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你給我指指缺點」

大陸大法弟子


【正見網2018年02月05日】

母親同修幾次跟我說:「你給我指指缺點,看看我哪裡不行?」她文化低,怕落下,我很佩服她這話,這心太珍貴了。我說:「只怕指出來你臉上掛不住。」母親乾脆的說:「不會,你儘管說。」我說:「你情重,對兒女太牽掛,做點好吃的,哪個不到都難受。」母親低頭不語,稍頃,她說:「嗯,是有點。」我說:「不是有點,是很嚴重。」我又舉幾個例子,母親有點掛不住,反過來說我:「你缺點還少呀?」我說:「先別說我,我的缺點肯定會改,今天就說你。」母親不語。過一段時間後,發現母親兒女情確實淡多了,她最喜歡的小兒子從外地回來,每次都高興的問這問那,現在見面只說一句:「回來啦?」然後便低頭學法。走時,也是淡淡一句:「一路順利呀。」仍舊低頭學法。母親能讓人指出缺點想儘快提高那顆心真好,每次想起這事時,我都佩服:啥是真修?憑此一點, 什麼能擋住她呢?

讓別人給自己指出缺點,是真修表現,話好說,做起來很難。我也有這樣的經歷:前些年,本地邪惡迫害嚴重,當時我和幾個同修交流,提出24小時接力發正念,並分組把人員安排好了。發了幾天後,效果挺好,於是我把這事寫個稿發到網上。這時,本地有的同修不同意,有個同修說我偏離了法,是錯的,和幾個同修私下非議。我想:沒錯呀?接力發正念除惡還錯嗎?可突然有一天,網上發表一篇文章曝光此事,說我標新立異,如何如何。看到那篇文章時,我腦袋轟一下,心跳的厲害,像被人扇了耳光,臉火辣辣的。感覺挺丟人,好幾天都不想出門,心裡委屈、怨恨:「我這邊幹著,你那邊拆台,背地裡整事,弄到網上,至於這樣嗎?」同時我也找自己:「我錯在哪呢?」那幾天,感覺肩上像突然壓下來一塊讓我承受到極限的重物,當我用正念走過來後,心裡輕鬆多了,回頭看,啥也不是,怨也沒了,我對提意見那個同修還一如既往,她病業嚴重時,我幾次去看她。

可是,我也發現,身邊有的同修,對網上批評文章不能正面對待,自己問題被曝光後,向外找,有怨恨,不服,私下裡查:「誰寫的?」還有的說:「我不怕被曝光,但不能有水分呀!」話中有掩蓋和開脫的心。還有的湊熱鬧,說:「肯定是XX寫的,這事就他知道。」這時候,寫稿人倒像犯了錯誤似的,蔫蔫的被孤立著,有交流場合時,見他去,有人就說:「別說了,他來了。」怕把事捅出去。還有的人,談了同修中一些不好的現象後,囑咐一句:「這事是我跟你說的,你不能給弄到網上呀!」怕自己被牽扯進去。

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不是大法弟子修煉的狀態,怕碰、怕丟人、怨恨,都是維護自己的表現,是私,連初期的要求都沒突破。不管誰,指出缺點,要聞過則喜,要找自己,看成是好事。作為寫稿人,維護的是法,指出存在的問題,是助師正法表現,同修中出現偏激和破壞法的現象,如果誰也不說,那是修煉嗎?見到問題不說也是漏,誰能帶著缺點回家呢?被曝光也好,當面指出也好,都是為了法。我們不能互相維護著和睦的小團體,誰也不傷誰,有問題捂著蓋著,那是常人狡猾,不是修煉。小觸動小提高,大觸動大提高,沒觸動不提高,人都有瑕疵,缺點算什麼?痛快改過了才能大步昇華。

一次,我和一個老同修交流時,他說了自己一個問題,我說:「這種現象如果寫出來,對別人會有借鑑和觸動。」他馬上說:「你給我把這事寫個稿發到網上,讓別的同修也吸取教訓,讓我為整體提高也起點作用。」當時我想:曝光自己,為了別人,這心真好,是境界啊。這些年來,我偶爾寫點本地「問題文章」,但有時也犯難:寫好事行,誰都美滋滋的,寫缺點難,碰到誰都皺眉頭,得罪人呀。有時想:「自己修得不怎麼樣,多栽花,少栽刺,見面都不錯的,幹嘛跟自己過不去?」可又想:我這點特長是師父給的,念書時,就愛好作文,師父給我一支筆,我若不用,愧對師父,我維護的是法,這點人心還放不下嗎?於是,我只管走自己的路,該寫的就寫,特別對邪悟和亂法的事,一定要曝光,讓同修引以為戒。有時侯,和我關係要好的同修,突然在網上發現他(她)的問題被曝光了,不用問也知道是我寫的。看著同修複雜的眼神,我想:「我對你沒看法,就是想給更多人一個借鑑。」又過些天,看到同修又對我像往常一樣,我心裡佩服的給同修合十:「同修,你太偉大了,太有胸懷了,太能包容了,只有大法弟子才能這樣呀。」寫別人也是修自己,走出私,真的需要一點勇氣去突破。在助師正法中,人人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沒有顧慮心在法上有主見的做好自己該做的,才是師父所要的。

最後,引用師父一段法與同修共勉:「大家修煉不也要為別人好嗎?首先想到的是別人,看別人有缺點,因為他也在修煉,為什麼不告訴他?不管他怎麼對待,你們該告訴他就告訴他。你們的心是善的,師父看到了,你不用給別人看。至於說他不接受,不管他接受和不接受,你都觸動了他應該去的那顆心,我想對他都是個促進。他當時沒悟到,過後他可能能悟到。如果他再悟不到我會再利用別人的嘴再敲擊他,再悟不到就讓他頭上撞個大包。(笑)講的是笑話啊!」(《紐西蘭法會講法》)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