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發展史(六):魏晉南北朝時期

(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雅慧


【正見網2007年04月01日】

神州大地自東漢末進入分裂,到隋朝再度統一天下,前後約360年,中間除了西晉曾有過半世紀短暫的統一中國外,此時的神州基本上處於紛亂的局勢。在政治上是群雄割據;在民族上此時是漢族的大遷移與胡漢各民族容合的時期;在信仰上,佛教在此時迅速傳播、佛教建築成為中土建築的另一文化象徵;在文化方面,文學和書法開始作為一種獨立於實用形式外的表達方式,出現在歷史舞台上。由於社會紛亂不已,商業無法得到發展、城市建設也因動輒戰爭而屢遭破壞,雖然有少數城市由於成為一國之都而被善加營建,但其下場往往是國破城亡。城市隨著國家的滅亡而消失,仿佛成為中國古城的宿命。

三國時期

東漢末進入魏蜀吳三國時期,諸葛亮未出茅盧而知天下三分之勢,三國演義時期在中國人心中,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時期。人們從鮮明的角色演繹中感受到了什麼是「義」、「謀略」,還有修煉人對世事和自然的洞悉力等等。

鄴城

三國以曹魏的勢力最盛,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統一了中土的北方,在鄴建立都城(今河北臨漳附近)。鄴城的平面呈長方形,東西2400公尺、南北1700公尺,由一條東西大街將全城分成二部分不同功能的區域,北邊是宮城區與貴族居住區,南邊是居民區和市場,官署則沿著南北中軸線設立。漢朝以前的城市並未將官署與民居用地作功能區隔,以致官民建築混雜,造成使用上的相互干擾,鄴城是第一座明確區分住宅與官府的城市。

鄴城的宮城位於全城的西北方,占全城總面積的四分之一左右。宮殿按照「前朝後寢」的規矩建造,大殿在宮城正中,是舉行大典之地,左右有東西堂和鐘樓鼓樓。在宮城裡的西北角興建三台「銅雀」、「金鳳」、「冰井」,三台皆高十丈,各有房百二十到四十間,相互之間有閣道連接。曹操做高台的目地除了觀賞風景以外,用來作為軍事上的瞭望與守衛是很主要的一個用途,台基內部除了冰井台是儲冰室外,據說其餘二台裡儲藏的是兵器。

鄴城的設計成為中國城市的新形式,其明確的功能分區、中軸對稱、宮城外郭城的區分,對後來隋唐的城市設計起了承先啟後的作用。曹魏之後,許多北方小國也曾定都鄴城,可惜現在除了三台尚存遺址外,鄴城其餘地方都被漳水沖毀。

洛陽

曹魏後來以鄴城為藍圖,重新營建洛陽,使之成為曹魏首都。與東漢的南北二宮並立的情況不同,曹魏只重建了北宮,通向北宮的南北中軸線上則依「左祖右稷」設置祖廟、社稷壇及其它官署。宮城位於全城北邊正中,在宮城的西北角,也同樣有三座高台矗立其中。後來在北方出現的十六國中,多數國家在設計本國都城時,通常是以洛陽為範本。

吳都建業(建康)在剛開始只有一座將軍府,後來以此為基礎加蓋宮殿,並圍之以宮牆。基本上宮殿與官署位於城的北方,居民則散居於南方。蜀漢的首都成都在漢朝以織錦業名於當世,是漢朝六大城市之一。蜀漢利用舊有的城市基礎,並未多加營建,在都城建設方面的記載也甚為稀少。

兩晉時期

曹魏篡東漢帝位,自己也重複同樣的命運,西元265年被臣子司馬炎所篡。司馬炎改國號為「晉」,史稱西晉。他在稱帝前二年就征服了蜀漢,即帝位後派兵攻打東吳,統一了中國。

西晉定都洛陽,剛開始仍遵循魏制,甚少營建。到後期則大起奢華之風,營太廟「致荊山之木、采華山之石、鑄銅柱十二,塗以黃金,鏤以百物,綴以明珠」 。西晉統一中國僅短短50年,其中多時還在諸王間內戰度過。戰亂使城市遭到嚴重破壞,天災頻繁似乎也成為一朝在末期時的共同表征。

北方的少數民族在這段時期逐漸向南移動,定居中原地區,改遊牧為農耕生活。當西晉處於內亂時,北方民族便趁機而起,割據稱王。西元308年匈奴人劉淵稱帝,定都平陽,攻克洛陽和長安,擄獲晉帝,西晉滅亡。

西元317年,鎮守建康的司馬睿宣布即帝位,定都建康,開始了東晉的歷史。

建康

建康古名越城,是春秋末期越國滅吳國後建立的城池。戰國楚威王時建金陵邑,也大約是從此時開始,民間即傳說此處有帝王氣,因而引起秦始皇的不安(詳見秦漢時期的城市發展)。三國時孫吳遷都於此,以戰國時期的金陵邑為基礎,利用天然地形築成「石頭城」 。宮城位於城北,南邊沿秦淮河一帶是民居和市集,是全城最繁華的地方。

東晉初始國力貧弱,宮室多沿用孫吳時建築,後來才局部改建或擴建宮殿規模,仍以洛陽為藍圖規劃宮城,以示延續西晉之正統。整個東晉和接下來的南朝時期都定都於建康,經過二百多年的建設,使建康成為中土文化經濟政治的首善之都,人口超過百萬,民居綿延至河道兩岸,與附近的僑郡(為南遷的氏族所設的客居城,類似今日的衛星城市)連接成一大片遼闊的都會區。由於都市隨著時間逐步擴大,所以呈不規則狀,亦未設城牆,只用籬以示內外之分。但宮城仍保有嚴格的格式布局。

東晉是個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主政者沒有雄心大志想收復北方被異族占領的土地,所以雖有數次北伐,終究無功而返。東晉安定沒有多久就發生內亂,把持政權的士族門閥和皇帝爭權,帶兵追殺皇帝近臣之事時有所聞。東晉的滅亡,也是因為臣下掌握的權力大到足以逼迫皇帝禪位所致。西元420年,東晉恭帝讓位給掌握軍政大權的劉裕,國號宋,史稱劉宋,東晉亡,南中國進入南朝時期。

在北方,劉淵滅西晉後,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就是北方五種少數民族或同時、或先後建立的政權。這個時期成立的國家統治時間都不長,且更迭次數頻繁,直到前秦苻堅大致統一北方,混亂的局面才算稍微安定下來。苻堅想進取東晉,統一天下,淝水之戰東晉以寡勝多,奠定了南北分峙的局面。北方因為戰敗重新陷入分裂局勢。大約在南朝劉宋代東晉而起的時候,北方才由北魏統一,那是西元439年的事。

北方各國所選都城一般多為歷代作為都城的城市,如平陽、鄴城、長安和洛陽等。這些古城歷經多次的破壞重建,重建後再破壞,由於其優秀的戰略位置,始終是當權者定都選址的首選。

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在南方是由宋齊梁陳四國輪番登上歷史舞台,在北方,則剛開始是拓跋族建立的北魏,後來分裂成北周和北齊。南北朝時期由於戰爭相對減少,經濟和社會有所復甦,在城市和宮殿建築方面也逐漸恢復建設。

建康的宮殿到了南朝末年,已經發展成中國最富麗的宮殿建築。位於城北的宮殿區由三重宮牆所包圍,第一重宮牆內設置一般機構、駐軍及宿舍;第二重宮牆內則設置中央官署以及皇子居處;在第三重宮牆內才是皇宮,採取前朝後寢、中軸對稱的古制。為了與北朝競爭,南朝在都城建設方面,將原本二層宮樓建築增建為三層,大殿由12間的寬度擴大為13間,金碧輝煌。可惜在隋代陳而有天下後,將建康夷為平地,壯麗的宮殿不復可尋。

北朝的北魏原本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孝文帝為了漢化與政策改革,將都城遷至洛陽。洛陽的規格和建康相仿,宮殿皆由三重宮牆所圍,於此不再複述。北魏後來分裂成東魏西魏,各自又被北齊和北周取代,北周定都長安,北齊定都鄴城。此時鄴城已經破舊,東魏時二度徵召民工七至十萬人營建宮殿及城市。北齊取代東魏後,又大興土木,使三十萬工匠重建曹魏時銅雀三台、宮殿和園林等。與此相反,北周在武帝時期生活儉樸,下令禁止營造宮室,全國勵精圖治,消滅了北齊,統一了北方。後來由外戚楊堅輔佐政事,楊堅逼迫皇帝讓位,北周亡。

楊堅立國號為「隋」,他在西元589年攻克南朝陳國,重新統一了中國。

佛教的興盛和佛教建築的發展

在這段長達三百六十九年的紛亂時期,是佛教開始興盛的時期。佛教在東漢時傳入,最初只在少數人中流傳,當社會動盪、戰亂不斷、人民不分貴賤都受顛沛流離之苦時,自然而然會問自己:人為何來到世上?為何受苦?有什麼方法可以解脫、逃離苦難?歷史安排此時的佛教給於人們合理的解答與脫離痛苦的希望,佛教開始在各個階層中興盛起來,上自帝王后妃、直至平民奴隸,在佛普度眾生的慈悲下,陸續皈依。

在神州各地,尤其是北方,佛寺開始被大量興建,佛塔這種外來形式的建築也因中國化而逐漸為人所接受。剛開始佛寺依循印度制度以塔為中心,塔裡供奉著佛像。但塔的結構過於狹小,佛像無法居中而立,能進入參拜的人數也受到限制。於是就將佛像置於另建的佛殿裡,此外佛殿牆壁還繪上佛經上所述佛的修煉故事以及天國世界美好殊勝的景象,對廣傳佛教起到積極的作用。慢慢的佛殿的重要性便與佛塔並列,隨著佛教的不斷中國化,佛殿的重要性逐漸超過佛塔。

隨著佛教在社會上地位的不斷提高,佛殿建築的規格也開始等同於宮殿建築。光是洛陽一地,在西晉時期就有已有佛寺42間。北魏時期興建的永寧寺(西元516年)是當時洛陽最大的寺院,它有一間規模與皇宮正殿相同的佛殿、一座高達9層的木結構佛塔、以及千餘間僧房和附屬建築。

除了官方和私人營建佛寺外,還有個人發願捐屋,以私宅改建而成的佛寺,例如梁武帝將其即帝位前的居處改建成光宅寺。這種私宅改建的佛寺無法規範其規模,如果原本的宅院帶有園林,改建成佛寺後,自然佛寺也帶有園林景觀。

南北朝的當政者多崇敬佛教,在其提倡下佛教發展極為迅速。據記載,北魏末年僅洛陽就有千三百餘座佛寺,而在北魏統治範圍共有一萬三千餘座。在南朝首都建康有佛寺近500所,其餘統治範圍內則有二千八百餘座佛寺,此時佛教十分興盛。但禍福相依,在北魏太武帝和北周武帝時期發生二次迫害佛教的運動,前者由於篤信道教,後者則什麼都不信,這二個皇帝下令禁止百姓信仰佛教,佛像佛經被毀、佛寺或收歸國有或盡行拆除、僧人被強迫還俗,這就是史稱「三武之禍」中的其中二個「武」之所指。另一個武帝是後來的唐武宗。三武之禍雖然對佛教的傳播起到某個程度的阻礙作用,但後繼的當政者通常在掌權後立即下令恢復佛教的地位,是以佛教仍能繼續弘揚下去,終究成為中國人信仰的主流之一。

兩晉南北朝的佛寺在歷史的諸多原因下幾乎全數消失,保存下來的只有一座位於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是北魏時期所建(523年),為混合印度和中國形式的15層磚塔建築 。

開鑿石窟

佛教石窟的開鑿,是這個時期另一項偉大的創建。幾大著名的石窟,如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等,都從這個時期開始開鑿。石窟的內部有仿佛殿形式、有仿佛塔形式,也有石窟的外觀刻成佛殿形式,使石窟宛如一座鑲嵌在岩石上的佛殿。石窟內部除了安置大小佛像外,牆壁還繪以彩畫,描述佛經故事、修煉傳奇、天國世界、凡間的善男信女和世俗生活等。這些文化遺產成為後世了解此時社會、思想以及建築結構的最佳資料,因為此時的建築物除了個別佛塔外,其餘皆已消失在歷史中。

建築的創新和特點

木結構的建築風格隨著技術的進步而起著變化。根據漢朝的畫像磚上所刻的建築式樣,漢朝的木結構的外觀比較平直,甚少有曲線出現,風格較為古樸端嚴。到南北朝時期,由於宮室大量建造、木結構技術進步,使屋檐兩端呈現輕微上翹的曲線,除了增加室內採光外,也使屋頂多了份輕盈感。傳統建築在漢朝時散發出來的古樸風格逐漸被技術改善所帶來的變化轉為優雅精緻,並在後世成為傳統建築的主流。

小結

城市發展的時代風格與當代的思想觀念、社會風氣是一致,在這段漫長的紛亂時期,政治社會的一片黑暗導致人們的消極出世、偏好清談玄學。在思想上消極避世,那麼在作為上也極少可能奮而起之。加上若人們在顛沛流離時,潛意識裡一直存著的客居心情的作用下,也無法期待城市會被妥善規劃建設。種種原因,使此時的城市除了當政者所居的都城外,多顯得殘破沒落。唯一在此時大放光芒的是佛教建築。佛寺和石窟的廣建使佛教修煉的內涵深植中國人的心中,修煉文化的形式在傳統的黃老之學和民間修煉外,又多了另一種形式。修煉的觀念逐漸成為中國文化重要的基石之一。


參考資料:

《上下五千年》,正見網
《中國古代建築》,多人合著
《中國建築史》,梁思成著
《中國城市建設發展史》,董?泓編
《中國古代建築十論》,傅熹年著
《.x.?#8226;本鹼•五行志》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