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新年」二詞考證

明珠


【正見網2007年12月31日】

「元旦」一詞,漢代以前稱「元日」,據《尚書・堯典》記載:「月正元日,舜格於文祖,詢於四岳,辟四門,明四目,達四聰。」漢・孔安國(孔子的十一代孫)注曰:「月正,正月;元日,上日也。」也就是說正月初一這天,舜接受了堯的禪讓。又據《禮記・月令第六》記載:「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於上帝。」

在中國古代,「元旦」就是指夏曆的正月初一這天,而不是現在公曆的1月1日。這個詞最早見於南朝梁・蕭子云《介雅三曲》(之三):「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趨拜齊袞玉,鍾石變簫韶。日升等皇運,洪基邈且遙。」另據宋・吳自牧《夢粱錄・正月》記載:「正月朔日(夏曆每月的初一日古稱『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一年節序,此為之首。」

據古代的典籍記載,從唐朝到清朝,元旦這一天大臣們都要上早朝,向皇帝祝賀新年的到來;有的朝代還要舉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動。如:

唐・徐彥伯【同韋舍人元旦早朝】(《全唐詩・卷076_021》)

夕轉清壺漏,晨驚長樂鍾。逶迤綸禁客,假寐守銅龍。
予亦趨三殿,肩隨謁九重。繁珂接曙響,華劍比春容。
相問韶光歇,彌憐芳意濃。願言乘日旰,攜手即雲峰。

《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四十三》:「丁巳,進呈敕令所條目。元旦,皇帝御大慶殿受賀。」

《明史・卷064》:「洪武元年十月,定元旦朝賀儀。」

《清史稿・卷二・本紀二》「丙申,用禮部參政李伯龍言,更定元旦朝賀行禮班次。」

《清史稿・卷八十五・志六十》「祭禮不一,而以元旦拜天、出征凱旋為重,皆帝所躬祭。」

「新年」一詞,最早見於《後漢書・志第二十五》:「凡歲將終,奏新年曆。」也就是夏曆的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從這一天開始,才算是新年到來了。「新年」一詞多見於中國古代的詩詞中;如:

唐・杜審言【除夜有懷】(《全唐詩・卷062_024》)

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冬氛戀虬箭,春色候雞鳴。興盡聞壺覆,宵闌見鬥橫。還將萬億壽,更謁九重城。

唐・張說【欽州守歲】(《全唐詩・卷089_016》)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旦來。愁心隨鬥柄,東北望春回。

宋・釋紹曇【偈頌一百一十七首】(《全宋詩・卷05》)

正月一,是新年。
家家慶賀,處處喧闐。
惟有拄杖子,不隨時變。
松根穩坐,石上安眠。
驀地放憨歌一曲,?????????
木人聽不足,瘦立綠蘿煙。

宋・陸游【昔在成都正月七日聖壽寺麻子市初春行樂處也偶晨興聞鄰村守麻有感】(《全宋詩・卷63》)

樂事新年憶錦城,城南麻市試春行。
如今老病茅檐底,臥聽兒童嚇雀聲。

清・唐Y@【辛丑元日試筆】(《清詩匯・卷177》)

謫籍棲遲久,服波感慨頻。新年增白髮,故國滿青磷。
星朗空江夕,花斷小檻春。迂生謀已拙,窺管驗鉤陳。

綜上所述,在中國古代,「元旦」是指夏曆的正月初一。而從正月初一這天開始,才能稱之為「新年」到來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