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歷史真貌─三大盛世天朝之一 唐朝(三)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心緣


【正見網2004年09月17日】

唐太宗強化王朝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在隋制和高祖制定的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了王朝的制度建設,其合理性和高效性堪為後世榜樣。主要體現在:

第一,建立了相對高效的官僚機構。繼承隋制,中央設三省六部,三省指: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全國軍政大權集中在三省,皇帝頒布政令,需要通過中書省和門下省付署才算合法。國家的大政方針,先由中書省研究,作出決定;再由門下省審核,如有差錯,可以駁回;尚書省下轄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具體執行中書省和門下省通過的政令。中央政府設立政事堂,作為宰相的議事機構。一切重大事務,包括五品以上官員的任免,都要由政事堂會議討論,經皇帝批准後頒行。三省的首長,即中書省的中書令、門下省的侍中,尚書省的左右僕射,都是首長,以後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其他官員也是宰相,他們都帶有參知機務等頭銜,所以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宰相多至一二十人。

這種中央官制的特點是:宰相的權力較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君主的專權;而同時宰相是政事堂集體議事,三省又相互牽制,又避免了個別宰相的專權。

唐太宗又設立了監察機關御史台,長官是御史大夫,監察內外百官軍民。御史台與刑部(司法行政機構)、大理寺(最高審判機構)合稱三司。每遇重大案件,三司主事會會同審理,稱「三司推事」,也就是後世王朝「三法司」會審的前身。

地方行政機構也沿襲隋制,分州縣兩級,全國共三百餘州,一千五百餘縣。唐太宗時,還將全國分成十個監察區,即十道。皇帝派觀察使不定期的視察道內各州縣的情況。

第二,完善了官員選拔制度。貞觀元年,唐太宗「盛開選舉」,此後又通過考試選取才士。太宗時常舉科目是明經與進士兩科。明經科主要考帖經、經義和時務策;進士科主要考時務策和經義。貞觀晚年太宗擴大了進士科,提高了進士的進身之階。士子考取進士後,還需要由吏部複試,複試合格,才可入仕。

科舉考試的發展,為才士開闢了入仕的途徑。它原則上規定,除了宮戶等賤民階層,一般平民都可以參加考試,這徹底打破了魏晉以來的門閥政治局面。儘管當時科舉考試仍然講究門第,但隨著考試製度推行日久,平民子弟,也可十年寒窗,金榜及第。

第三,完善了教育制度。唐太宗十分重視學校的建設,在他的重視下,學校教育制度逐漸完善。全國的最高學府是國子監,下設六種學校: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前三種學校接納三品、五品、七品以上的官僚子弟入學;後三種學校接納八品以下的官吏子弟和平民子弟。此外還有弘文館、崇文館,專門招收皇親國戚和高級官員子弟入學。地方上則有州縣學。

各級學校都以儒家經典作為必讀書目,學習優異者,送往吏部參加科舉考試。

貞觀時期的教育發展,杜佑在《通典》中如此描述道:「貞觀五年,太宗數幸國學,遂增築學舍千二百間。國學、太學、四門亦增生員,其書、算各置博士,凡三千二百六十一員。其屯營飛騎亦給博士,授以經業,無何高句麗、白濟、新羅、高昌、吐蕃諸國酋長,亦遣子弟入國學之內八千餘人,國學之盛,近古未有。」

第四,完善了寬簡的法律。高祖時,鑒於隋煬帝法煩嚴苛導致的嚴重後果,開始制定新法,並於624年頒布了以寬簡為原則的《武德律》。唐太宗即位後,採納了魏徵的建議,確立了寬仁、慎刑的宗旨,並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修訂法律,於貞觀十年,即公元637年正式公布《唐律》五百條,基本內容有名例、衛禁、職制、戶婚、廄庫、擅興、賊盜、鬥訟、雜律、捕亡、斷獄等。

唐高宗時,由長孫無忌領銜,對《唐律》條文加以註疏,編成《唐律疏議》十二篇三十卷,對當時高句麗、日本、安南等國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也是此後的宋、明各朝法典的範本。此書今存,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部完整的法典。

第五,改革了府兵制。隋唐都沿襲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度,但唐朝又有所改革。唐代府兵的中央領導機構主要是十二衛,一小部分歸東宮六率。府兵的基本單位是設在各地的折衝府。由折衝都尉和果毅都尉統領。折衝府下有團,每團200人;團下有旅,每旅100人;旅下有隊,每隊50人;隊下有火,每火10人。折衝府有上、中、下三等,上府6團,領衛士1200人;中府5團,領衛士1000人;下府4團,領衛士800人。全國設置的折衝府最多時達634個,總兵力68萬人。

府兵的來源,是由軍府所在地從「六品以下子孫及白丁無職役者」中挑選,每三年選拔一次。府兵從21歲服役,60歲免役,服役期間免本身租調。府兵經常性的任務,是輪班到京城宿衛,叫做「番上」,有時也到其它地方出征和戍防。除外出執行任務時期外,府兵不脫離自己的鄉土和農業生產,只有冬季集中進行軍事訓練,實行所謂兵農合一制。

唐代的府兵制貫徹著加強中央集權的原則。當時關中的兵力最集中,擁兵26萬,約占唐朝兵力的40%左右。府兵的調遣由中央兵部牢牢掌握,地方官乃至中央十二衛都沒有調兵的權力。戰時,中央從各地調集軍隊,高級將領都是臨時委派,戰爭結束後,「兵散於府,將歸於朝」,有利於防止將帥的專兵跋扈。

唐太宗在文化方面採取的措施

唐太宗注十分注重編修書籍和歷史。他命令搜求民間死去學者的遺書。隋末,在洛陽的隋代藏書剩餘的只有一萬四千部,約九萬卷,但到太宗成立弘文館後,藏書達到二十多萬卷。太宗認為南北朝時期經學分為南北兩學,經學紛雲,於是令孔穎達加以整理,頒為《五經定本》,是為《五經正義》的稿本,為科舉考試提供了範本。

在史學方面,太宗下令成立了國史館,編選南北朝及隋朝歷史,一方面以示唐室正統,另一方面從中汲取歷史教訓。此外,他還募集名儒出任學官。因此,京師一時儒者雲集,人才輩出,為大唐培養出無數國家棟樑。

唐太宗十分重視佛法的宏揚,他大力支持唐僧玄奘的取經、譯經活動,並在洛陽親自與其會面傾談。這使佛教在唐中期達到了其鼎盛時期。

唐太宗的輝煌武功

貞觀年間,唐太宗不僅在國內取得了太平盛世的局面,而且其天威直貫東南亞大片地域。他經略四夷,降東突厥,平薛延陀,征高麗,服吐蕃,平回紇。其武功彪炳,使唐之國威播於四方,遠超秦漢。因為他罕世的輝煌武功,四方各地的族長、酋長、大汗、國王等共稱太宗為「天可汗」,即「天下大帝」。(西北各族稱其君主曰可汗)

*平定突厥和薛延陀 愛之如一

早在玄武門之變後,突厥頡利可汗就乘唐朝內亂,大舉入侵。太宗派遣尉遲敬德出戰,大敗突厥。不久,頡利再次入侵,到達渭水便橋,並遣使臣到長安示威。太宗於是親率六騎到渭水,與頡利隔河相會,數頡利背棄盟約,這時唐朝大軍亦陸續到達。頡利見唐軍強盛,認為無隙可乘,於是與太宗議和,隨即北歸,這就是「便橋會盟」。

貞觀四年(630)三月,唐將李靖、李績大敗突厥,俘獲了頡利可汗,東突厥滅亡,唐朝的版圖擴大到了今天的貝加爾湖以北,原屬突厥的部落有的北附薛延陀,有的西奔西域,其餘投降唐朝的尚有十多萬人。

如何處理這十多萬突厥降眾,唐太宗召集朝臣商議。大多數朝臣認為,北方的遊牧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中原地區的嚴重邊患,今天有幸將其滅亡,應該將他們全部遷到黃河以南的內地居住,打亂他們原來的部落組織和結構,分散雜居在各個州縣,引導他們耕種紡織。這樣,就可以使原來桀驁不馴的遊牧民族變成易於制服的內地居民,使塞北之地永遠空虛。亦有人提出,少數民族弱則請服,強則叛亂,向來如此。應該將他們驅趕到草原之上,不可留居內地,以絕心腹之患。

只有中書令溫彥博力排眾議,主張將突厥降眾遷居到水草豐美的河套地區居住,保全他們的原有部落,順從他們的生活習俗,這樣既可以充實空虛之地,又可以加強北邊的邊防力量。最後,他指出:「天子對萬事萬物,應該像天覆地載一樣,無有遺漏。今天突厥在窮困潦倒之時歸降於我,能將他們拒之於外而不予接受嗎?」唐太宗十分贊成溫彥博的建議,並補充說:「自古以來都是貴中華而賤夷狄,只有我對他們都是愛之如一的!」於是,太宗在河套地區設立了定襄和雲中兩個都督府,統領突厥降眾。對於願意歸附的各級酋長,都拜為將軍、中郎將,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的少數族官員就有一百多人,幾乎占到了全部朝臣的一半左右,相繼遷入長安居住的有將近萬家。

唐太宗的這個政策,很快得到了周邊很多民族的擁護和愛戴,他們紛紛將唐太宗尊為「天可汗」,敬若神明。

東突厥滅亡後,漠北薛延陀繼續居於該地。644年,唐太宗趁薛延陀汗國發生內亂出兵,其戰敗而降唐。自此,唐朝北部邊患暫時解除。

史書記載,當李靖消滅東突厥的消息傳入京城時,太宗禁不住內心的激動和興奮,說道:「當年太上皇為了百姓,向突厥屈服稱臣。那時朕痛心疾首,誓滅突厥於有生之年。如今只勞一軍出征,便生擒其首領入京,盡洗當年大唐恥辱。」所有大臣不禁高呼「萬歲!」

東突厥亡後,唐政府在東起幽州、西至靈州(寧夏靈武縣西南)一帶,設置了順、釣、長、化四個都督府,以安置內附的十多萬突厥人。唐政府又把頡利可汗所統轄的今內蒙古地區,東面置定襄都督府,西面置雲中都督府,下面設六個州,任用原來的突厥酋長為刺史,來管理當地的突厥部落。當時,突厥人遷居長安的近萬家,突厥貴族被唐朝任命為將軍、中郎將等五品以上官吏的達百餘人。

*平定西域之戰

平定突厥之後,太宗繼續經營西域,先後多次用兵。貞觀八年(634),吐谷渾寇邊,太宗派李靖、侯君集、王道宗等出擊,次年吐谷渾伏允可汗逃入沙漠,後為國人所殺,太宗另立吐谷渾國王。

貞觀十三年(639),太宗以高昌王曲文泰西域朝貢,遂命侯君集、薛萬徹等率兵伐高昌。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智盛繼位,投降唐朝。太宗於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護府,西域各國皆到長安朝貢。

*征服高麗之戰

貞觀十九年(645)二月,唐太宗以高麗執政泉蓋蘇文?主虐民為由,親率六軍,從洛陽北進,率兵攻打高麗。但東渡遼水以後,由於遭到高麗的頑強抵抗,唐軍在安Z^城(今遼寧海城南營城子)久攻不克,加之氣候轉冷,草枯水凍,糧草不繼,兵馬難以久留,只得下詔班師。

與吐蕃和親

西藏高原原來的居民稱孟族。戰國以後,有些羌族部落,如發羌、迷唐等部,逐漸遷移到今西藏地區。他們和當地人民相融合,繁衍發展,形成了吐蕃族。

建立吐蕃王朝的是活動在雅隆河谷的氂牛部,統一氂牛部各部落的叫棄聶棄贊普。「贊普」是雄強丈夫的意思,以後成了吐蕃君長的尊稱。從棄聶棄開始,吐蕃確立了酋長世襲制度,第八世贊普布袋鞏甲以後,吐蕃社會獲得了較快的發展。

629年,年僅十三歲的松贊干布繼贊普位,他削平了叛亂,統一了西藏。松贊干布還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他遷都到邏些(拉薩),從此邏些成為西藏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他參照唐朝的中央官制和府兵制度,建立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治軍事制度。為了適應經濟和政治的需要,松贊干布時開始採用曆法,規定統一的度量衡,依據于田、天竺等文字創造了吐蕃文(以後發展成今天的藏文),又制定了殘酷的法律。

貞觀十五年(641)正月,唐太宗在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的多次請求下,答應將文成公主嫁給他,並派禮部尚書、江夏王李道宗護送公主入藏。松贊干布聞訊大喜,親自從首都邏些來到河源(今青海鄂陵湖西),以子婿之禮接見李道宗。他看到中國的華麗服裝和壯觀的儀仗,十分羨慕。從此,吐蕃和唐朝結為甥舅關係,相互學習,友好相處。

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去了大量物品,有錦帛珠寶、生活用品、醫療器械、生產工具、蔬菜種子,還有經史、詩文、工藝、醫藥、曆法等書籍。唐高宗時,吐蕃又從內地引進了蠶種,唐朝並派釀酒、制碾碓、造紙墨的工匠到吐蕃傳授技藝。她帶去的中原樂隊豐富了藏族的音樂。

文成公主信奉佛教,當時唐朝佛教鼎盛,而西藏無佛。她帶去了佛塔、佛經和佛像,並建大昭寺來供奉。她與松贊干布親手在廟門栽插柳技,這就是「唐柳」的由來。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稱「長慶會盟碑」)就立在「唐柳」旁。

松贊干布十分敬重賢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他脫掉氈裘改穿絹綺,並多次派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

在吐蕃的四十年間,文成公主不斷付出,為漢藏兩族的友誼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文成公主於公元680年逝世,極受藏人愛戴的她被稱為阿姐甲莎(即「漢族阿姐」之意)。唐朝詩人陳陶《隴西行》詩曰:「自從貴主和親後,一半胡風似漢家。」

太宗對周鄰各族恩威並施,除用武力征服強敵外,也注意緩和民族矛盾,如益都大都督奏請出兵平僚人之叛,太宗不許。

還有一年,突厥遭遇大雪,羊馬死亡甚多,民飢畜瘦,群臣勸太宗藉機進攻突厥。太宗說,「我和人家剛結盟就背棄盟約,這是不守信用;在人家遭災的時候牟取好處,這是不仁愛;乘人家在危難的時候取得勝利,也不是正當的武裝行動。即使突厥各個部落都叛亂了,牲畜一隻不剩,我也不進攻,一定待到他有罪了,我再討伐它」。

因此四夷賓服,諸國來朝。

當然,太宗取得的輝煌的武功,離不開秦叔寶、尉遲敬德、程咬金等大將,他們都是多次與太宗出生入死。但能夠使大唐威震四海的英雄還有兩位天稀大將:一個是李靖,一個是李績。

貞觀十一年,太宗對大臣們說:「隋煬帝不識用人,屢修長城以御突厥。朕委任李績鎮守並洲,突厥怕他而逃,邊境安然,又何必勞民修城?」這足以說明唐太宗知人善用。

唐太宗與天象警示

太宗深信,星變日異乃是上天對人們的一些啟示。地荒天災即上天譴責,君主需檢討改過,否則國家滅亡。呈祥瑞事即上天嘉許,福佑降世,國祚綿長。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八月二十三日,南方上空被一顆長達六丈的彗星劃破,歷百餘日方散。彗星在古代乃不祥之物,太宗詢問大臣:「朕有不德,政有虧失才會出現彗星,眾卿家認為如何?」

大臣虞世南答道:「從前,齊景公見彗星,大懼而立修德,十六天後彗星即沒。皇上只要別因功高而傲矜,勿以太平漸久而驕逸,若能始終如一,不必憂心彗星一事。」

太宗深表贊同,說道:「秦始皇平定六國,隋煬帝富有四海,既驕且逸,國速亡矣。感謝上天對朕與大唐之警惕,朕承認是頗有自矜之心,是朕之過失!」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歷史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