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舞文學賞析:唐詩‧七德舞

仰岳


【正見網2018年02月24日】

敦煌莫高窟217窟壁畫《破陣樂舞勢圖》

 

唐詩‧七德舞‧白居易

 《七德舞-美撥亂,陳王業也》[1]

《七德舞》,《七德歌》,傳自武德至元和[2]。

元和小臣白居易,觀舞聽歌知樂意,樂終稽首陳其事[3]。

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4]。

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5]。

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

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6]。

亡卒遺骸散帛收,飢人賣子分金贖[7]。

魏徵夢見子夜泣,張謹哀聞辰日哭[8]。

怨女三千放出宮,死囚四百來歸獄[9]。

剪須燒藥賜功臣,李勣嗚咽思殺身[10]。

含血吮創撫戰士,思摩奮呼乞效死[11]。

則知不獨善戰善乘時,以心感人人心歸[12]。

爾來一百九十載,天下至今歌舞之。

歌七德,舞七德,聖人有作垂無極[13]。

豈徒耀神武,豈徒夸聖文[14]。

太宗意在陳王業,王業艱難示子孫。

參考注釋:

[1]七德舞:唐樂舞名,貞觀七年,唐太宗親制《破陣樂舞圖》,後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詞,正式更名為《七德舞》。

「七德」出自《左傳.宣公十二年》,即: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眾、豐財七件事情。
撥亂:治理亂世恢復正常安定。陳王業:陳述帝王功業。

[2]武德至元和:武德為唐高祖李淵年號,元和為唐憲宗年號。

[3]稽首:古代禮儀: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一般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

[4]白旄黃鉞定兩京:旄:(mao)一種旗幟,用犛牛尾做成繫於旗之竿首。鉞:(yue)古代兵器,青銅或鐵製成,形狀像板斧而較大。兩京:洛陽及長安。

[5]擒充戮竇四海清:「充」指王世充。「竇」指竇建德。

[6]理定:政治安定。推心置人腹:把赤誠的心交給人家,比喻真誠待人。

[7]亡卒遺骸散帛收:貞觀初年,唐太宗下令收埋戰亂中所有戰死者的遺骸,祭祀後安葬;因為不忍有零落未葬的,後來又追加了一條命令,凡是收葬無主屍骸的人,官府給予布帛答謝。

飢人賣子分金贖:貞觀二年,國家剛剛安定不久,就發生了大饑荒,民間發生了父母因飢餓賣子女的事情;太宗下令盡出御府金帛,贖回被賣的子女,還給他們的父母。

[8]魏徵夢見子夜泣:大臣魏徵病危,太宗擔憂其病情,半夜做夢,夢見魏徵來辭別,於是驚醒,忍不住哭泣。

張謹哀聞辰日哭:另一位賢臣張公謹去世,太宗親自治喪,悲不自禁,有司奏道:現在太陽位於辰位,根據陰陽忌諱,哭了不吉利。太宗卻道:我們君臣的情義深重,像父子一樣。我的悲痛發自於內心,還管它是什麼時辰呢!

[9]怨女三千放出宮:怨女指到適婚年齡無對像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

太宗曾經跟侍臣說:我憐憫宮裡的侍女幽居深宮中,現在讓她們離開宮庭,找好人家去婚配吧!於是命令臣下從宮女中挑出數千人,都放她們回家去。

死囚四百來歸獄:貞觀六年,太宗親自理獄,最後確定有近四百名犯人該處死刑。但是太宗起了惻隱之心,放他們回鄉歸家,要他們明年秋天再來執行死刑。次年秋,四百囚犯盡數歸來無一私逃,太宗於是下令特赦他們。

[10]剪須燒藥賜功臣,李勣嗚咽思殺身:太宗早年親自征戰,與將領們恩義深重。大將李勣臥病久治不愈,醫生說要龍鬚燒灰配藥,太宗便親剪髯須,李勣服藥後病情好轉,感動哽咽,要求殺身以回報。

[11]含血吮創撫戰士,思摩奮呼乞效死:將軍李思摩在遼東一戰中了箭受傷,太宗怕他中毒,幫他吮血,李思摩振臂高呼願以死效命,眾將士聽聞莫不感動。

[12]乘時:乘機;趁勢。

[13]垂無極:永久流傳。

[14]聖文:聖人留下的文章典籍、天子的文德。

參考譯文:

明《南生魯四樂圖》(局部),畫中表現白居易作詩通俗,老嫗可解。(公有領域)

《七德舞》、《七德歌》從高祖武德年間流傳至元和時。元和年間的小官白居易,觀賞樂舞時體會了樂舞的深刻含意,在樂曲終了後叩拜著陳述樂舞中的故事:

太宗皇帝十八歲便率領著正義之師,他親持著白旄黃鉞率大軍攻取兩京;生擒王世充、殺死竇建德,肅清全國的割據勢力,四海清平。太宗二十四歲時就統一天下功偉業成。他二十九歲登基為帝,三十五歲時國家強盛、四海太平。太宗平定亂世,安定百姓為甚麼如此神速?原因便是他能夠與人推心置腹,至誠待人。

他拿出布帛收集陣亡將士遺骸予以安葬,用重金回贖被饑民變賣的子女。夢中與良臣魏徵訣別後痛哭,賢臣張公謹去世,太宗親自治喪痛哭哀悼。將適婚的三千宮女放出宮讓她們找好人家婚配。讓四百囚犯感恩歸來無一私逃。他剪自己的鬍鬚燒成藥賜給功臣,大將李勣感激涕零的想殺身以回報。他親自吸吮箭傷的污血撫慰將士,大將軍李思摩感動高呼要求以死報效。

太宗皇帝不僅是善戰而且善於順應天時,用著真誠之心來感動人,使人心得以回歸。自那時到今日已經有一百九十年了,普天之下都還載歌載舞的紀念太宗皇帝的事跡。唱著《七德歌》,跳著《七德舞》,聖主作的樂舞永久流傳是後世無窮的典範。難道只是為了誇耀神武,誇耀文德嗎?太宗皇帝傳下此樂舞的用意,是為了向子孫後代講述帝王的事跡功業,將開國治天下的艱難傳示子孫,作為永遠的模範!

題解及賞析:

清宮殿藏本白居易畫像。(公有領域)

作者:白居易(公元772-846年),字樂天,是繼李白之後的一位中唐偉大詩人,他的詩平易近人、明白流暢,有「老嫗能解」一說。

他活躍的年代為安史之亂後,當時唐朝已進入中衰,朝中黨爭不斷,各地戰亂頻傳,百姓生活痛苦。他認為文章要結合世情、反映民生,因此有著大量的敘事詩作,其生動的故事情節與人物形像是一大特點,其中關於音樂舞蹈的作品多達數十首。

白居易崇敬神佛。他晚年曾居住在洛陽香山寺,自稱「香山居士」。期間更曾與八十多名信眾共同接受齋戒,祈願來世轉生彌勒的佛國世界,他更留下誓願:當佛陀下世時,他要隨慈氏下世,經歷劫難,成就無上正道。在他的作品中也反映著許多佛門修煉、接受教化的意涵。

此詩就內容而言應作於唐憲宗元和年間(公元805~820年),白居易觀賞《七德舞》後有感而發作了此詩。

《七德舞》起源於《秦王破陣樂》,是唐代最著名的一部集歌、舞、樂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宮廷樂舞。是基於原唐初軍歌《破陣樂》發展而來。貞觀七年,唐太宗親制《破陣樂舞圖》,令魏徵、虞世南等改制歌詞,正式更名為《七德舞》。歷經了近兩百年的流傳,唐朝的國力已大不如盛唐時期,當時白居易欣賞的樂舞或許已不如當年的大氣雄渾,但從文中看來仍保留了其深刻的文化意涵,全詩描述了唐太宗一生的文治武功,而核心就在於太宗的德行、以心感人。

在文首白居易用了一個辭彙:「稽首」。稽首是古代禮儀,拜者必須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支撐在地上,然後,緩緩叩首到地,稽留多時,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跪拜禮儀:「九拜」中最重的禮節。主要是用於臣子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

白居易在觀賞了聖王留下的樂舞后不由得的稽首叩拜,陳述樂舞中的故事:

太宗推心置腹的待人,拿取布帛收拾陣亡將士骨骸,用錢贖回被饑民賣掉的子女,在夢中與魏徵訣別後痛哭,安置幽怨的宮女,釋放死囚回家讓他們自動回牢,燒自己鬍鬚為臣下作藥……聖主的言行應是後世無窮的典範,並非只是誇耀自己。

白居易最後感悟:太宗傳下此歌此舞的用意,是為了向子孫後代講述開國與治國安邦的艱難,將聖王的教化流傳於世。他在《七德舞》中看出了聖王的教化,因而惶恐的稽首而拜。

在整首詩中也體現了中國樂舞的基本概念,古典樂舞展現的是歷史的縮影,展現的是聖王留下給子孫的典範,中國傳統的古典樂舞背後都有其深厚的歷史意涵,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底蘊及教化作用。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