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7月06日】
「這不是宣傳部的高老師嗎?」筱瑤看到了高老師,馬上上前打招呼。
「高老師!」筱瑤微笑著對高老師打了個招呼。
高老師一見余筱瑤,笑了,說道:
「呦!是你呀!吃完飯了嗎?」
「吃完了!」筱瑤爽快的說道。
「正好,你到我辦公室幫我干點活兒!」
「好嘞!沒問題!」
原來是整理一些檔案。宣傳部和政教處的老師們,有些東西懶得整理,就讓學生幫忙,但他們不帶班級,沒有學生,所以就只能挑選一些他們認識的學生,來打一些雜。
那節公開課後,很多老師都認識了余筱瑤,余筱瑤也趁此機會,結識了一些部門的領導老師。
「那個大事兒,怎麼辦哪?」高老師問另一個老師。
「咱們大校(正校長)也不知道聽誰說的,非要搞什麼傳統文化社,搞那東西有什麼用啊?!」另一個老師說道。
正在整理檔案的筱瑤,心中一震。
「有沒有用重要嗎?領導說有用就有用唄!領導說沒用就沒用。」高老師說道。
此時,上課鈴響了,筱瑤也整理好了,高老師說:
「謝謝你嗷,筱瑤!」
「沒事兒,下次有什麼活兒您再叫我!」筱瑤笑著說道。
筱瑤回到了班級,心想:
「傳統文化社?大校怎麼突然要辦傳統文化社了?或許,是我的言論觸動了他們,也或許,是師父給弟子的機會……」
後來,筱瑤打聽到,即將要辦的這個傳統文化社是整個高中部的大社團,涵蓋高中三個年級,高三學生因為臨近高考,不太參與,參與最多的是高一和高二。
這個社團屬於宣傳部管轄範圍,而大陸學校的宣傳部都是宣傳邪黨那一套的,但這個時候,卻要插一個傳統文化的社團,確實有點匪夷所思。
筱瑤知道,宣傳部的下屬社團,直接能關係到學校的廣播和媒體以及校園裡的宣傳專欄。如果大法弟子能在這個宣傳部工作的話,那對救度眾生,弘揚神傳文化是非常有利的。
筱瑤思忖之後,笑著說道:
「有社團必有社長,這個傳統文化社的社長,就是我要找的最合適的位置。」
剛開完會的艾老師來到班級,對同學們說道:
「下個月,要舉行一場大規模的大型演講比賽,學校非常重視,每個班級裡要出一些家長參加,當聽眾,必須湊足一千人,因為有記者會來,這個比賽是要傳上網絡的……參賽選手每班出兩個,我就定了哈,咱也不用投票了哈,就余筱瑤和陸恬了。
大家有意見嗎?」
「沒有!沒有!加油!加油!……」
獨白:
我當時高中所在的這個班級,班級裡同學們的道德素質越來越高,很少會有互相拆台或者是相互妒忌的事,老師把一些活動的名額都給了我,大家真的是從心裡往外支持我,不會覺得心裡不平衡。
這種好風氣在中國大陸是非常罕見的。那為甚麼我們這個班級就是這樣的呢?
因為,我常常給同學們看師父的《洪吟》。
我有時還將《洪吟》中的詩篇,寫在黑板上,我的同學們會大聲的朗誦。朗誦過後,我會問:
「這詩好不好?!」
同學們會大聲回答:
「好!寫的太好了!真好啊!」
我說:
「你們猜一猜,這是誰作的?」
真的有同學會猜到,說:
「不會是李洪志大師吧?」
這就是真實的事件,我沒有一點文學加工,「不會是李洪志大師吧?」這句話我是原封不動的寫了出來。
人都有明白的一面,人都是為法而來。
還有的同學看過《轉法輪》中的論語,也是連連稱讚。
尤其是我們班級的班長,給他一講真相他就明白了,並對法輪大法表示支持,這位班長也一直非常支持我,特別喜歡聽我為大家講述大法的美好和正見網中的神傳文化。
就這樣,我們這個班級,就成為了被大法洗禮過的班級,漸漸的,大家的心性真的都和其他班級有了很大的不同。
同學與同學之間的關係不像其他班級那麼緊張,大家也沒有那麼重名重利了,呈現出一種和諧、善良、互相幫助、互相鼓勵、不妒忌、不拆台的這樣一種精神面貌。
……
筱瑤開始著手準備這次演講比賽,她也猜到了,這次演講比賽,直接關係到她能否得到這個位置,成敗,或許就在此一舉了。
這次演講比賽的主題是「我愛中華」,其實,大陸人對中華與中共根本就搞不清楚,每次這種主題,都會被搞成宣揚邪黨的那一套。
筱瑤心想:
這個主題還是有可塑性的,可以從五千年的神傳文化為切入點,告訴人什麼才是真正的中華。
但是,這次演講應該是我遇到的最大規模的了,演講稿很重要,我寫文章水平有限,這個時候,應該找同修幫忙了。
於是,筱瑤找到了香君阿姨,她知道香君阿姨的女兒是高材生,大學剛畢業。後來,香君阿姨又為筱瑤找來了一位大學生,也是大法弟子家的孩子,這篇演講稿,就由她們三個,合力完成。
經過篩選與晉級,筱瑤進入了決賽。
大陸校園裡的很多演講比賽與其說是演講,其實最後都搞成了「朗誦」,因為演講需要有思想,需要有見地,這個對於學生來說比較難,也沒有那麼多時間,朗誦就簡單多了,歌頌邪黨就可以了,翻來覆去就是「偉光正」的那一套,不用動什麼腦子,也不用背下來,拿個本夾子就能上。
決賽開始了,艾老師也是評委之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歡迎參加由……承辦的『中華之聲』朗誦演講比賽……
下面,有請第一位參賽選手為我們帶來朗誦作品——《我愛中華我愛黨》!」
此時,煽情的音樂響起。兩名高中生一男一女,女同學穿了一身華麗的禮服,男同學穿著西裝。
「啊!看哪!
那北京的金山上!
是誰在照耀四方!」
「啊!看哪!
那五星的紅旗在飄蕩!
是共產主義的光芒!」
「啊!
看哪!……」
「啊!
看哪……」
大陸一般這種「唱讚歌類型」的朗誦,必須要有「啊!」、「呀!」、「看哪!」等等這種語氣助詞。有一個詞叫「一驚一乍」,就必須得一驚一乍,要不然氣氛烘托不出來,達不到那種讓人精神亢奮、失去理性的狀態。
「下面,有請第二十三號選手余筱瑤,為大家帶來一段演講——《我愛神州中華》。」
筱瑤穿了一件格子襯衫,一條黑色的半身裙,一雙黑皮靴,扎了個清爽的馬尾,她只拿了一個話筒,來到舞台中央,淺鞠了一躬,開始了她的演說:
「中華,中心之國,華美之邦。華胥引龍脈,華夏因此來。伏羲創天地,女媧造人身。悠悠神州鑄三才,萬載文明古到今。
我愛神州大地,我愛中土華夏,我對這一方「故」土,愛的深沉。
我見黃河,猶見堯舜;我見長江,如見大禹;我見萬裡長城,似見始帝秦皇;我見千年銀杏,若見太宗唐王。
華夏的每一寸土地,都鐫印著古人的足跡,都承載著淵遠的文明。
沒有百家爭鳴的先哲聖賢,就沒有智慧定國安邦;沒有「仁義禮智信」的道德準則,就沒有萬國來朝的燦爛輝煌;沒有唐詩宋詞、曲賦文章,就沒有經典流傳,沒有文化弘揚。
是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神州,鑄就了中華!中國人,是龍的傳人,是神的子民!」
此時,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我懷著對神州的嚮往,在生命的渡口,乘著紫河舟,來到華夏,做人。
可是,今生的我,走進課堂,卻不見四書,我誦讀文章,卻不見五經。我想修身,卻無道可參,我想養性,卻無路可行。
我走進孔廟,不見曾參的坦誠,不見顏回的自省,唯見人聲鼎沸,祈求功名;
我走進佛堂,不見對覺者的崇敬,對修煉的憧憬,唯見求財的香火不停;
我走進道觀,不見清淨無為的空靈,不見返本歸真的純淨,只聽到鞭炮人聲的雜鳴。
我見到一座座高樓平地而起,世人卻總覺「無家可歸」;
我見一輛輛豪車奔忙穿梭,世人卻找不到真正的方向;
我聽見人們在議論,跌倒的老人,當扶不當扶;我聽見人們在爭討,暈倒的路人,能救不能救……
我在疑惑:
這還是我奮不顧身,投奔而來的禮儀之邦嗎?這還是修身養性,以德為本的神州大地嗎?
我熱愛的祖國!我們中國人的華夏!去哪了?!」
此時,台下掌聲雷動。
「朝朝代代換王孫,古今明月是一輪。
我望著那一輪清月入眠,仿佛回到了古時的中原。
小橋、流水、炊煙,
竹笛、管弦、山間,
集市、花燈、笑顏,
亭台、樓閣、詩篇……
我慢慢的走,學堂裡的書聲盪悠悠,嬌羞的姑娘吟著「黃花瘦」,馬背上的男兒喝著烈酒,家裡的夫人為他縫貂裘……
我靜靜的觀,朝堂上有清廉正義直諫,邊塞的英雄心繫百姓萬千,商賈豪紳皆有道德束牽,販夫走卒亦知因果循環……
這,才是我愛的故國神邦。
我們讀著今日的課本,笑著古時的聖人,笑他們封建迂腐,嘲他們保守頑固。笑女子守身如玉的約束,嘲男兒淡泊名利的風度。孔孟老莊皆成了批判的人物,佛法大道也成了飄渺的虛文空書,我們截斷了五千年文化的路,也拋棄了真正的智慧,弄丟了真正的幸福。
這五千年的文明啊,是我們的先祖與造物主共同開創的神話,這紅塵的遊子,還要乘著這支文化的船,擺渡回家。
九曲的黃河萬裡的沙,千載的文明訴神話。我愛華夏,愛華夏五千年的神傳文明,我愛中國,愛這個五千歲的中國!愛這個神眷之國,神佑之邦!」
演講結束,台下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筱瑤向台下的觀眾深鞠了一躬,台下有人站起來喊道:
「好!好!好……」
獨白:
我演講結束後,評委們開始打分,有意思的是,最高分是我班主任艾老師給我的,給我打了99分,結果去掉一個最高分,去掉一個最低分,這個最高分就被去掉了。
這次演講比賽的第一名並不是我,第一名的朗誦題目是《我愛共產黨》,我是第二名。更有趣的是,我上台領獎的時候一看:
「呦!好傢夥!第二名足足有五個!」
這五個都是第二名,用年輕人總說的一句話來形容我當時的心情,就是:
這顆心基本上「涼」了。
我想:
五個第二名,這第二名一點含金量都沒有啊!
但我轉念又一想:
做不成事,就沮喪,做成了事,就高興,這不就是個常人嗎?這不是明顯的「幹事心」嗎?明顯的「目地心」嗎?
我回到班級,開始向內找,我在想,當我聽見掌聲的時候,聽見叫好聲的時候,我是因眾生的神性被啟悟而高興,還是因觀眾對我的肯定而高興呢?如果是後者,那就是證實自我的心。
而且,我這種一做事就「步步為營」的「兵法心態」,是不是不符合真善忍呢……
我找了很多自己的執著和不足,沒想到,第二天,就有一個大驚喜在等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