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樂器介紹:樂器之王 ― 鋼琴

古文明


【正見網2006年07月13日】

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當之無愧,因為它是所有樂器中構造最複雜、音域最廣的樂器,而且從十八世紀末以來,在歐洲及美國,它一直是最主要的家庭鍵盤樂器,到目前為止亞洲地區主要國家的家庭中也普遍的被擁有。鋼琴原名為Pianoforte(或譯為古鋼琴),亦可稱為Fortepiano,但是發展至今,我們普遍使用Piano這個簡稱。

在巴哈(Johann Sabastian Bach1685―1750)複音音樂時代,還沒有象我們這種現代的鋼琴,當時使用的除了教堂的管風琴外,就是大鍵琴(harpsichord)和翼琴clavichord),那個時期鋼琴才剛剛發明,性能上還不是很好,但是巴哈的作品至今仍然可用鋼琴彈奏。

鋼琴也是隨著時代的進展而演變,在十八世紀初,有義大利樂器製造家製造了單手彈奏的形式,也有發明了一種類似大鍵琴且能發出強弱聲響的琴,在德國亦有鋼琴製造者開始實驗有琴槌的簡單機械裝置,而他們分成了兩個發展路線,有的照著比較強音的翼琴製造,另一種則是在構想和音質上象力度柔軟的大琴,但是在十八世紀末,在英國重新被發明,琴槌則是依附在琴鍵上的槓桿的鉸鏈而轉動,音量大而寬廣。後來又有制琴家在機械裝置裡加進了卡子,稱為維也納式鋼琴,這種琴彈起來更輕更淺,很適合彈奏貝多芬以前的音樂。

進入十九世紀,塞巴斯坦艾爾德(Sebastien Erard 1752-1831)做了複雜的機械與雙卡裝置及金屬支柱的完美發明,使琴弦能經得起音的增強及亮度所需的壓力,同時亦可彈奏極輕柔的聲音,更進一大步的發明是1825年阿爾菲斯巴科克(Alpheus Babcoc)所發明的鐵鑄構造和十字琴弦,它的設計是在低音琴弦穿過,其中的高音琴弦與中音琴弦在共鳴板上成扇形的分隔,這種形式也被延用到1855年紐約的史坦威(Steinway)和其子(Sons)所呈現的現代大鋼琴式樣。

鋼琴的複雜性由於鋼琴的柔軟氈槌不象翼琴的銅塊,因上升撞弦而發出聲響,也不象大鍵琴用撥子撥弦而發出聲音,它是一定要被彈下去,且立即反彈回來,為了避免琴弦振動所發出的聲音被減弱,因琴槌是用彈的,不是往上提的,所以琴槌與琴鍵間要有一個控制琴槌的機制,當擊弦之後立離開,而要避免再彈回,這時卡子就起作用了,它會在琴槌打到琴弦之前,把升起琴槌的槓桿移動,才不至於造成彈回而再次擊弦。

除了琴槌的裝置外,還有兩個或三個的踏瓣,通常右邊是持續音踏瓣,當一個琴鍵被彈下去時,只要壓下踏瓣,可再彈不同的音,奏出的音持續圓滑而產生豐富的音響效果。左邊則是弱音踏瓣,踩下時整個鍵盤和機械移到右邊,而音量減弱。如裝有三個踏瓣的中間就是制音踏瓣,制音氈控制所有的音,而不受手指控制。所有的弦都會振動共鳴,音色特別。

時下所見,現代鋼琴有直立型與平台型,直立型的鋼琴像高高的長方形盒子,也有象書桌式的,而演奏型的平台鋼琴,有長達11尺的大鋼琴到5尺的小演奏型琴,大大小小琳琅滿目。另有各式各樣的百年古董鋼琴,在漫長的歲月中,展現著各自特有的風采,訴說著無盡的生命歷程。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