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摯友不忘君:《離思五首•其四》、《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看古人的友情

林雨


【正見網2025年08月18日】

古人對朋友是非常看重的。很多的大文學家都有自己最好的朋友。比如元白就是指的元稹與白居易。他們一生摯友可以說是不離不棄。

元稹的這首《離思五首•其四》是人們最熟知的詩詞之一。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很多時候我們會理解這首詩是寫愛情的。然而我們看元稹的詩,最多的是寫與白居易的友情的,而不是愛情。這首詩也不例外。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是寫志向的。與陶淵明的不為五鬥米折腰的內涵相似。應該是白居易被貶時懷念所寫。大意應該是說無論白居易到哪裡,在詩人的眼裡都是最好的,沒有之一。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自己身在美好的地方也沒有心情,一半是因為自己對道家的推崇,一半是因為摯友白居易。

而白居易的這首《同李十一醉憶元九》是元稹被貶時所作。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籌。」元稹離開,白居易同樣是感到孤獨的。借酒消愁、折花做酒籌。古人認為酒可以消愁,卻不知會使人更愁。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計算著行程和日子的一定是你最親近之人或者是最好的朋友吧。

我們酒席送人,往往是送完就忘了。只是一種禮節而已。而在白居易的眼裡,卻不是這樣的。而是真的關心對方。

今天人們有個說法叫「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這其實是站在利益的基點看問題的。真正的朋友是沒有利益摻雜的。比如我們熟知的管鮑之交、伯牙與子期、劉關張結義等等都是這樣的。

白居易與元稹的友誼也是這樣的。今天的很多人都知道,人其實是來自天上的。都是為了得法而來的。那麼來時也有結伴的。來到人世間有成為摯友的、也有成為夫妻的。緣份不同而已。

無論怎樣,我們都應該珍惜這段緣份。大法弟子講真相,就是在喚醒自己曾經的那些有緣人。早日得法回到自己的天國世界。

珍惜今天的法緣吧,不會再有第二次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