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遠流長──中國舞

季黛


【正見網2011年07月06日】

儒家的看法

儒家認為“禮”,是天地運行的規律,也是人間的秩序;而“樂”的本質,就是和諧、中庸,使人在聽的時候,能不知不覺的遵循天律及人倫的秩序;“舞”則更進一步把和諧與中庸之道表現在動作上,而不只是停留在內心的感化,使得人能動靜得宜,積極的去遵循社會的道德規範。

舞蹈是音樂的有形表現,而音樂的節奏、舞蹈的韻律都在在體現了孔聖以至後來的周公,要透過制禮作樂教化百姓的本意。我們可以說“禮”“樂”“舞”三者結合的基本意義,就是古代神有意指引和傳授的全民倫理道德教育。

原始時代,舞蹈是先民文化的基本呈現。舉凡狩獵、打仗或是祭祀、祈禱等活動,都是通過舞蹈來進行並充實內容的。因此,中國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和深厚的藝術基礎,在五千年以前,就已經頻繁出現了。

中國舞 源遠流長

中國舞的起源,可以從《詩經序篇》中窺得大要,“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讓肢體受到喜、怒、哀、樂情緒的刺激和感染而產生舞蹈,可說是中國舞蹈的起源。

早在五帝和商周時期,以具史詩性的樂舞的形式出現。黃帝時期有樂舞《雲門大卷》;堯帝時期有樂舞《大咸》;舜帝時期有樂舞《九韶》;禹帝時期有樂舞《大夏》;商湯時期的樂舞《大濩》;周武王時期的樂舞《大武》。這六部樂舞也被稱為“六代之舞”。它們有很重要的一個作用是用來教化貴族子弟。所以由周代開始,那時期的舞蹈,是中華神傳樂舞文化中的首要關鍵,其教化理念在先秦儒家著述中得到了系統的發展,形成身心一統的藝術美學。

兩漢舞蹈百技紛呈,是雅俗共賞的高峰;魏晉南北朝時,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多元舞蹈,在這個時期顯示了其繽紛色彩,為隋唐樂舞文化的頂峰奠定了基礎。

唐代舞蹈文化燦爛輝煌,達到了藝術巔峰。它繼承了前朝隋代的藝術設置,進一步完善和豐富宮廷各種樂舞機構,使唐代的古典舞蹈,又被專稱為“宮廷舞”;選用的創作素材皆為古典題材、典故、古代歷史的傳說等。成為吸收異域優秀文化和傳播東方神傳精華的博大與融合載體。

宋元以來,各民族、民間的舞蹈極為興盛,逐漸形成戲曲中的特殊舞蹈身段,而有取代古典舞蹈的趨勢;明清兩朝,戲曲舞蹈漸趨成熟,其豐富的特技表現手段,大大增強了戲劇的藝術衝擊度,但與唐代盛極一時的中國古典舞,已不可同日而語了。

代表性的舞蹈簡介

一、《大武》是周代編創的歌頌武王伐紂獲得勝利的樂舞作品,屬《六舞》之一。共分為六段:(一)在一段擊鼓聲後,舞隊從北面上場,舞者都手執武器,列隊而立,以歌唱表現了武王伐紂的決心。(二)舞隊兩面有人振鐸傳達軍令,舞隊隨即分兩行,作激烈的擊刺動作,邊舞邊進,表示已有滅商。(三)滅商後再向南進軍。(四)表示南方的疆域已穩定。(五)舞隊再分兩行,表示周公在左,召公在右,協助周王統治。接著有條不紊地變化各種複雜的隊形,形成整齊的隊式後,舞者皆坐,作低勢的靜止場面,表示國家得到了很好治理。(六)舞隊重新集合,排列整齊,表示對周王的崇敬。全舞結束。

二、《靈星舞》(又名《象教田》)是漢代祭祀后稷的樂舞。由童男十六人表演,舞蹈表現了開墾、耕種、鋤草、驅雀、收割、舂穀和揚糠等耕田、稼作的農家生活,以此來紀念和歌頌后稷教民種田的功勞。

中國古典舞的特徵

一、獨特的韻味:五千年悠久文化的奠基,形成了別具一格的身韻、身法以及跳、轉、翻各類技巧與毯子功等高難度翻騰、跳躍的動作。

二、廣泛利用道具:手絹、扇子、花綢、帽子;腰裡綁的腰鼓、腰鈴、腳踏的高蹺,以及傘、燈、刀、劍、棍等。

三、形像鮮明、情節生動:古典舞一般都以一個故事為依據,以舞蹈動作與技巧刻畫的人物,形像生動、情懷盡顯而活靈活現。

四、表現手法:除了有“欲右先左、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下先上”的法則之外,還講究“圓、擰、傾、曲”。

結語──中國舞重現

中國古代曾出現豐盛的舞蹈文化,在文獻中我們知道除了有黃帝時代的《雲門大卷》之外,還有漢朝趙飛燕《掌上舞》、唐朝楊玉環《霓裳羽衣曲》等,但歷經千百年之後,早已失傳。自南宋戲曲興起後,舞蹈漸被融合而失去獨立表演的地位。

別發愁,在這特殊的歷史時期,在這開天闢地未有的時刻,對中國舞情有獨鐘的人們來說,幸運之神降臨了!名聞遐邇的神韻藝術團,一向以標榜重現神州古樂為己任、以再展中華古典舞為重責,那裡頭的諸多舞蹈節目,就是道道地地的、特殊的中國古典舞類別,難能可貴哪,那是在這混亂世局裡的一股藝術清流啊!

如果你是個武俠迷,不管是“曾經”亦或“現在”,誠心奉勸你購票一觀“神韻”,你就能見識到,中國古代真正的武功融入舞蹈節目中而大開眼界、嘆為觀止!可能內心會後悔,六道輪迴中,錯過了當個“俠女”或“劍客”的機緣喔!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