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25年09月06日】
中國語言非常特別,不但有著其形像的描述、生動的傳達,還有著傳神的內涵。比如,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的一些形容,氣不打一處來,火冒三丈,心浮氣燥,六神無主、氣定神閒等。人們通過這些詞精準傳達自己的感受,聽者也因此接收到了更加生動的畫面。
在我看來,詞本身能夠如此有活力,有形像,是因為它們不是靠想像創造出來的,而是根據古人實際看到的另外空間的真實展現才講出來的。中醫講心、氣、神,這些都是真實存在的,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隨著人的狀態和心念在另外空間就會有不同的展現。
舉幾個我自己感受較深的例子。說這個分心走神,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種狀態,比如看書,眼睛在看著,但讀的啥內容想不起來,不知道。看了但其實沒看見,聽了但其實沒聽見。我們都說注意力要集中,這樣辦事學習都事半功倍,但也只停留在這一層面,沒有往縱深想一想。
其實打破這個肉眼能看到的物質層面,人走神的時候,真正的自己確實就不在那了,眼睛和耳朵只是能夠接收表面信息的工具,你自己都不在那了,工具當然就不起作用了。而且,所謂人的眼見為「實」局限性也很大,很多實際存在的光譜與聲波,人的肉眼與耳朵是接收不到的,但真正的自己要想接收卻是可以有很多途徑的。所以可不要小看這個詞,它不是一種比喻,而恰恰表達的是一種最直接的真實展現。
再說一個關於焦慮的形容。日常生活中,難免經常因為一些事情感到有壓力,比如截止日前要完成的任務還沒有做好,比如要面對一些自己不想面對但又不得不面對的人事物,再比如一些事情的進展沒有如預料中順利等,從而產生焦慮的狀態,具體表現就有六神無主,心煩意亂,心神不定,心浮氣燥等,總之人的心、神、氣、意都不正常了,都定不下來。六神主要指主宰人心、肺、肝、腎、脾、膽的神,六神無主其實就是說在這個時候,這些神都不在位了,自己沒有做主,無主,所以都亂了。自己被事情和環境牽著鼻子走,光想著事情如何重要,如何難了,沒有主見,沒有視野。其實越在此時就越要找回自己,要靜心,要定住。當主人回歸,智慧和理智就會隨之而來。可見這些話中都有諸多深意蘊含其中,值得深思反省。
其實,玄妙處處都有,時時都在,但卻因為現代人受無神論和進化論的荼毒後,形成了非常固化的思維,自己神性的一面被掩埋,屏蔽了與神的連接和溝通,錯失了很多生命提升和了解真相的機會。神傳文化豈止是表面上我們能夠看到的那些表現,其真正博大精深的內涵更體現在他呈現的是自然和生命的真實,是神慈悲於人而鋪下的引導回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