產生的新恆星數的100 倍。碰撞星系之間的距離很近,最終他們將合為一體形成一個大質量星系。 
       
      最初,天文學家認為紅外超亮度星系只是星系見兩兩相互作用。然而,哈伯照片展現了驚人的複雜結構。NASA戈達德空間飛行中心天文學家寇克.伯恩(Kirk Borne)和他的合作者解釋了這些複雜性結構,認為這些星系奇異的形狀是由於多個星系之間發生了相互碰撞。由複雜計算機模擬產生的多個星系相互碰撞的圖象同BORNE通過哈伯所看到的相類似。星系「巢」內的20多個這類星系顯然發生了相互碰撞,其中有三個、四個甚至五個星系由於碰撞極其猛烈而融合在一起。
       
      伯恩對離地球3億光年範圍內的123個紅外超亮度星系進行了長達三年的觀察。他發現它們中的30%可以明顯的看出來發生了多個之間相互碰撞而合併在一起。

      「我們正在看到宇宙一連串演變過程的最後一步,小塊物體結合起來而建立更大物體」,伯恩說,「我們看到了物質從星系被碰撞打出去而形成恆星帶,物質收縮而形成多個核心聚集在一起。還有一部分,一個星系『巢』內的所有星系合併起來。」

      這些結果提供了早期宇宙景象的寫照,在這一階段星系相互碰撞很普遍。法輪大法在人間洪傳,天地人間相應發生改變。特別是近一段時間,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空間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變,有關新星系誕生的發現層出不窮。這些現象揭示了宇宙正在大幅度更新。古人講天人合一,這或許在暗示我們的宇宙正在回歸到宇宙誕生的狀態。




      參考文獻

      http://www.vialattea.net/hubble/1999/9945.htm
      http://oposite.stsci.edu/pubinfo/PR/2002/13/pr-photos.html


      ( WORD文件格式 | PDF文件格式 )



      天文學家觀測到星系碰撞引發新恆星的高速誕生

      心海

      據美國航空航天局新聞中心4月22日消息,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的錢得勒(Chandra) X-射線觀測站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好的兩個銀河狀星系正對頭碰撞的照片。因為所有的星系包括我們的銀河系都有可能發生這樣的聚合,這將有助於我們了解宇宙是如何演變的。

      天文學家們相信Arp220星系的超級聚合引發了大量新恆星的誕生,撞擊產生的衝擊波滾滾穿行在星系之間的廣闊空間。

      「錢得勒的觀測顯示,當兩個星系以全速相撞時,情況變得非常複雜」,其中的一個研究者,倫敦帝國工學院( Imperial College)的大衛・克萊門斯(David Clements)說道,「碰撞影響到所有的一切,從大質量黑洞的形成到重元素被拋灑到宇宙中。」

      Arp220星系被認為是了解當星系碰撞產生大質量星系和超級黑洞時宇宙早期狀況的原型。Arp220星系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超級發光星系,其幅射能量是我們太陽的一千億倍。

      錢得勒的圖像還顯示了在兩個碰撞星系「腰部」的中心發光帶沙漏狀的幾百萬度的高溫氣體雲。它們據信是由於新恆星誕生的巨大活動而產生的高溫氣體以上十萬英裡每小時的速度從星系中噴涌而出所形成的「超級風」。稍遠處是巨大的耳垂狀的熱氣團,它們或許是星系早期碰撞留下的殘骸擴散到星系間的空間而形成。

      Arp220的中心尤其令人感興趣。錢得勒的觀測使得天文學家們能夠精確地定位聚合前位於一個星系核心的X-射線源的位置。另一個較弱的X-射線源或許位於另一個星系殘骸的中心。Arp220有非同尋常的發光強度--約是我們銀河系發光強度的100倍左右。而觀測到的這兩個X-射線源相對比較弱,這為Arp220大發光強度源於新恆星的快速形成而非活動的超級黑洞提供了一個強有力的佐證。

      在法輪大法洪傳的十年(1992-2002)中,我們所能觀測到的宇宙空間正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巨變,特別是近一段時間,有關新星系和新恆星誕生的發現層出不窮,而且許多現象在空間和時間上都離我們越來越近。這些現象都表明,我們的宇宙中正在發生劇烈的重組更新,Arp220星系壯觀的碰撞聚合,以及因此而湧現的新恆星給我們提供了這種現象的又一個例證。

      參考文獻

      NASA news release April 22, 2002, http://www1.msfc.nasa.gov/NEWSROOM/news/releases/2002/02-094.html



      塔蘭圖拉星雲中大量湧現的新星體

      心海

      近期,美國航空航天局的哈勃望遠鏡拍攝到了一副美麗的「空間風景畫」--成千上萬的新星體正在龐大的塔蘭圖拉蜘蛛(Tarandula)星雲中湧現,其中的新恆星幅射的紫外線和向外噴射出的高速物質粒子交織成一副創生和毀滅的織錦。

      (1) 哈勃望遠鏡照片 (2) 錢德勒的X-射線照片

      塔蘭圖拉星雲是銀河系的一個衛星星雲,哈勃照片提供了空前清晰的整個星雲內部寬廣範圍的情況。該星雲是最近新星體誕生的標誌。

      在星體團簇中心區域產生的新一代星體雖然距離我們很近, 但由於大多數新星被氣體和塵埃包圍著, 現在肉眼還無法看得到。但是大多數星體團簇中產生的新星已經被哈勃的一個名為近紅外線多目標譜儀的紅外線照像機發現了。

      在法輪大法洪傳的十年中,特別是近一段時間來,天文學家們在廣闊的宇宙範圍內都發現了大量新星體的誕生。而塔蘭圖拉星雲中大量新星體的誕生更說明我們人類所居住的銀河系也在發生著根本的變化。中國古人相信天人合一,從天象的變化可以預知人類社會的變遷,天象的變化也會導致人類社會的變遷。這些天象的變化到底預示我們人類的什麼變化呢?塔蘭圖拉星雲的劇烈更新,又會給我們人類帶來什麼影響呢?


      參考資料

      1.http://oposite.stsci.edu/pubinfo/pr/2001/21/pr-photos.html

      2.http://chandra.harvard.edu/photo/2002/0057/0057_xray.jpg


      法輪大法洪傳與超新星爆發增多

      雲海

      近來,天文學家在廣闊的宇宙範圍內觀測到了許多驚心動魄的天象變化,如大量的新星體形成,眾多星河的碰撞等。中國古人認為天人合一,所以通過對天象的觀測可以預知人事的變動,正如《易經》所言:「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法輪大法在世間洪傳是頂極大事,必然在天象上有所反映。的確,在法輪大法洪傳的十年中,科學家們觀測到了許許多多奇妙的天象變化。有些天象的變化由於數據相對零散,受觀測技術的進步影響較大,難以作統計論證。但對超新星爆發作系統的觀測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數據充份,觀測技術上也相對穩定,所以這裡我們提供對超新星爆發現象的統計分析。

      超新星爆發(Supernova)是指恆星爆炸時,短時間內釋放出大量能量的現象。1987 年觀測到的1987A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在幾個小時內亮度增加到肉眼可見,歷經幾個月才暗下去。

      1.數據來源

      全部數據來源於 http://cfa-www.harvard.edu/cfa/ps/lists/Supernovae.html。該網址列出了自1006年以來到今天,所有觀測到的超新星爆發現象。

      2.是儀器變了,還是天象變了?

      該網址標出了各次爆發的強度。數字越小強度越大。第一個問題是:隨著更靈敏的儀器的出現,觀測到的事例會越來越多。為消除儀器靈敏度的影響,我們選擇了20的強度為標準,這是因為1950年就有了觀測這樣弱的超新星爆發的技術。同時,我們用以下辦法來判斷這樣選取的數據是否的確消除了儀器靈敏度的影響:更靈敏儀器的出現,必然會使觀測到的強爆發比例下降,超新星爆發的平均強度在總體上會減小(強度的平均數值變大)。比如說,開始只能看到強度18或更強的現象,那麼100%的觀測都是強於18的。有了可以觀測到強度20的儀器後,就會開始看到比18弱的現象,比強度18強的現象比例就會減小,從而使得平均強度減小。也就是說,如果對比20強的超新星的觀測結果受儀器靈敏度的影響,那麼觀測到的比18強的超新星的比例會隨著儀器靈敏度的增加而逐年下降,比20強的超新星爆發平均強度也會逐年減小。圖一我們畫出了近年來所有比20強的爆發中,強於18的百分比。可以看到,1990年後,強爆發的比例有增有降。圖二是自1990年以來低於20的超新星爆發的平均強度,可以看出平均強度也是有增有降,變動都在標準誤差的範圍內。排除了比20強的超新星爆發觀測結果受儀器靈敏度影響的可能性。

      圖一 1990年以來強於20的超新星爆發中,強於18的百分比



      圖二 1990年以來強於20的超新星爆發平均值

      3.圖三為自1980年以來歷年強於20的爆發次數。從圖三中可以看出,1992年總爆發次數達到一高峰,1999年總數又達到新的高峰並在此後維持在這一水平上(2002年的數據偏低是因為目前只有五個多月的數據)。而法輪大法自1992年傳出,在1999年開始在中國被鎮壓直到今天,這僅僅是個巧合麼?

      這些超新星雖然相距地球遙遠,但是中國自古有「夜觀天象」一說。古人觀天象不是局限於我們太陽系以內,還包括遙遠的星體。古人能從觀測遙遠星體呈現的天象預測近幾個月甚至幾天內將要發生的大事,這些事例在中國古代歷史文獻中俯拾皆是,而我們知道即使是太陽系外最近的恆星距離我們地球也有幾光年之遙。天上的事情和地上的事是有聯繫的,而這種聯繫超出了現代科學的認識,卻被中國古人所參透,「……因為中國古代的科學是針對著人體、生命、宇宙,直接奔這個東西去研究了,所以走的是另外一條道路。」(《轉法輪》第七講)。當宇宙發生大範圍的變遷時,天上人間都會有相應的變化。這種「巧合」一點也不奇怪。



      圖三 自1980年以來歷年強於20的超新星爆發次數

      參考文獻

      1. http://cfa-www.harvard.edu/cfa/ps/lists/Supernovae.html
      2. http://cfa-www.harvard.edu/iau/cbat.html


      ( WORD文件格式 | PDF文件格式 )


      「萬象更新」的星系

      心海

      據2001年6月5日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新聞發布中心報導,位於大氣層外的錢德勒X射線觀測站(Chandra X-ray Observatory )最近在一些有新恆星形成的星系中探測到了大量的中型黑洞,在這些星系中,恆星的形成和爆炸的頻率大得異乎尋常。報導說,雖然在此之前,人們曾經觀測到了少量的中型黑洞,但數目如此巨大的發現尚屬首次,這將有助於人們理解中型黑洞與恆星形成的關係。

      當氣體粒子被吸入黑洞之前因相互之間高速碰撞使氣體被加熱至高溫而發出X射線。一般說來,黑洞的質量越大,X射線的強度也就越大。在加州帕薩德納市(Pasadena, Califonia )召開的美國天文學會第198次會議上,三個獨立的科研小組分別報告了他們在正在形成恆星的星系中發現了大量X射線源。這些X射線源呈點狀分布,它們的亮度是其它在銀河系和M81號星系中的類似的X射線源亮度的10至1000倍。這表明,這些黑洞的質量要比一般黑洞的質量大很多。

      據NASA戈達爾德太空飛行中心(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的科學家肯伯利・韋弗博士(Kimberly Weaver )說,他所領導的NGC253號星系研究小組認為,在星系的中心附近發現數目如此之多、亮度如此之大的X射線源是極其不同尋常的。他們發現,四個亮度是太陽十至一千倍的X射線源離星系的中心的距離,只有三千光年。韋弗博士說,這可能意味著,這些黑洞正在向星系的中心運動,並且將在那裡聚合成一個超級黑洞,而這個星系本身也在進行著巨大的轉型。

      在賓州卡耐基-梅隆大學(Carnegie-Mellon University )的另一個研究小組在分析了37個星系的數據後,發現有25%的星系中存在著亮度極高的X射線源,這些X射線源都伴隨著大量恆星的形成。這個小組正準備對其它星系發現高亮度X射線源的可能性,做更進一步的研究。

      這些天文觀測給我們顯示了一副生動的宇宙「萬象更新圖」: 在法輪大法洪傳世界的這十年,我們的宇宙正在發生轟轟烈烈的變化:一些星系中新的星體正以驚人的速度在形成,一些舊的星體在爆炸解體。中國古人相信 「天人合一」, 通過對天象變化的觀測可以得知人類社會中相應的變化,那麼這些天象變化是不是也對應著我們人類的什麼變化呢?


      參考資料

      NASA News Release: http://www1.msfc.nasa.gov/NEWSROOM/news/releases/2001/01-199.html


      ( WORD文件 | PDF文件 )

      銀河系即將進入新紀元

      心海

      今年六月份在新墨西哥州的ALBUQUERQUE舉行的美國天文學會第200周年年會上,克利斯.馬丁報告了他們的一項研究結果。該研究表明,我們銀河系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一個龐大密集的星際氣體圓環正在銀河系中心附近匯集,其密度在未來的200萬年內將達到能夠高頻產生新星體的程度,屆時新星誕生的頻率將高達目前的100倍,銀河系的景觀將會非常絢麗。


      即將產生的新星體很多是一些大質量短壽命的星體。當它們死亡時,它們以高速釋放的重質量元素,成為星系中其它長壽命類似於我們太陽一類星體的種子。研究者之一,哈佛-史密斯森尼安(Harvard-Smithsonian)天文中心的安東尼.斯達克 (Antony Stark)說,「這些星體將很快用完它們的燃料,然後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炸。現在我們銀河系大約100年能看到一次超新星爆炸,到那時,我們將可以每年看到一次。」

      超新星爆炸是質量在我們的太陽10倍以上的恆星的歸宿。這些大質量星體在一千五百萬年內燒完它們的熱核燃料後在一秒鐘內迅速坍縮,接著反彈成為超新星爆炸。
       
      斯達克和他的同事,克利斯.馬丁(Cris Martin)利用位於北極的一個天文望遠鏡觀測到的從氣體環中的一氧化碳發出的亞毫米波段幅射分布圖,估計了氣體環密度。馬丁說,「我們可以結合我們的分布圖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錢德勒(Chandra)X-射線觀測儀的銀河系中心X-射線分布圖以及其它可見光波段的分布圖,這些使我們能夠建立關於銀河系中心環境的一副完整的圖像。」

      氣體環中分布著相當於數百萬個太陽質量的物質。這項新研究揭示氣體環已經接近臨界密度,超過臨界密度時它就會形成一到兩個坍縮於星系中心的氣體雲,從而引發星體的誕生。這種情形大約五億年發生一次。天文學家們曾經在其它的星系中觀察到類似的星體暴生的活動,銀河系中的新星暴生自其誕生以來也已經發生過約20次。在新星暴生時,一些物質在被銀河系中心黑洞吸收時,其能量會以兩束電磁幅射的形式沿著黑洞轉軸發出。「巨大的新星暴生可以將銀河系從目前的狀態變為類似於M82星系的一類活躍的星系。」斯塔克說,「幸運的是,能量束飛行的方向是離開銀河系平面的,否則的話,地球上的生命就會周期性的完全滅絕。」

      斯塔克和馬丁的研究揭示了銀河系超新星時代的來臨。斯塔克甚至暗示我們人類可能有機會目睹這壯觀的宇宙「焰火」。 

      最近天文發現一再揭示了宇宙巨變的來臨。頻繁的GAMMA爆,超新星爆發,星河碰撞與重組,大量星體的暴生,表明我們的宇宙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這一研究結果表明我們銀河系也不例外。古人認為天人合一,通過對天象的變化的觀測可以預示人類社會的變遷,這些巨變也許預示著人類正面臨著重大的變革。


      參考文獻

      http://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astronomy/boom_times_020610-1.html

      ( WORD文件格式 | PDF文件格式 )




      銀河系中心亮麗風景線

      韓珂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 的位於大氣層外的錢德勒X射線觀oey站(Chandra X-ray Observatory )最近繪製了一個銀河系中心區域的驚人的高能全景圖。這一發現對了解我們銀河系最活躍地帶和宇宙中的其他星系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看起來像一個蔓延的大都市,錢德勒新繪製的圖片上顯示成百的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浸泡在幾百萬度的像發光的霧一樣的氣體中。他們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黑洞。

      Amherst 的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的 Q. Daniel Wang 說,「銀河系的中心是運動的中心。從這些圖片我們可以對銀河系中的恆星,氣體和灰塵,包括磁場和吸引力之間的相互作用有一個更深的認識。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力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影響到周圍的區域以致對整個銀河系造成影響。」Wang在2002年1月9日在華盛頓的美國天體學會上報告了30張不同的錢德勒繪製的圖片,而且也在2002年1月10日的自然雜誌上發表了文章。這些圖片於2001年7月16至21日由一個先進的CCD圖像譜儀 (AIS)繪製,包含了銀河系中心的厚400光年,長900光年的狹長區域。

      這個小組最直接的一個結果使他們可以把單獨的X光源和熱氣體產生的散射光區分開,並且更改了過去對熱氣體的定義。熱氣體的溫度看起來比原來估計的低十倍。

      散射的X光似乎與銀河系內部的混亂與密度有關。那裡恆星的形成速度比銀河系「郊區「要快得多。絕大多數的質量很大的恆星坐落在銀河系中心地帶並且迅速地把星體的外層甩出從而形成星際風。那裡超新星的爆發也更加常見而且把振動穿過星系內部。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質量相當於三百萬個太陽的黑洞。雖然錢德勒最近觀察到了銀河系中心黑洞附近的一個微弱閃光,但黑洞附近的輸出功率保持相對較低。

      然而,這個小組觀察到的一個似乎與離中心幾百光年遠的鐵原子發出的無法解釋的光也許表明銀河系中心的超級黑洞過去比現在亮幾百倍。或者,這發光是由過去銀河系中心黑洞引起的極高能量的宇宙射線引起。

      銀河系中心充滿極熱氣體產生的極高壓力和極強的磁場。圖片也顯示高溫高壓的氣體顯然在從銀河系中心向銀河系外圍逃逸。Wang說,「銀河系是一個生態系統,他中心的活動會嚴重影響銀河系整體的演化。從天文學角度看,銀河系的中心就好比我們的後花園,它為我們了解其他星系的核心提供了優秀的試驗場地。」

      一粒砂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我們銀河系中同樣也存在著三千大千世界。希望現代的科學能夠借鑑古老的東方對這個世界的深奧理解。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銀河系也是一個龐大的生命體。銀河系中心的更加常見的超新星爆發也許意味著銀河系中心的時間場要遠遠快於它周圍的時間場,並且那裡正在發生劇烈的轉變。


      http://chandra.harvard.edu/press/02_releases/press_010902.html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海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