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芒種節氣背後的陰陽變化

明明 整理


【正見網2023年06月06日】

編者按:中華五千年神傳文化博大精深,可謂起點即巔峰。太極陰陽之理是我們這個銀河系運作的規律,他體現在萬事萬物之中,唯有細心的體察才會了解其妙處。你會發現這個宇宙是有秩序的,一分一毫都不差,就像一個巨大的鐘表在運作。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就是這陰陽變化之理的代表作。從這裡也就知道無神論、進化論的謊言不攻自破。我們希望這篇小文,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給我們投稿,但不限於二十四節氣,把古人遵循的傳統說出其內涵與究竟來,給人破無神論、進化論的殼,弘揚神傳文化。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是古人對時令、氣候、物候變化規律系統認識的一套時空觀,觀其變,悟其道,可以體悟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今年的6月6日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九個節氣——芒種,標誌著仲夏時節正式開始。

「芒」字,指麥類有芒植物的收穫;「種」字指谷黍類作物播種,「芒種」就是夏熟作物收割和秋收莊稼播種的節令。在二十四節氣中,沒有一個節氣像芒種這樣,讓人們同時享有收割和播種的愉悅與艱辛。既是終點,也是起點。從農諺如「芒種忙,忙著種」, 「芒種不種,再種無用」「芒種插秧谷滿尖,夏至插的結半邊」,都說明抓緊時節,及時耕耘的重要,有些黃金難買好時節的意味。

每個節氣都有明顯的物候標誌,細分為「三候」,因此二十四節氣有七十二候。到了芒種這個節令,天地之氣的變化也到了一個重大轉折的時段,其體現在芒種的三候:初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鳴」,三候「反舌無聲」。每候相隔五天,所以芒種時節有十五天。

初候螳螂生,螳螂在上一年深秋產的卵,因感一陰之氣而破殼而出。二候鵙始鳴,喜陰的伯勞鳥開始在枝頭出現,感陰而鳴,這意味著在火一般的盛夏陽氣中,有陰氣在悄悄滋生。三候反舌無聲:與喜陰的螳螂、伯勞鳥相反,能感陽而在春天模仿百鳥鳴叫的反舌鳥,卻因陰氣微生而停止了鳴叫。

很明顯,這三個物候的出現都和陰氣的初生和漸長有關。

而人在這仲夏時節所目擊的陽氣盛極的現象,如灼熱的太陽,炎熱的天氣下,哪裡能察覺到那悄然滋生的陰氣呢?哪裡會知道在炎熱的一切表象之下,萬物正悄然發生著細微卻是本質性的變化呢?

讀者您是不是有被古人見微知著的洞察力和智慧所驚到?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