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遺忘的「早」字

天涯


【正見網2025年04月11日】

白居易的這首《夜雨》,以一個早字開始。卻沒有人願意去解釋「早」字的意義。全文「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

「早蛩啼復歇,殘燈滅又明。」這首詩所描繪的時間,非常讓人尋味。既然提到夜雨,那也就認為詩所描述的時間是夜晚。那這個早字就很難解釋了。所以人們選擇不解釋。

我們看蟋蟀一會叫、一會停,而燈則一會滅一會亮。說明是非常晚了,快到天明了。天快亮的時候,應該是最涼快的時候,蟋蟀還在叫,可見天氣的炎熱。燈的明滅說明是油的不足,也是天快亮的一種隱喻。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詩人懶得起床,靠聽被雨打的芭蕉聲判斷。也是詩人疲憊的表現。

殘燈明滅、懶得起床看雨,都在隱喻詩人的疲憊。人到中年身體的疲憊、看慣了官場的爭鬥,而無力掙扎的疲憊。

那麼此時詩人在想什麼呢?很多的古籍都在記載白居易是謫仙。那麼詩人或許是在嚮往自己真正的家,那個美好的天堂。

今天的我們是否也在想這個問題呢?我們的家在哪裡呢?

回到詩的開始,詩人的早字是在告訴我們事情發生在早上。還有一層內涵,就是催促大家早日回天之意。

聰明的我們,是否明白了詩人的真實用意呢?法輪大法開傳,在救度所有的生命回到自己天上的家。我們是否也聽到天上親人的呼喚呢?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