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4月07日】
人與人都是因緣而聚、緣盡而散的。夫妻之間、父母之間、朋友之間都是緣份。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生離死別,但又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
南北朝時期蕭綱的一首《夜望單飛雁詩》,把其中的悲涼演繹的非常到位。「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早知半路應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聲嘶何處歸。」月明星稀之夜,忽然一聲大雁的悽慘叫聲。把詩人原本稍稍平靜的心,撕開了一道口。曾經過往歷歷在目,只是物是人非。那種淒涼不是那麼容易承受的。
「早知半路應相失,不如從來本獨飛。」詩人在想,既然人要分離,為甚麼還要相聚呢?沒有當初的相依就沒有現在的痛苦。一個人獨來獨往不是更好嗎?
人啊,為甚麼要承受這樣的痛苦呢?話雖如此,如果讓我們再選擇一次,或許還是會選擇相聚的。因為畢竟相聚是幸福的。或許正因為相聚太幸福,才造成了失去的那種刻骨銘心的痛吧。
我們為甚麼不能在相聚的時刻,珍惜這段緣份呢?夫妻也好、朋友也好,在一起的時候,就不要去傷害,或許會促成下一段緣份。這才是我們要做的呀!
把問題放大,我們都是來自遙遠的天體世界,來這裡與大法結緣。最後還要回到我們自己的世界。珍惜今天的緣份,共同提高。同化大法,給自己的這段旅程划上一個完美的句號,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悠悠萬世,為法而聚。莫失良機,得法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