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本是同根生(五):自隱無名之學

鵠章


【正見網2002年12月07日】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又叫李罵(音單),春秋時宋國苦縣人,相當於現在河南省鹿邑縣。老子到底什麼時候誕生的,現在已經無法考證,歷史上記載老子曾在周朝首都洛陽擔任藏室史,大概是相當於現在的圖書館館長這類職務。

《史記》上說:「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意思是說,老子修道與德,是個道家修煉奇人,他的學識特色就是讓自己默默無聞地隱身在當時的社會,當個無名小卒,這是他致力的事。

現在,任何人都會感到非常奇怪,當一個無名小卒,怎麼可能這麼麻煩呢?任何一個歷史時期要當個無名人士,到處是,隨時可當,連學都不用學,這怎麼能算是學問呢?

這確實不容易解釋,老子做了幾年圖書管理工作後,西元前484年突然辭職,就匆匆往西,離開中國本土,臨出函谷關前,早就被當時預見「紫氣東來」的鎮守關口司令尹喜硬生生攔下,在尹喜央求下,老子寫下短短的五千字卻舉世聞名的《道德經》。此後不知去向的老子,似乎消失於中國舞台,可是這五千個字對中國卻起了巨大深遠的影響。

其實不只尹喜預見紫氣,至聖先師孔子也專程去拜訪、求教過這位隱士,二位重量級的歷史人物,短促的交會後,孔子向學生形容他見了老子的感受:「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游;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網,游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襯。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綸,音倫,釣魚的絲繩;襯,音增,射鳥的箭)

簡直象見了天上的龍一般的感受,無以名狀,根本不是人間感受足以形容。可見老子一身象個超能量體,即使刻意隱藏,仍包藏不住驚人「道骨風華」。這就是太史公司馬遷所形容的「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

在人世間表面看起來孔子問禮於老子,其實這段生命與生命間無言的心靈交會,反而被後世學者僅解其表面而忽略了內涵,這是修煉人能量場的體現,不是普通內心感受啊!筆者曾近距離聆聽師尊講法,腦子內一片祥和,思考似乎停止,只有直覺,這種不可言語的感受,只有身臨其境者能自知。孔子顯然進入老子的能量場,也有了自己根本無法形容的感受,才留了這段讓後人不知所云、莫測高深的敘述。

因此唯有從修煉的角度,我們才能看出二千五百年前這場儒道世紀交會,註定了孔子在世間是理想的政治家,是卓越教育家、更是影響中國文化的思想家,骨子裡他絕對是個修煉人。這也是為什麼孔子對自己一生志向自我評論地說: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儒家思想根源於道家,即使加上後來傳入中國的釋迦牟尼佛法,儒釋道三家構成多采多姿的中國文化,說穿了,內涵就是修煉二個字。

懂得修煉,就自然會看到中國文化裡,文字之外還有熱熱鬧鬧的種種景象!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1327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