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考古學新發現看人類歷史的真貌(二):小人種的發現

正見書籍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5年07月16日】

編者按:潮起潮落,歲月記載著歷史的滄桑。雖然我們已經習慣了現行教科書講述的歷史,然而,考古學的新發現陸續推出,帶來了許多無法解釋的現象。這使我們不得不放開眼界,去重新審視人類的歷史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關於小人與巨人,中外古籍中不乏這方面的記載。中國的《山海經》、《鏡花緣》、及國外的《格列佛遊記》都有關於小人國、巨人國的記載,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很多人往往並不以為然。事實上,在正史中也有許多這種記載。比如,《漢書》、《後漢書》、《太平廣記》、《夢溪筆談》、《宋書》中都有關於巨人的描述。而《史記》、《列子》、《太平廣記》中都有關於小人的記載,小人只有幾寸高。本文旨在綜合新近的科技發現、一些古籍記載、和有關傳說來探討小人種的存在。


有關印尼小人種的考古學發現

在美國《科學》雜誌公布的「2004年度科學突破排行榜」上,澳洲科學家在印尼小島上對小人種存在的發現排在第二位。[2]

* 考古發現小人種

據《自然》雜誌2004年10月27日報導,考古學家在印尼的弗洛勒斯(Flores)島嶼上發現了身高只有約一米的小型人種。這種小型人種的腦子只有正常人腦子的四分之一大小。科學家們認為至少在一萬八千年前,他們還在該地區存在。[3, 4]

報導中說,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University of New England)的考古學家 Peter Brown是這項課題的負責人。他表示,當看到這些考古樣品時,他大吃一驚。從科學家們的分析結果來看,這些人種至少已有七、八萬年的歷史。

考古學家發現矮人人種的骨骼,其大腦相當於當代人類的四分之一。(圖片/法新社)

隨後科學家們又發現了分別屬於另外六個類似古人的遺骸,他們得出結論認為這是一個以前從未發現過的小型古人種。 他們給這個人種起名為弗洛勒斯人。

另有地理學方面證據顯示,大約一萬二千年前,弗洛勒斯島發生火山爆發,島上絕大多數獨特的動植物都遭到滅頂之災,但是考古學家認為弗洛勒斯人很可能沒有在那次自然災害中完全消失。

因為根據當地民間傳說,一直到荷蘭探險家在數百年前來到這個島嶼的時候,當地仍然有小矮人的存在,而最近的一次發現,據信是在100年前。

* 小人種使用的工具

《科學美國人》雜誌認為這是一個世紀以來考古學的最大發現。[5, 6]該雜誌及《自然》雜誌網站中進一步介紹說,不僅人類有大小不同類型,考古學家也發現了小的大象骨,及巨型牛類等動物。

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小型人種也有他們的小型工具。它們懂得製造石頭工具,會用火,集體狩獵。刊登在同一期《自然》雜誌上的另外一篇研究報告中描述了一些小工具,其精巧程度與正常人種發明的工具不相上下。而且這些小工具在小型象骨中也被發現。這說明這些小型人種用其小工具來捕獵小型大象。

《科學美國人》雜誌介紹說,小型人種在該地區出現的時間甚至比正常人種出現的時間還要早。

* 小人種的腦部發達

據路透社2005年3月3日報導,研究發現早先在印尼發現的小人種具有很發達的大腦結構。根據科學家公布的一份對印尼小人種顱骨化石的最新研究結果,小人種的腦部雖小但是卻充滿了人們想像不到的智慧。[7, 8]

報導中說,一個由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專家迪安•福爾克(Dean Falk) 領導的研究小組對該顱骨化石進行了最新的研究工作。結果顯示,這確實代表了一個新的人種。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雖然其頭部非常小,但是他們卻比人們想像的要聰明得多。顱骨化石所顯示的的腦部具有的一些特別之處,是在其它任何人類或是人類祖先身上不曾發現過的。

報導最後說,這表明這些史前人類雖然小一些,卻一點兒也不笨。這些發現有可能完全改變科學家眼中的人類進化史。

* 小人種發現引起的思考

報導中說,這項發現使人們不得不對附近區域進行更多的考察,看是否還有更多的這種人類遺蹟。而且,科學家們也在探索這些人與正常人種的關係。

《自然》雜誌網站上撰文說,小型人種的發現讓人們不得不重新思考一些問題。比如,在馬來傳說中有關小人的說法。科學家們一直沒有把它當回事。而據BBC網站2004年9月8日報導,在印尼發現的一些足跡和頭髮經嚴格鑑定不屬於任何已知生物,有可能就是小型人種留下的。[9]

印尼是東南亞的群島國。它橫貫赤道,論面積是亞洲第4大國,素有「千島之國」的稱號。事實上,地質考察表明它有13667個島嶼,是個名符其實的「萬島之國」。鑒於這些新的考古學發現,澳洲Wollongong大學的考古學家 Bert Roberts 評論說,「也許印尼的這些島嶼就像是一個個的『挪亞方舟」,各種大型動物、小型動物應有盡有。」

北美洲的小人種

* 美國小人種「派卓」

不只是印尼,本世紀初在北美還曾經發現過小人種。

1932年,兩名美國淘金者塞西爾•梅恩(Cecil Main)和弗蘭克•卡爾(Frank Carr)在懷俄明州(Wyoming )的聖•派卓山(San Pedro Moutains)裡淘金。[10]

為了節省時間,他們決定使用達納炸藥炸開幾個星期來他們一直在開採的一條礦脈。當塵埃散盡後,兩人發現在炸彈炸碎了岩石後面有一個長4.5米寬1.2米的石洞。整個石洞是被密封在山體裡面的,沒有任何可以進出的通道或縫隙。石洞裡面有一個突出的石架,上面擺放著一尊35厘米高,雙手交叉,散盤著腿的小人乾屍。乾屍的面部像是一老人,有一雙眼皮下垂的大眼睛,扁鼻子,低額頭,嘴大唇薄。它的皮膚呈銅色亦有非常多的皺紋。和身體其它部分比起來,小人的手很大而且手指特別長。頭部是平的,上覆有一層膠質物。看似年代久遠,可是連指甲都保存的非常完好。

* 呈坐式的小人乾屍

塞西爾和弗蘭克小心翼翼的將他們的戰利品帶到了離聖•派卓山只有60英裡的卡斯珀市(Casper)。不少來自全美的知名科學家都來到這裡想見識一下被媒體稱做「派卓」(Pedro)的小人乾屍。大多數人相信它只不過是兩個淘金者為了撈錢而製作的騙局。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人類學家亨利•夏波若博士(Dr. Henry Shapiro)對「派卓」進行了全面的測試,本想以此證明它是個騙局。可是,X光分析發現,「派卓」的內部有一具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的骨架!「派卓」的脊柱受過重創,鎖骨折斷,顱骨在某種重擊之下被打碎了。「派卓」頭上的膠質物其實是凝固了的腦組織和血。由此看來,「派卓」很有可能死於謀殺。

* 「派卓」的X光片

懷俄明大學(University of Wyoming)的人類學教授喬治•吉爾博士(Dr. George Gill)持懷疑態度,他覺得「派卓」很可能是一具死於無腦形出生缺陷(anencephaly)的嬰兒的乾屍。無腦形出生缺陷是一種致命的先天畸形。孕婦的葉酸不足會導致胚胎神經管發育不良,從而導致嬰兒顱骨穹窿以及其覆蓋的皮膚和腦全部或部分缺如,致使腦幹和小腦裸露,頭頂平坦,患兒眼珠突出,面部像青蛙。可是,吉爾博士這個說法解釋不了為什麼「派卓」的X光片顯示出了只有成年人才有的骨骼特徵。由於初生嬰兒的顱骨骨化尚未完成,在顱頂的前後方各有一處未閉合的地方叫囟門(fontanelle)。囟門主要是軟骨構成的。在額骨與頂骨之間有一菱形膜性部叫前囟(亦稱額囟),頂骨與枕骨之間有一三角形的後囟(亦稱枕囟)。後囟出生後不久即封閉,前囟在生後一年半至二年之間消失。而X光片顯示「派卓」在死前囟門已經關閉。「派卓」還有一口完整的牙齒,與人類不同的是它的犬齒顯得異常尖銳,而嬰兒一般是沒有牙的。

* 嬰兒的囟門

哈佛大學的人類學系證實了乾屍「派卓」是真的,而且有理由相信它死亡時的年齡大概在65歲左右。沒有人知道死亡的年代,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派卓」非常的古老。

有趣的是,在附近居住的印第安土著部落肖肖尼人(Shoshone)和克勞族人(Crow)都流傳著關於當地一個小人部落的傳說。肖肖尼人叫這些小人為尼麼爾瑞格人(Nimerigar),侵略性的他們會用帶毒的小弓箭攻擊肖肖尼人的祖先。每當部落中有人生病了,他們的習俗是將那人殺死,要麼砍頭,要麼用重物猛擊病人頭部!如果「派卓」真的是那史前小人部落的一員的話,那麼也就好解釋他那被打碎的顱骨了。

* 美國紐約州的小人

據美國《命運》雜誌(FATE: True Reports of the Strange and Unknown)2004年5月刊報導,1942年8月的一天,在紐約州鄉下度假的朗•昆(Ron Quinn)與一不速之客不期而遇。雖事隔半個世紀,已入暮年的作者對這段童話般的往事依舊記憶猶新。[11]

那年夏天,昆的父母帶著昆和哥哥與姨媽一家三個孩子驅車來到遠離城市的郊區避暑遊玩。昆的父親向朋友租了一個臨河的小木屋,他們準備在那裡住上幾個星期好好玩個痛快。

「我坐在可能離窗戶只有4英尺的地方。過了一會兒我聽到了很輕的敲窗的聲音,好似有人在用指甲敲擊玻璃。我順著聲音的方向瞧去頓時嚇得動彈不得。外面窗台上站了一個只有12英寸左右高的裝束怪異的男人。

看到這兒大家可能會說:「哦,不過是一個孩子的想像而已。」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

那個小傢伙並不象書上和電影中刻畫的傳統上西方人認識的elf(小精靈),gnome(小矮人),或者 leprechaun(愛爾蘭傳說中指點寶藏的矮妖精)。我非常害怕,因為我知道我所看到的是不可能存在的。我把目光移到別處,希望這個幻象會消失。

敲擊聲再一次響起,我又一次望了過去。那個小東西正衝著我笑,同時向我揮著手。聲音是從他的手杖輕輕擊打窗子發出的。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還能夠描述那個小人的每一個細節,因為他的模樣已經深深的印在我的記憶中了。他頭戴一頂古怪的深綠色的帽子,一把深灰色的絡腮鬍子覆蓋住了臉的下半部份。絲一般的捲髮從帽子底下一直拖到肩膀,並遮擋了他的耳朵。

小人的灰色短打顯得在上身部分特別緊,但是袖子非常寬大。他的褲子長度只過了膝蓋。一條黑色的皮帶圍著寬大的腰部但是卻沒有搭扣。深褐色的靴子看上去很軟,但是靴子的腳趾部分並不象畫畫中小矮人那樣尖尖的向後翹。

與一般人類相比較,小人看似50幾歲。他的大眼睛是最引人注目的特徵。小人的表情充滿了友誼和慈愛。

我坐在那兒看著那小人,驚愕不止。雖然當年我只是一個10歲的男孩兒,但是大人們都說從邏輯思維來說,我比自己的真實的年齡大著幾歲。我知道在我眼前的一切是不可能存在的。

我理解那個年紀的孩子是充滿想像力的,有時可以看見一些不存在的東西。對於旅遊度假的激動心情,黑暗神秘的森林,還有幾天來的盡情玩耍,好像都有可能觸發類似的幻象。但是我看見的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講都是真實的,包括他身體做出的一舉一動,包括他被投射在窗台下的影子,所有該有的都有。

幾秒鐘後,小人作手勢讓我走近點。我從另一個窗子看見家人都在和小狗玩耍。我正想著打開窗戶喊大家都來看,但是不知怎的放棄了這個念頭。當我回頭再看那小傢伙時他又揮手讓我靠近點。這一次我照做了。我跪在窗子旁邊與這位不速之客只有一英尺左右的距離。

小人老是衝著我笑,上下打量著我,好像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的看過一個人。當我第一次見到他時我感到害怕,而現在我對他卻是迷惑加友誼,摻著一點兒莫名的悲傷感。

我沒說話,只是靜靜的看著他。我伸出手來慢慢打開窗子,正當我伸手去觸摸小人時,小人向後跨了一步,左右搖著頭繼續從每個角度打量著我。

小人又笑了一下,隨即跳下窗台,輕輕的落在下面的草地上。他跳躍著過了草坪,短暫的停了一下回頭看了看,然後消失在樹影中。

我蹦跑著找到家人並告訴他們我看到的,大家只是笑話我。其實如果我從別人那裡聽到同樣的故事我也會這樣笑話他的。媽媽笑著告訴我說你不是白日做夢就是想像力豐富。

那天以後大家天天把我的故事當作笑料。在走山路時有人會大喊:「看那!我看見一個小矮人跑過去了!」然後大家一起轟笑。

度假的最後一個星期我一直在尋找那個小人,但是卻再也沒看到。

父親是一個畫家,我也因此繼承了一點天分。於是我畫下了我見到的小人。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一直堅信我看到的一切是真實的。那麼我為什麼這麼肯定呢?最有力的證據是小人在窗台下泥土中的腳印。當他向下跳的時候,一隻腳落在草地上,而另一隻腳卻落在了潮濕的泥土上,留下了一個完美的腳印。當然,家人都說是我為了讓他們相信而故意製作的。

雖然我所經歷的有可能並不存在,但是如果是那樣的話,為什麼那短短的瞬間那樣深深的印在我的記憶中?我所經歷的一切要麼沒有發生,要麼發生了,沒有第三種可能。是幻想還是真實?是假還是真?還是讓我們聽一下哲人的一句名言吧:「天地之間,無奇不有。」

* 墨西哥小人種的發現

柏林大學的法蘭茲博士在調查墨西哥中部附近的洞窟時,挖掘出一些奇怪的東西。他最先發現地面有一個奇怪的圖案,便試著往地下挖。竟挖出了一些小小小小的生活用品,還有一些小小小小的裝飾品,看起來就像玩具一樣…… 挖到最後, 終於出現這些東西的主人,一個小人。這一具骸骨約12公分高,重要的是,這絕對不是一個小孩子的屍體,因為骨骼的樣子已經是成人。科學家研究,證實年代約在5000年前。[12]

中國發現的小人種

據《求知世界》報17期羅桂生「兩個小黑人是何種生物?」一文中說:我家住在廣西灕江畔,離桂林不遠,記得40年代中期的一天中午,太陽高照。我端著飯碗邊吃邊玩,突然在屋後曬短褲的長凳上,看見從布下走出兩個「小黑人」,它們約一寸高,與人體比例相似。全身碳黑,似無穿衣,直立行走。它們走到凳子中央,朝我站著。我舉起筷子,它們一齊高舉雙手。陽光把它們小手指照得清清楚楚。我害怕得很,隨手拾起一塊石頭就朝它們扔去,然後立即跑回屋叫大人出來看,但兩個 「小黑人」已無影無蹤了。」

中國古籍中關於小人的記載

* 清朝《閱微草堂筆記》

中國清朝乾、嘉時期「位高望重」的學者、官至禮部尚書的紀曉嵐,在其所著《閱微草堂筆記》一書中,有二則關於小人的記載。該書是綜述平生見聞而成。紀曉嵐曾以學問文章名重天下,曾主纂《四庫全書》,其記事具可信度。[13]

第一則關於小人的記載編在該書卷三《灤陽消夏錄三》。書中描述了在烏魯木齊(今迪化縣),經常看到身高只有尺許的小人,男女老幼都有。每到紅榴樹開花時,這些小人便折下榴枝,編成小圈戴在頭上,成群結隊唱歌跳舞。他們的聲音細如鹿鳴,悠揚婉轉。

有的小人會偷偷走到朝廷駐軍的帳篷內偷竊食物,如不小心被抓到,就跪在地上哭泣。若把他們捆綁起來,就絕食而死。假如把他們放了,他們也不敢馬上跑開,先慢慢的走數尺遠,回過頭來看看。若有人追罵他們,馬上又跪在地上哭泣。否則便慢慢走遠,到了差不多追不上的距離時,就迅速遁入深山中。

清軍始終找不到這些小人的居處,也不知他們如何稱呼,因為小人喜歡戴紅榴,便稱之為「紅榴娃」。當時丘縣(今河南省輝縣)縣丞天錦,奉派巡視牧場,曾抓到一個小人,將他帶回去,仔細端詳,他們的鬍鬚和毛髮都和我們常人一樣,可見不是木魅或山魈之類的妖怪。

另一則小人的記載編在該書卷十八《姑妄聽之四》,是清軍守將吉木薩描述的。吉木薩說他曾追山雉追到深山中,看到懸崖上好像有人,便越過山澗前往查看,在離地四五丈的地方,看到一個臉上和手足長滿寸許長黑毛的人,身著紫色的毛披風,與其對坐烤肉的是一位面貌姣麗、蒙古人樣打扮的女子,這位女子沒有穿鞋,身著綠色的毛披風。旁邊有四五位黑毛人在服侍,他們僅有小孩兒大小,身無寸縷,看到人就嬉笑,說的話即不是蒙古話,也不是其它的方言,如鳥叫,完全聽不懂。看此情形,他們並不象妖物,吉木薩就對他們行禮。忽然,從崖上扔下一物,一看是熟的騾肉半肘。就又行禮謝他們,二人皆搖手謂不用謝。那騾肉足供三四日食用。吉木薩後來與牧馬人一起重尋舊跡,卻找不到了。

第一則小人位於迪化縣深山中,不知這些紅榴娃迄今仍在否?第二則未道出小人出現地點,而且小人們全身長黑毛,和目前傳聞的雪人相似,只是雪人身材高大,是否為同類便不得知了。

* 清代筆記《夜雨秋燈錄》

清代筆記《夜雨秋燈錄》樹孔中小人一文載:廣東澳門島,有姓仇名端貿易商人,經常去各國做買賣。一日,遇颱風,幸避一島灣,風息後,船老大因力憊看船,仇端登島散步。仇見島中枯樹甚多,大可十圍,樹多孔,孔中有小人居之,人長僅七八寸,有老幼男婦,膚色如栗子皮。每人身上系小腰刀,弓矢等物,大小與人相稱。見仇來看,齊聲說:「□渠三伊利!」仇此時要出恭,便解褲蹲地上,後吸菸繼續觀看。忽聽人聲嘈雜,見枯樹最高處,有小城高可及膝,皆黑石砌就。城門大啟,小人約千餘,聯臂而出,搖旗一呼,各樹孔中皆有小人出迎,拱聽號令。其中有年輕者,面目端正,束髮紫金冠做小人總指揮;口喃喃不知做何語。旋聞眾應曰:「希利」,執堅擁來。仇大驚,知為驅己,然藐其小,並不害怕。蹲如故。年輕者又喃喃多時,仇不應,即揮戈與戰。小箭、小槍、小刀、小戈矛,鑽剌兩股頗痛。惡之,戲以手中煙筒擊年輕者。一擊,遂翻落雞背上斃矣。眾抬屍回,城堅閉。其餘皆竄入樹孔中。仇也回船。

一個月左右,仇回廣東,訪其知者,說是僬僥國人。問洋人,說小人一人不敢獨行,恐為海鵠銜去。該小人知禮儀,懂廉恥,靈性與生活習性與現代人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小而已。[12]

* 宋代編的《太平廣記》

宋代編的《太平廣記》第四百八十卷和第四百八十二卷都記述了一些關於小人的故事,說明小人曾經在地球上生存過。現簡略介紹這些小人的傳說。[14]

(一) 西北海鶴民國

西北海戌亥那地方,有個鶴民國,人身高三寸,但日行千裡,步履迅急如飛,卻常被海鶴吞食。

他們當中也有君子和小人。如果是君子,天性聰慧機變靈巧,每每因為防備海鶴這種禍患,而經常用木頭刻成自身的樣子,有時數量達到數百,把它們放置在荒郊野外的水邊上。海鶴以為是鶴民,就吞了下去,結果被木人卡死,海鶴就這樣上當千百次,以後見到了真鶴民也不敢吞食了。

鶴民大多數都在山澗溪岸的旁邊,鑿洞建築城池,有的三十步到五十步長就是一座城,象這樣的城不止千萬。春天和夏天的時候,鶴民就吃路上的草籽,秋天和冬天就吃草根。到了夏天就裸露著身體,遇到冬天就用小草編衣服穿,也懂得養生之法。

(二) 墮雨兒

魏時,在河間的王子充家,下雨的時候,有八九個小孩隨著雨落到院子裡,高只有五六寸左右。小孩們自己說,家在海的東南方,因遇到大風雨,被刮到這裡。跟他們談話,覺得他們頗有知識,所說的事情都象史書上所敘述的那樣。

* 其它古籍裡關於小人的記載

(一) 《山海經》裡關於小人的記載[15]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有小人國,名靖人。」

《山海經--大荒南經》記載「有小人,名曰焦僥之國」。又寫道:「有小人,名曰菌人。」

《山海經--海外南經》記載「周饒國在東,其為人短小,冠帶。」

(二)《搜神記》裡關於小人的記載

《搜神記》卷十二記載:「王莽建國四年,池陽有小人景,長一尺余,或乘車,或步行,操持萬物,大小各自相稱,三日乃止。」並同時記載有一種小人叫「慶忌」,寫道:「慶忌」者,其狀若人,其長四寸,衣黃衣,冠黃冠,戴黃蓋,乘小馬,好疾馳。

(三)《列子》裡關於小人的記載

《列子--湯問第五》記載「從中州以東四十萬裡得憔僥國。人長一尺五寸。東北極有人名曰諍人,長九寸。」

(四)《史記》和《法苑珠林》中關於小人的記載

《史記・大宛列傳第六十三》括地誌云:「小人國在大秦南,人才三尺,其耕稼之時,懼鶴所食,大秦衛助之,即焦僥國,其人穴居也。」

《法苑珠林》一書,廣羅眾多的佛教經論和外典俗書,向來被視為佛教百科全書。《法苑珠林》卷八引外國圖云:「焦僥國人長尺六寸,迎風則偃,背風則伏,眉目具足,但野宿。一說,焦僥長三尺,其國草木夏死而冬生,去九疑三萬裡。」

這裡將小人說成「長三尺」,但又說「懼鶴所食」互相矛盾,因三尺雖短,也應不用怕任何鳥類吞吃,其它書中所載焦僥國人都只有數寸高,可能因為《史記》和《法苑珠林》的作者要寫一部權威性的書籍,而數寸高之人實在太不可思議,因而寫成三尺。

(五)《山海經海經新釋卷一》裡關於小人的記載

《山海經海經新釋卷一》記載「齊桓公獵,得一鳴鵠,宰之,嗉中得一人,長三寸三分,著白圭之袍」。

(六)《南村輟耕錄》裡關於小人的記載

《南村輟耕錄》是元朝的陶宗儀所寫。其第十四卷中說:當時有個人在賣小人人臘(乾屍),他(陶宗儀)借?一瞧,見那小人身長只有六寸多一點,但一切特徵跟人無異,連小便都有。相傳這小人是幾年前外國貢獻的。這種外地?上的小人,《漢武故事》就說過:以前東郡有人送過一個七寸短人,還名叫「巨靈」。

(七)《新齊諧》裡關於小人的記載

《新齊諧》是袁枚(1716-1798)所寫,又名《子不語》。袁枚是清代詩人,乾隆進士,曾任江寧、溧水等地知縣,政績卓著。

《新齊諧》第九卷記載道「乾隆四年,山西蒲州修城,掘河灘土,得一棺,方扁如箱。啟之,中有九~?,一~?藏二人,各長尺許,老幼男婦如生,不知何怪。」

《子不語》夏太史說三事一則中載:高郵夏禮谷先生督學湖南,舟過洞庭。值大風浪,諸船數千,泊舟未歲。夏性急,欲趕到任日期,命舵工逆風而行,諸船隨之楊帆。至湖心,風愈大,天地昏黑,白浪如山。見水面二短人,長尺許,面目微黑,掠舟指擼,似巡邏者。諸船中人俱見之。風定日出,漸隱去也。

(八) 《別國洞冥記》中長三寸的勒畢國人

漢朝郭憲的《別國洞冥記》中載: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常群飛往日下自曝,身熱乃歸,飲丹露為漿,丹露者,日初出有露計如珠也。郭憲記述勒畢國人文字較少,但仍略窺一斑。

這麼多中國古籍裡都有關於小人的記載,足以證實小人曾在地球上生存。這些小人現在沒有了,可能是因為他們只有幾寸高不適合地球上的生存環境而被逐漸淘汰了。

結語

澳洲科學家對印尼小人種的發現引發了人們對一些印尼矮人傳說的回憶。根據美聯社的報導,年邁的諾裡•酷亞(Nollie Kua) 也記起爺爺奶奶曾經告訴他的矮人故事。[16]

雖已記不起自己的實際歲數,但一談起矮人人種時,酷亞的眼睛便閃閃發亮。他說:「他們全身是毛,有很大的眼睛,使用的語言很奇怪。他們很貪心,搶奪了我們的穀物、果子、烈酒,還把盤子給吃掉!」這類矮人被當地人稱為Ebu Gogo,意思是「無所不吃的奶奶」。據說,人們最後一次是在300年前印尼弗洛裡斯島(Island of Flores) 見到Ebu Gogo。

原先,科學家們只把 Ebu Gogo 的故事當作傳說。然而最近的考古發現意味著科學家們要重新認識矮人的傳說。

《格列佛遊記》中最有趣的故事要算是格列佛在小人國和大人國旅遊了。在小人國,人、畜、植物等一切物件的尺寸都只有我們的 1/12 。而大人國則恰恰相反,所有物件的尺寸是我們的12倍。現在看來這些都不是天方夜譚。在馬可•波羅1292年的亞洲遊記中,也曾經記載了小人的存在。

除了小人之外,近代的考古學發現也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巨人的證據。比如從南美洲的ICA石雕中看,巨人與恐龍生活在一起,而且巨人與恐龍的身高比例差不多少。在土耳其的山谷地區也發現了許多巨大的骨頭化石。[17]

由此看來,人類的真正文明歷史可能迄今還是一個迷。如果古希臘神話《奧德賽》中的巨人真的存在,這又意味著什麼呢?事實上,近來有證據表明古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城[18],以及聖經中記載的挪亞方舟可能都曾經是真實的存在。[19]

如果說考古學的發現已經讓人費解,那古籍中對於後世的預言,比如唐代《推背圖》、北宋《梅花詩》,及法國諾查丹瑪斯的《諸世紀》,經後來千百年的驗證極其準確。這更令人深思。[20]

對於這些目前難以解釋的歷史文明,只是否定或迴避是行不通的。因為不管承認與否,歷史都是真實的過程。而且那也關係到我們的未來。


參考資料:
1.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3/5/20680.html.
2.http://dajiyuan.com/gb/4/12/17/n751317.htm.
3.http://www.nature.com/news/specials/flores/index.html.
4.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4/11/1/29752.html.
5.http://www.sciam.com/article.cfm?chanID=sa003&articleID=000B7CEA-EA31-117E-AA3183414B7F0000.
6.Scientific American, Feb 2005, Vol. 292 Issue 2, p56.
7.Tiny Early 'Hobbit' Human Was Smart, Skull Shows: http://story.news.yahoo.com/news?tmpl=story&cid=585&ncid=585&e=6&u=/nm/20050303/sc_nm/science_hobbit_dc.
8.http://dajiyuan.com/gb/5/3/4/n835866.htm.
9.http://news.bbc.co.uk/1/hi/england/manchester/3631256.stm.
10.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5/2/6/30992.html.
11.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4/12/5/30211.html.
12.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7/21/16878.html.
13.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6/27/7669.html.
14.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8/29/18345.html.
15.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9/9/18463.html.
16.http://dajiyuan.com/gb/5/1/9/n774466.htm.
17.http://zhengjian.org/zj/321,1,54,1.html.
18.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1/28/20211.html.
19.http://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2/10/3/18762.html.
20.http://zhengjian.org/zj/321,5,,1.html.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