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五千年縱觀:天數茫茫譜春秋 世道興衰有定數

電視系列片《回歸》第三集 天數
章天亮


【正見網2003年05月23日】

在中美洲的土著人中世代流傳著一個瑪雅人的傳說:祖先留下了十三顆水晶頭骨,當地球文明達到極致時,它們會重新出現,並揭示出人類過去和未來的秘密。這樣的故事人們聽得太多了!哪一個民族的神話不是在講人類的起源和未來呢?這樣的神話,多少現代人不是一笑置之?

令人震驚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英國的兩個電視製片人果然在瓜地馬拉叢林的古廟廢墟中,找到了一個精美絕倫、即使用現代最高的科技也無法打造的水晶頭骨。震懾於這個頭骨所展現出的不可思議的靈異表現,這兩位製片人隨後展開追蹤調查,終於發現十三個水晶頭骨已全部現世,每一個頭骨都來歷不凡。當這十三個水晶頭骨全部聚齊的時候,美洲的土著人按照瑪雅人的“聖歷”舉行了一次儀式莊嚴的大集會,大祭司唐・阿萊堅德羅開啟了穿越時間的先知所留下的真言:“古時,人們不知如何管理自己,於是造物主派四位先知來到這裡,寫下諸多法則,並教授各種知識。完成了他們的使命後,他們說:‘我們就要離開了,我們將回到我們來的地方。時刻已到,我們的光芒將要收斂。’離開前,他們又說:‘孩子們,不要忘記我們。我們留下了輔佐你們的智慧和理性。我們給你們留下了神聖的真知。有一天我們會回來,我們將完成我們的使命。’”“預言說現在就是他們甦醒的時刻。”[1]

“先知走了。先知還會回來。”蒼茫大地上,凡是留下輝煌文明的古老民族似乎都講述著這樣類似的傳說。讓我們的目光跨越大西洋和撒哈拉大沙漠,落在地處亞、非、歐三洲交界的另一個文明古國――埃及。

仰望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首的大金字塔,人們的心裡會不由自主地升起一種敬畏。看似平凡的一個四角錐,裡面卻凝聚了古埃及智慧之精華。胡夫金字塔高150米,擴大10億倍,就是太陽到地球的距離;塔重乘10的15次方,等於地球的重量;底邊周長除以高度的兩倍即為圓周率;金字塔的比重與地球的比重相等;穿過金字塔的經線,剛好把地球上海洋和陸地分為對等的兩半,而金字塔的塔基正位於地球各大陸引力中心。類似的“巧合”還可以舉出很多,按照工程規模計算,這些凝聚著高度的天文、幾何和曆法知識的巨大建築絕非刀耕火種、處於文明之初的埃及奴隸所能承擔。也許建築金字塔另有其人,帶著像瑪雅人傳說中的先知智慧從天而降,又在人們目瞪口呆的注視下飛離人間,只留下銘文中的記載“為他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埃及的法老們也許從祭司那裡得到了神的承諾,才處心積慮地要在死後保存自己的身體,等待著神回來喚醒他們,令他們復活。[2][3]

地處世界屋脊的西藏有著比瑪雅人和埃及人更加神秘的現象“轉世靈童”。西藏密宗的高僧大德圓寂後,其他修煉有成就的僧侶經過閉關禪定和祈請本尊加持後根據遺囑、占卜、觀湖等方式尋找高僧的轉生去向。圓寂的高僧大德都會走虹化之路,即他們的身體會在異香、紅光和彩雲中漸漸縮小。最高的虹化層次,如密宗創教人蓮花生大師,可以將整個身體全部化掉。1981年,密宗白教大寶法王在美國芝加哥圓寂,昂藏之軀虹化後僅有兩尺的嬰兒大小,同時萬裡無雲的晴空中出現環繞太陽的巨大彩虹。[4]

虹化是密宗喇嘛修得殊勝成就的見證,然而這些得圓滿大成就的尊者為何在離去後乘願再來?他們是否也象我們一樣等待著具足更大法力的覺者前來開啟最終的智慧和回歸之路?

《聖經》上詳細描述了末日審判的情形,上帝將要降臨人間,“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裡的,都要聽見他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5]

“神走了,神還會回來。”這似乎是每一個古老民族留給我們的共同神話,也是千古以來最神秘的預言。神何時回來?在這段等神歸來的日子裡,人類社會將發生什麼?一個個古老的文明就這樣給我們留下了中間這段巨大的空白。也許我們還需要從中原這片神秘的土地和她詳盡的史料、綿綿不絕的文明歷程中尋找答案。

(推出字幕:天數)
(字幕:公元前210年,十月。)

旌旗蔽日,車馬轔轔,秦始皇率領著他龐大的文武百官和侍從隊伍離開咸陽,踏上了第五次巡行天下的征途。當秦始皇最後回望咸陽城那巍巍宮殿的時候,他不會想到:這一去,他就再也回不來了。[6]

一年前秋天的夜晚,秦始皇的一位使者經過華陰平舒道,一個人手持玉璧攔住他的去路說,“請替我把這塊玉璧交給始皇。”又趁便說道:“今年祖龍死。”使者很奇怪,正要問個究竟,這人把玉璧放在地上就不見了。使者帶著玉璧回到咸陽,把事情經過報告給始皇,始皇默然良久,後命人到御府一查,發現這塊玉璧竟然是八年以前他出巡渡江時沉入水中的那塊兒。[6]

車馬在寒冬的風中緩緩前行,蒼茫大地,衰草枯楊。曾經威武剛烈的秦始皇如今已近油盡燈枯。回想當年一統天下、叱詫風雲的豪情,始皇的心中恐怕也不能不感嘆人生的短暫。在死神面前,人實在是太微渺了。他想起了那因為諫阻他活埋儒生而被發配到上郡和蒙恬一起鎮守邊關的長子扶蘇,就寫下詔命給扶蘇說:“請回咸陽治喪。”始皇可能終於想通了那句莫名其妙的“今年祖龍死”到底是甚麼意思。“龍” 者,被稱為真龍天子的皇帝是也。“祖” 者,始祖是也。“祖龍”不就是指他秦始皇嗎?[6]

大限已到,不可一世的秦始皇就這樣死了。他所最寵信寵愛的三個人――小兒子胡亥、丞相李斯和郎中令趙高立即就背叛了他。他們篡改詔書,命令扶蘇和蒙恬自殺,並扶立胡亥為帝,這就是秦二世。[6]

秦二世是個只知吃喝享樂的花花公子,不但沒有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其奢侈荒淫猶有過之。就在秦二世元年七月(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天下百姓群起而響應。原來的六國諸侯後代紛紛復國,劉邦和項羽也各自拉起了一支人馬。[6]

二世三年,秦王朝的天下早已支離破碎。趙高這個禍國殃民的太監,蒙蔽了秦二世整整三年,耍弄權術整整三年,安享富貴也整整三年。如今大勢已去,趙高深恐二世追究他的罪惡,在耍弄了一個“指鹿為馬”的遊戲後,命閻樂在望夷宮刺死了二世。隨後,趙高召集諸位公子和大臣說,“秦國本來是個諸侯國,因為始皇統一了天下,所以稱帝。現在六國紛紛復國,秦國的地盤是越來越小了,再頂著個皇帝的空名兒不合適,還是稱王吧。”[6]

就這樣,趙高立了子嬰為秦王。秦始皇要傳之子孫,萬世不絕的帝位就畫上了句號。這又應驗了一句曾讓秦始皇寢食難安的預言―― “亡秦者胡也”。那是在秦始皇稱帝六年,正當春秋鼎盛時,被派出去尋仙訪道的盧生帶回的讖諱:“亡秦者胡也。”始皇認為定然是胡人匈奴為患,於是命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並開始修築萬裡長城。誰知天道玄遠,若隱若現,預言的實際意思是,“秦王朝將亡於二世胡亥之手。”[6]

《史記・ 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的這兩則預言,其準確程度已經讓人嘆為觀止。但是且慢,中華民族的智慧似乎要在這一點上一再展現出她的神秘不凡來。

就在二世死前的幾個月,秦國著名將領章邯統領三十萬大軍在黃河以北的巨鹿城圍住了剛剛復國的趙王歇。章邯本人身經百戰,手下又有英勇善戰的名將蘇角,足智多謀的名將王離,兵強馬壯,糧草豐足。前來救援趙國的諸侯結成十幾座營壘,卻沒有一人敢與秦軍決戰。[7]

就在這時,項羽挺身而出,和楚軍一起抱著“此次決戰,不勝則死”的決心渡過黃河。隨後破釜沉舟,燒毀軍營,只帶著三天的乾糧,向秦軍衝去。項羽身穿紅色戰袍,騎烏騅馬,手持長戟,帶頭衝鋒陷陣,當者披靡。雖然秦軍有三十萬之眾,而楚軍只有七萬,但裝備精良、久經戰陣的秦軍做夢也沒有想到,項羽的軍隊作戰英勇,氣勢如虹。身穿黑衣的秦軍,很快被身穿紅袍的楚軍分割、包圍、殲滅。戰鼓之聲驚天動地。那些做壁上觀的諸侯軍隊一個個伸出舌頭、屏住呼吸,看著這場窮凶極惡的激烈戰鬥。狹路相逢勇者勝,從來沒有打過敗仗的蘇角兵敗身亡,全軍覆沒。項羽命令士兵飽餐一頓之後繼續進攻。楚軍一路兵不留行,長驅直入,銳不可擋,九戰九勝,生擒王離,逼得秦將涉間自焚而死,章邯大敗而逃。[7]

項羽隨後召諸侯相見,大家都跪在地下爬著進去,連頭也不敢抬起來,並頌揚項羽說“上將軍的神威真了不起,自古到今沒有第二個。我們情願聽從您的指揮。”諸侯的軍隊分路進兵,很快就攻滅了秦國。鴻門宴後,項羽封了劉邦等十八人為王,又自稱西楚霸王,兵威之盛、天下莫及,一時無人敢與爭鋒。[7]

誰料歷史卻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被發配到蜀中的漢王劉邦得到了在項羽那裡鬱鬱不得志的韓信,築壇拜將。韓信不負劉邦所託, 使盡心機,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與漢王定了三秦;又虜魏王豹,擒趙王歇;北定燕,東定齊;南敗楚兵二十萬,殺了名將龍且。最後在九裡山擺下絕機陣,十面埋伏,殺盡楚軍數十萬。[8]

項羽數度衝擊,無法衝出重圍,乃退回垓下。當夜,項羽聽到四面都是楚歌之聲,大驚失色道:“難道漢軍已經完全占領了楚地嗎?”隨著他南征北戰的美人虞姬手捧一杯酒獻給項羽。項羽一飲而盡,仰天歌道:“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以歌和之:“漢兵已掠地,四面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歌罷,拔劍自刎。[7]

第二天清早,項羽率領衷心追隨他的最後八百壯士突出重圍,來到烏江邊。面對滔滔江水,烏江亭長對項羽說:“江東地方千裡,民眾數十萬,足以稱王。請大王速速渡江吧。”項羽眼望著大漢追兵的滾滾煙塵,苦笑著說,“當年我率領江東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征,而今一個人都沒有回來。我無顏再見江東父老啦!”他把戰馬送給了烏江亭長,徒步與漢兵交戰,力殺數百人,最後自刎身亡。[7]

“虞兮一劍霸圖空,原草千年帶血紅。子弟八千消滅盡,獨留荒冢紀秋風。”西楚霸王就這樣死了。在當年分封諸王、志得意滿的時候,他可能不會想到,他根本就不是天命稱帝之人。無論是雄才大略的秦始皇,還是拔山扛鼎的項羽,人力再大,也無可回天。

讓我們在烏江邊上,再把時間倒轉八百年,回到商朝末年的渭水之濱。周文王在這裡請到了元始天尊的弟子姜子牙,並以師禮視之。[9]正是這位白髮蒼蒼的姜子牙寫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系統預言――《乾坤萬年歌》,預言了從周代以後數千年的王朝興替。對於周朝到漢朝的歷史,姜子牙寫道:“而今天下一統周。禮樂文章八百秋。串去中直傳天下。卻是春禾換日頭。天下由來不固久。二十年間不能守。卯坐金頭帶直刀。削盡天下木羊首。”

第一句“而今天下一統周。禮樂文章八百秋”指周朝享有八百年的天下。第二句“串去中直傳天下。卻是春禾換日頭。”其中“串去中直”是個字謎,謎底是“呂”,這裡指大商人呂不韋暗中用自己的兒子篡奪了秦王天下之事(其事詳見《史記 ・呂不韋列傳》)。“春禾換日頭”也是字謎,用“禾”換去“春”下的“日”,謎底是“秦”,表示秦國一統天下。秦國統一隻有十幾年,這就是第三句中所說的“天下由來不固久。二十年間不能守”。最後一句,“卯坐金頭帶直刀”也是個字謎,正是繁體的“劉”字。[10]《史記・ 項羽本紀》上也記載說,劉邦破了咸陽後,屯兵鴻門,范增對項羽說:“劉邦的雲氣五色斑斕,呈龍虎之狀,這是天子的瑞氣啊。必須馬上殺掉他。”項羽於是設鴻門宴,欲殺劉邦,誰知王者不死,最後劉邦還是全身而退了。[7]

漢朝建立四百年,歷經王莽篡漢、光武中興,至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董卓亂國,天下再度大亂,幾十路諸侯擁兵自重、各霸一方。劉備寄居新野,兵不滿千,將不過關、張、趙雲,後得徐庶走馬薦諸葛。三顧茅廬後,諸葛亮感劉備誠意,出山輔佐,大展經綸補天之手:聯合孫權在赤壁打敗曹操,接著席捲荊襄、奪取西川、東川,讓劉備在西蜀稱帝。

諸葛亮確有經天緯地之才,官方正史《三國志・諸葛亮傳》上也記載著他“未出茅廬,先定天下三分”的宏論。後人在佩服他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時,可能不會料到,他是個和姜子牙一樣的預言家,並寫下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系統預言身後朝代興衰的《馬前課》。該預言一共十四卦,每一卦講述一個朝代。

清朝光緒年間,白鶴山的老和尚守元逐條破譯了《馬前課》中一直到光緒以前的預言。他破譯的關於清朝的預言說:“水月有主,古月為君,十傳絕統,相敬若賓”。守元和尚解釋道:“‘水月有主’是個‘清’字 ,‘古月’是個‘胡’字,胡人為君,殆亦天數不可強歟? ”隨後他又自述道:“老僧生於嘉慶十年(公元1806年),今年八十有六,過此後不敢妄議。”如果這個老和尚再能等上十幾年,就會親眼看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清朝最後一個皇帝宣統黯然退位,對這一課的解釋就會完整了:“統”指“宣統”,“十傳絕統”是指清朝從順治入關稱帝到宣統一共經歷了十個皇帝。[11]

對於清朝的預言是《馬前課》的第九卦。第十卦就是關於中華民國的了。預言上說:“豕後牛前,千人一口”。“豕”是“豬”的意思,應在“辛亥年”,“千人一口”是個“和”字,應在宣統退位後,孫中山締造了中華歷史上的第一個共和國。[11]

就在諸葛亮仙去以後,三分天下歸於一統。隨之而起的就是西晉的八王之亂,國力大衰。北方匈奴乘機而起,滅掉西晉,開始了北有五胡亂華,南有東晉偏安的百年混戰,接下來就是征塵不斷,長達一百六十年的南北朝對峙。公元581年,北周皇帝的岳父楊堅篡位後建立隋朝。二十六年以後,因隋煬帝奢侈無度、橫徵暴斂,李淵在太原起兵,同年攻破長安,一年以後隋朝終於被唐朝取代,應了《馬前課》中的預言“十八男兒,起於太原”(“十八男兒”即“十八子”,為“李”字)。

無論《乾坤萬年歌》還是《馬前課》,其預言之準確足以令人瞠目結舌,然而中華歷史那悠久而博大精深的文化中,這樣偉大的預言家竟然是每個朝代都出現一個!

李淵次子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皇帝。他掃清七十二處狼煙,收伏一十八處蠻洞,改號武德,建文學館以延一十八學士,造凌煙閣以繪二十三功臣,任用魏徵、杜如晦、房玄齡等人為宰相,天下大治,四海昇平。太宗皇帝手下的司天監李淳風和隱士袁天罡共同寫下了《推背圖》。

唐朝和五代年間,《推背圖》在民間已極為流行。正史《舊唐書》記載:唐太宗看到一本《秘記》上說:“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就召見李淳風,詢問詳情。李淳風回答說:“臣據象推算,其兆已成,而且此人就在陛下的宮中,身為您的眷屬,三十年後當稱帝,並誅戮您的子孫。”太宗說道:“那麼把可疑的人都殺了,怎麼樣?” 李淳風回答說:“這是天命,無可祈禳迴避,且王者不死,白白殺了很多無辜的人。三十年後,此人年紀大了,就會仁慈起來。現在如果殺了她,上天還會讓她轉生稱帝,三十年後她正當壯年,性情更為狠毒,您的子孫就都會被她殺光了。”太宗覺得有理,就沒有再追究下去。[12][13]

李淳風隨後將未來推算到了一千多年以後,並上呈太宗皇帝御覽。預言以讖、頌和圖的形式記錄了下來。傳說當李淳風推算到第59象的時候,他的好友袁天罡推了一下他的後背說:“天機不可泄漏,就推算到這裡吧”。於是李淳風就把此事畫作了最後一象,並題詩說:“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萬萬千千說不盡,不如推背去歸休。”這部預言也就因此稱為《推背圖》。

《推背圖》中對於武則天稱帝和安史之亂等的預言準確得幾乎讓人懷疑是後人在歷史過後偽造的。[14]現在我們來看一看最流行的版本――清朝順治年間的才子金聖歎親手注釋的《推背圖》吧。

《推背圖》第三十四象的讖語是“頭有發,衣怕白,太平時,王殺王”,又有頌詩說:“太平又見血花飛,五色章成裡外衣,洪水滔天苗不秀,中原曾見夢全非。”

1851年初,洪秀全在廣東金田發動起義後,一路北伐,於1853年攻克南京,建國號“太平天國”,洪秀全稱“天王”。1856年,太平天國發生內亂,執白旗的北王韋昌輝屠殺了東王楊秀清全家及其部下和士兵2萬多人。隨後,洪秀全又將韋昌輝及親信200多人處死。《推背圖》第三十四象就是對這段歷史的預言。“頭有發”指太平天國的民眾留長髮,但不按滿清規定結辮,被稱為“長毛”。“衣怕白”和“太平時,王殺王”“洪水滔天苗不秀”都喻指天王洪秀全讓北王韋昌輝屠殺東王楊秀清之事。“五色章成裹外衣”:此句意指太平天國以五色旗為標誌。“中原曾見夢全非”指太平天國最終敗於曾國藩的湘軍手下。

死於清朝初年的金聖歎當然無法批註這件他死後整整200年所發生的一系列大事,但李淳風和袁天罡何以對歷史有如此深刻而準確的洞察力,卻成了一個最大的謎團。似乎對他們這些跨越時空的先知來說,未來一覽無遺。

就在李淳風寫下《推背圖》大約250年以後,兇惡奸詐的大將軍朱溫廢了唐昭宣帝,自己登基,改國號為梁,開始了50多年的五代十國時期,到公元960年,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又一個大一統的王朝――大宋。50多年以後,到北宋真宗四年,在河北誕生了一代偉大的易學家邵雍,他以十首詩預言了身後直至今天的歷史大事,總名《梅花詩》。[15]

宋朝是中國所有統一王朝中最弱的一個。北宋剛剛建國就向遼國割讓了燕雲十六州。北宋末年,女真族人崛起,打敗遼國後在黃龍府建立了金國。公元1125年,金國平滅遼國,隨後就把兵鋒直指大宋,兩年以後在靖康俘虜了宋朝的徽欽二帝。這就是岳飛在《滿江紅》中提到的“靖康恥”。欽宗的弟弟康王趙構泥馬渡江,在南京建立了南宋政權,後遷都杭州。大約150年後,南宋被忽必烈的鐵騎征服。公元1279年,陸秀夫背著南宋小皇帝趙丙投海而死,其他隨身將士和皇妃也都被颶風淹沒在大海中。對於這段歷史,《梅花詩》中以“山河雖好非完璧,不信黃金是禍胎”以及“三百年來終一日,長天碧水嘆瀰瀰”來預言。其中“山河雖好非完璧”指北宋割讓燕雲十六州之事;“黃金”者,定都黃龍府的大金是也。“三百年來終一日”指北宋在公元960年建立政權,至公元1279年滅亡,共享國祚300多年。“長天碧水嘆瀰瀰”喻趙丙投海而死。[15]

忽必烈定都北京,建立元朝,滅亡大宋後又享國祚70年,至公元1367年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滅。朱元璋改元洪武,定都南京,開始了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漢族統治的封建王朝――大明朝。明太祖手下的大謀士劉伯溫也是個預言家。有一次太祖正在吃燒餅,剛剛咬了一口,內監報告劉伯溫求見。太祖就把燒餅扣在一個碗下,然後讓伯溫進來。太祖問伯溫:“先生深明數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伯溫掐指一算,說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龍咬一缺,這是個燒餅啊。”太祖大驚,沒有想到劉伯溫的推算其驗如神,就開始向他詢問身後大事。君臣彼此問答,一直講到今天歷史上將要發生的大事,這就是《燒餅歌》。[16]

縱觀中國歷史,似乎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從周朝的《乾坤萬年歌》,漢朝的《馬前課》,唐朝的《推背圖》,宋朝的《梅花詩》,再到明朝的《燒餅歌》,每一個漢人統治的長治久安的朝代都會給我們留下一個準確而系統的預言。更為神秘的是,從周朝的姜子牙,漢朝的張良,唐朝的徐懋功、李靖,宋朝的苗光義,再到明朝的劉伯溫,每一個真命天子的身邊謀臣又都是道士。[17].

中國啊,這片被稱為“神州”的神秘土地,難道真是神選中的土地,以那一個個精心策劃的預言為藍本,在這裡上演了三千多年藍天為幕,黃土為台的歷史劇嗎?他難道僅僅是為了教導我們“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還是警示我們神以他無邊的法力智慧操縱著歷史前行的每一個腳步?

“神走了,神還會回來。”難道神真的走了嗎?還是他化作和我們一樣的人一次次乘願而來,幫我們書寫歷史,一步步地帶著我們走向一件最後註定要發生的驚天動地的歷史大事?

參考資料及注釋

[1].《水晶頭骨之謎》 凱瑞.路易斯.托馬斯著
[2]. 金字塔之謎:建築之謎與數據之謎
http://news.fm365.com/it/itj/20020914/917085.shtml
[3].《人是太空人的後代》第七章“記錄在上古埃及草紙文書中的古文獻裡也有神會再次來臨的內容,金字塔中保存屍體的思想和方法就與此有關,因為古埃及人相信,當神再來的時候,“神”可以使他們死去的肉體復活,據說經現代科學研究證實,保存在金字塔中的木乃伊細胞依然具有生命力。”
[4]. 有關密宗白教大寶法王的事跡可參見http://www.nmzx.com/daodu/dbfw-12.asp
[5]. 《新約全書》約翰福音5:28, 5:29
[6]. 《史記 秦始皇本紀》
[7]. 《史記 項羽本紀》
[8]. 《史記 淮陰侯列傳》
[9]. 《史記 齊太公世家》
[10]. 周呂望《乾坤萬年歌》http://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0/11/25/3079.html
[11]. 諸葛亮《馬前課》內容及破譯可參見http://www.ncc.com.tw/fate/paleo/bv/bv_06.htm
http://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0/11/25/3078.html
[12].《舊唐書 卷七十九》中記載:初,太宗之世有《秘記》云:"唐三世之後,則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嘗密召淳風以訪其事,淳風曰:"臣據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宮內,從今不逾三十年,當有天下,誅殺唐氏子孫殲盡。"帝曰:"疑似者盡殺之,如何?"淳風曰 :"天之所命,必無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無辜。且據上象,今已成,復在宮內,已是陛下眷屬。更三十年,又當衰老,老則仁慈,雖受終易姓,其於陛下子孫,或不甚損。今若殺之,即當復生,少壯嚴毒,殺之立仇。若如此,即殺戮陛下子孫,必無遺類。"太宗善其言而止。
[13]. 《宋史·藝文志》將《推背圖》列為五行家的著作,不題撰人,南宋岳珂《桯史》以為唐代李淳風撰。現存傳本一卷共六十圖,前五十九圖預測以後歷代興亡變亂,第六十圖畫的是唐代袁天綱要李淳風停止繼續預測而推李的背脊的動作,故後來又被認作李袁二人同撰。《桯史》卷一《藝祖禁讖書》說:“唐李淳風作《推背圖》。五季之亂,王侯崛起,人有幸心,故其學益熾,閉口張弓之讖,吳越至以遍名其子,……宋興,受命之符尤為著明。藝祖(按歷代稱太祖或高祖為“藝祖”,此處指宋太祖)即位,始詔禁讖書,懼其惑民志,以繁刑辟。然圖傳已數百年,民間多有藏本,不復可收拾,有司患之。一日,趙韓王以開封具獄奏,因言‘犯者至眾,不可勝誅’。上曰:‘不必多禁,正當混之耳。乃命取舊本,自已驗之外,皆紊其次而雜書之,凡為百本,使與存者並行。於是傳者懵其先後,莫知甚孰訛;間有存者,不復驗,亦棄弗藏矣。”
[14]. 有關武則天稱帝,安史之亂,黃巢起義,朱溫篡位等在《推背圖》上都有預言。因為安史之亂的歷史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歷史,破解起來會很有意思,但限於篇幅沒有在這篇文章中過多解釋。對《推背圖》感興趣的人可參考:http://zhengjian.org/zj/123,79,148,1.html
[15]. 有關《梅花詩》請參考http://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1/7/7/13024.html
[16]. 有關《燒餅歌》請參考 http://zhengjian.org/zj/123,79,201,1.html
[17]. 有關張良要補充幾句。張良年少的時候在圯橋三進履,得到了黃石公的《太公兵法》,而黃石公本人是個神仙,原本是谷城山下的黃石。晚年的時候張良“學辟穀,道引輕身”。以上事跡記載於《史記· 留侯世家》。後來,張良的第八代孫張道陵在光武帝年間降生,出家修道,在鶴鳴山白日飛升。張道陵與丘弘濟、許旌陽和葛洪為道家供奉的四大天師。葛洪寫下了一些道家著作,比較有名的有《抱朴子》和《神仙傳》。

註:中國歷史上各種預言從來沒有間斷過。筆者在《史記》中看到的最早預言是《周本紀》中的“檿弧箕服,實亡周國”,預言了西周的解體,這個預言的實現過程微妙難言,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以參見《東周列國志》。

在這一集劇本中限於篇幅,對於秦漢以下的歷史都是一帶而過,沒有展開去講。對於每一則預言,也只解釋了其中很有限的部分,主要集中在該預言已經在社會上大面積流傳後發生的歷史大事對預言的應驗,所以讀者可能會發現整個文章描述的歷史年代會有跳躍。

每個朝代一個系統預言的現象,卻是非常發人深思的。這種現象在其他文明古國都沒有,這就尤其顯出中國文化的特殊來。尤其是這些預言對於時間、地點和人物的預測又與歷史幾乎沒有任何出入,這種跨越時空的先知難道不是比高科技還要高科技嗎?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