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宮劍舞第一人——公孫大娘傳奇故事

小陽春


【正見網2022年09月02日】


唐代舞蹈家——公孫大娘舞劍圖(公有領域)

前言

對於鴻門宴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典故,可能許多人都耳熟能詳。但很少有人知道,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劍舞。而將中國古代劍舞推向歷史頂峰的,非「唐代宮廷劍舞第一人——公孫大娘」所莫屬。唐代大詩人杜甫所作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還被選入《唐詩三百首》,足以見證其舞技高超和深遠的影響力。

一、劍舞是中國古典舞的重要組成部分

劍從最初戰場上打仗所使用的武器,演變成體育武術和舞蹈藝術所採用的道具,是與劍和劍術的產生與發展分不開的。正因為有了劍才產生了劍術,也正是有了劍術才成就了劍舞。

1.劍的產生

劍為中國古代兵器,被譽為「百兵之君」。劍在中國有著源流深遠的歷史,許多武俠和玄幻小說中也都離不開劍的影子。古籍《黃帝本紀》載:「帝采首山之銅鑄劍,以天文古字題銘其上。」《管子·數地篇》說:「昔葛天盧之山,發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為劍、鎧、矛、戟,此劍之始也。」

春秋末期越國人歐冶子(約前560年-前510年),曾為越王勾踐鑄五柄寶劍:湛盧、巨闕、勝邪、魚腸、純鈞;又為楚昭王鑄三柄名劍:龍淵、泰阿、工布。吳王闔閭攻破楚、越兩國,寶劍落入吳國。其中,工布劍被吳王夫差賜予伍子胥自殺;越滅吳後,工布劍又被越王勾踐賜予文種自盡。

歐冶子所鑄之劍尤以湛盧劍最為有名,被稱為「天下第一劍」。 史載,「劍之成也,精光貫天,日月鬥耀,星鬥避怒,鬼神悲號,越王神之。」「乃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則威」。 相傳,湛盧劍幾經輾轉流傳,為唐朝初年名將薛仁貴所獲得。後傳到南宋民族英雄岳飛手中,岳飛父子遇害後,湛盧劍便不知所終。

 
1965年12月,埋藏在地下兩千餘年的越王勾踐劍,在湖北荊州江陵出土時,寒光閃閃,完好如初,鋒利無比。現被收藏於湖北省博物館。(公有領域)

在中國古代,劍既是防身和作戰的兵器,又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劍,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侯,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者,所以威不軌、衛有德,故撫持之也。

史稱「國士無雙,兵仙戰神」的韓信,雖然少年時期就練武,並隨身佩帶一把寶劍。但堂堂七尺男兒,卻能夠在大庭廣眾之下受人胯下之辱。正如蘇軾在《留侯論》中所言:「古之所謂豪傑之士,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2.劍術的起源

劍術,古代也稱之為「劍道」。以其輕快、敏捷、瀟洒、飄逸而著稱,在中國傳統武術中占據極其重要的位置。《漢書·藝文志》兵伎巧中曾列有「劍道」三十八篇,是對當時劍術的理論總結,可惜現已失傳。

劍術起源於人類的戰爭行為,在中國劍術盛行於戰國時代,因為戰車逐步退出戰爭,步兵成為主要力量,隨之劍也成為主要武器之一。西方則是在古羅馬時期開始盛行。千百年來,劍術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俠仗義,為眾多世人所喜愛。

3.劍舞的形成和發展

劍舞是把劍作為表演道具,通過人體的形、神、勁、律等肢體動作,塑造出舞蹈形像,起到傳情達意的作用。其形成與發展是以劍術和劍法為基礎的。

「巫者持劍而舞以祀神明。」最早的劍舞,應該是一種以劍為法器,溝通神靈和祭祀祈福的宗教活動。其目的是為了斬妖除魔,鎮宅辟邪;或祈求上天風調雨順,保境安民。

在盛行佩劍之風的周代,把手執干、戈、戚等法器進行舞練,稱作「舞象」。「象」又分為歌頌武王伐紂的武舞之象,以及讚美周公功德的文舞之象。並廣泛用於祭祀、宴饗、射禮等場合,也是當時王室及貴族子弟的必修之課。從而在周代出現了中國樂舞文化的第一個高峰。

據《孔子家語》記載:「子路戎服見孔子,仗劍而舞」,「子路彈劍而歌,孔子和之,曲三終,匡人解圍而去」;《莊子·說劍篇》曰:「趙文王喜劍,劍士俠門兒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史記·項羽本紀》中,鴻門宴上項伯與項莊對舞長劍,其實是假獻舞之名,行行刺之實;四川漢畫像磚有長劍獨舞的畫面,山東嘉祥秋胡山的漢畫像磚上也有兩人擊劍對舞的場景;由漢武帝欽定的規模宏大的百戲演出中,就編排了劍舞節目。那時的劍舞,往往與武術雜技相結合,以便在增加舞技難度的同時,又增加舞蹈的吸引力和藝術魅力。

 
在漢代劍就已作為道具進入藝術殿堂,劍舞作為藝術表演形式也很流行。圖中漢代畫像石(磚)上,右邊一女子雙手持劍,雙膝下蹲在表演劍舞。(公有領域)

漢代以後,隨著大規模地使用騎兵作戰,作為短兵相接的劍,逐漸被長兵器所代替。三國時期最常用的兵器乃為環首刀、長矛、手戟、槊。《三國演義》開篇便講,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之後,張飛散盡家財,招募了300鄉勇,並開始打造兵器。雲長造青龍偃月刀,張飛造丈八點鋼矛,劉備的是雙股鴛鴦劍。「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的張飛,在長坂坡大戰中,正是手持丈八蛇矛,一聲怒吼,嚇退了曹操的百萬大軍。可見,隨著劍在打仗中實用價值的降低和禮儀作用的提升,劍更多的成為身份的象徵,或者用於自衛,禮儀,表演,也為劍術的廣泛藝術化開闢了道路。

 
《三英戰呂布》中,關羽手持青龍偃月刀,張飛手持丈八蛇矛與呂布交戰。(公有領域)

大家知道,中國古典舞是華夏民族的藝術瑰寶和精髓,劍舞則是將中華傳統武術中劍術的招式、律動與戲曲中的身段、韻味相融合,從而成為中國古典舞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說,劍舞其實是一種武舞同源,或者說是武舞並用,文武並用的藝術表演。但是,劍舞雖借鑑於武術卻又不同於武術,武術是以技藝贏人,而劍舞則具有武術所不具備的內在情感,還具備一定審美意義。同時,劍舞中還蘊含著獨特的古典韻味和豐富的民族風情風貌。

正如李洪志大師在《飛天大學中國古典舞教學講法》中所透露的:「從根本來講,中國古典舞「身法」,從古代就多來源於武術的「一武(舞)兩用」的神傳之技,而「身韻」多來源於戲曲中的「身段」。」「追根揭底,追到最後,是「一武(舞)兩用」。文用,那就是舞蹈;武用,那就是打仗用的。一文一武,一正一負。」

二、劍舞在盛唐達到頂峰,公孫大娘為代表人物

「九天閶闔開宮闕,萬國衣冠拜冕旒。」眾所周知,唐代是中國歷史上的黃金時代,強盛的國力帶來經濟與文化的極大繁榮,作為其中一個重要載體的唐代舞蹈藝術,也隨之進入登峰造極的鼎盛時期。


 
唐宮樂舞圖(公有領域)

唐代舞蹈分為軟舞和健舞(意即文舞、武舞)兩大類,暗合中國古代一陰一陽,剛柔相濟的文化內涵。劍舞又稱劍器舞,屬於健舞之類。兩者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身體動作的質感與力度,進而外延到舞蹈風格的特徵。軟舞多從南方源起,舞姿輕柔曼妙;健舞多出北地,動作雄健有力,節奏明快,再配以激越的鼓聲,以其追求高超技藝,新穎的表演技巧作為重要藝術特色。

公孫大娘是唐明皇開元年間最負盛名的舞蹈家,在盛唐的舞蹈歷史中的地位極高。出身民間藝人的她,憑藉深厚的功底、精湛的技巧和傳奇的手法,一舉成為技藝蓋世,首屈一指的「唐宮第一舞人」。公孫大娘表演的劍器舞,以戎裝寶劍出場,將武術表演中的劍器變成舞蹈表演中的道具,以女性的柔美結合劍術的剛健,不僅充分展示了古代女子鐵骨柔情,巾幗不讓鬚眉的身韻,也充分表現了古代女子剛柔並濟,人劍合一的身法,從而將唐宮樂舞推向中國文化藝術歷史的頂峰。

與此同時,公孫大娘還對傳統劍舞的承上啟下作出了巨大貢獻,並將其發揚光大。她的20名弟子被稱為「七秀十三釵」,在古代劍舞的傳承中起到了裡程碑的作用。

公孫大娘的代表作主要有《西河劍器》《劍器渾脫》《裴將軍滿堂勢》和《鄰裡曲》等劃時代作品。其中,尤以《裴將軍滿堂勢》的藝術成就最為震撼。該作品是公孫大娘根據裴旻將軍舞劍的絕技所改編,氣勢雄渾,劍招凌厲。她一方面通過對劍術和藝術精髓的提煉,融合男子的陽剛與女子的陰柔,表現出了武術劍道的氣貫長虹,剛健勇猛,英武洒脫,無堅不摧之氣勢;另一方面又通過翩若驚鴻,宛若游龍的肢體語言,展示出了大唐盛世鑄劍為泥,化干戈為玉帛,行不言之教,寓教於樂之勝景。成為有口皆碑,天下揚名的劍舞之典範。

據《明皇雜錄》記載,唐明皇精通音律,公孫大娘因為善於舞劍,深受皇家器重,享譽京都,先後多次被唐明皇召入宮中進行表演。在古代眾多詩詞文獻中,也皆有公孫大娘劍舞的傳奇記錄,其中以「詩聖」杜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最為有名,並流傳至今。

杜甫詩曰:「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從而表現了唐朝樂舞那種爐火純青,出神入化,形神兼備,登峰造極的藝術成就。

杜甫的詩序中還說:「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可見,當年「草聖」張旭,正是因為觀看了公孫大娘行雲流水般的劍器之舞,從中受到啟發,因而茅塞頓開,成就了筆走龍蛇的絕世書法。


 
公孫大娘不但劍舞的好,在藝術造詣上極為高深。而且也是一代玉貌錦衣,絳唇珠袖的絕世佳人。(公有領域)

與公孫大娘同時代的還有一位劍舞高手裴旻,當時把李白詩歌、張旭草書、裴旻劍舞稱為「三絕」。裴旻是唐玄宗開元年間將領,他曾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引手執鞘承之,劍透空而入,足以見證其劍法之高超。就連「詩仙」李白,亦拜其為師,練習劍術。《朝野僉載》中記載:「裴旻與幽州都督孫佺北征,被奚賊所圍。旻馬上立走,輪刀雷發,箭若星流,應刀而斷。賊不敢取,蓬飛而去。」其刀法如此傳神,劍法就更不用說了。可想而知,那時的劍舞並非舞蹈動作加武術動作的簡單組合,也不可與現在那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武術表演同日而語。公孫大娘雖為女流之輩,但其技藝能和「劍聖」裴旻將軍齊名,足以說明公孫大娘並非徒有虛名。

三、公孫大娘之後,劍舞開始從巔峰走向低谷

古語云,天道循環,盛極必衰。唐朝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在經歷前所未有的高度發展之後,最終還是走向了沒落和衰敗。「安史之亂」則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同時也是劍舞由盛而衰的轉折點。

「安史之亂」爆發後,洛陽失守,中原淪陷。唐玄宗逃離京城,「梨園子弟散如煙」。杜甫背井離鄉,輾轉漂泊,雙鬢斑白,偶然在四川白帝城又有幸觀賞到了一次劍舞。

巧合的是,這次舞劍的女子竟然是公孫大娘的傳人——李十二娘。此時,距離杜甫當年觀看公孫大娘舞劍已經過去了數十年。國破山河在,佳人紅顏改,盛世已去,亂世將至,杜甫不再年少,公孫弟子亦非盛顏。觸景生情,心潮澎湃,撫今追昔,感慨萬千,杜甫因而執筆留下了千古佳作。為此明代文學家王嗣奭評論說:「此詩見劍器而傷往事,所謂撫事慷慨也。故詠李氏,卻思公孫,詠公孫,卻思先帝,全是為開元天寶五十年治亂興衰而發。」

從此往後,女藝人落魄江湖,梨園弟子若存若亡;晚唐末年,梨園弟子消亡殆盡,曾風靡一時的劍舞最終湮沒在歷史的煙塵之下;到明清時期,因為戲曲藝術的崛起和繁榮,劍舞便成了戲曲舞蹈的一部分;民國時期,京劇大師梅蘭芳借鑑太極劍創造了《霸王別姬》中的劍舞;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洪揚中華正統文化的神韻藝術團的出現,作為中國古典舞的劍舞之傳奇技藝,才在世界舞台上真正得以復活和再現!

結語

在孔子《論語》中,有「顏淵問為邦」的故事。顏回問孔子怎樣治理國家。孔子說:「實行夏朝的曆法,乘坐殷朝的車子,穿戴周朝的禮帽,演奏韶舞的音樂。捨棄鄭國的樂曲,遠離諂媚的小人。鄭國的樂曲很淫穢,諂媚的小人太危險。」因此,人類歷史在成、住、壞、滅的發展規律中已走到末劫的最後關頭,拋棄無神論的黨文化,回歸五千年神傳文明,此正其時也!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