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樂器介紹:優雅的豎琴

古文明


【正見網2006年06月18日】

在遠古時代,人們從射箭中得到了靈感,把竹片或木頭彎曲,將線固定在兩端成為可撥的弦,彈出了聲響,這便是豎琴的前身吧。在聖書中也有大衛王彈奏豎琴的記載。隨著時代的腳步,與人類社會的發展,這種原始的撥弦樂器逐漸一步步改良,開展了一段漫長的演變歷程。

據說紀元1000年前就有了豎琴,但在歐洲最早出現豎琴的地方是愛爾蘭,直到現在他們仍然在使用。世界各地如南美洲,亞洲的日本與台灣,都有這種豎琴的製造,而且各有獨特的造型,這種豎琴也就叫做愛爾蘭豎琴。這種琴沒有踏瓣裝置,形狀比較小,發展至今最多也只有39弦或40弦,琴的橫柱上有調音的半音裝置,供升降音用,這必需用手操作,因此所能彈奏的調性就有限制了。在12世紀時,一些情歌彈奏者及行吟走唱者,使得豎琴風行整個歐洲大陸,達到了最頂峰。到16及17世紀時,在西班牙與義大利豎琴演奏則成為一種高雅的音樂了。

由於在早期只有簡單的自然音階排列方式的少數弦,所能彈奏的調性有限,沒有共鳴箱,慢慢的弦數增加,也有了共鳴箱,外形上也一直在改變,由簡單造形到雕刻精美的圖案,線條華麗優美。19世紀初(西元1810年)法國鋼琴製造家艾瑞爾德(Sabastien Erard)引進設計了現代化的這種踏瓣豎琴,外形同樣是倒立的三角形,木製結構,下方有個底座,直立柱子,上方的橫樑呈彎曲線條,是琴身之頸,連伸圓肚形的發聲共鳴箱,有47條不長度的弦由橫樑拉到共鳴板,底座有七個瓣,分別是C、D、E、F、G、A和B,每一個踏瓣控制它裡面所有的音,如C踏瓣就控制所有的 C音,可升可降,任何調性皆可彈奏。琴弦在高音部位是尼龍弦,中間是羊腸弦,低音區則使用鋼弦,一共六個八度加上最高五個音,它的音色比愛爾蘭豎琴更豐厚圓潤。

豎琴有一種特別的彈奏法叫泛音,即是姆指撥弦的同時手掌彎處壓住琴弦而產生,它的音高比正常音高高一個八度,聲響獨特,有一種空靈神秘之美。這個外形典雅高貴,曲線優美的撥弦樂器,音色華麗,如行雲流水細細傾訴,柔似彩虹,如詩如畫。溫存、內斂、祥和,即是它獨到之處。

(大紀元)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