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論持盈守虛,謙讓處世

鄭念行 選介


【正見網2008年08月23日】

―天,孔子前往魯桓公的宗廟去參觀,看到裡面有一個酒器。他興奮地說:「好哇!我終於見到了這種器皿!」

弟子問道:「先生,這個酒器叫什麼名字?」孔子回答說:「它叫宥卮(讀又支。古代的一種盛酒囂,空則仰,滿則傾)。」又回頭對弟子說:「取水來。」

弟子取水過來,孔子把水灌到宥卮裡。水灌到一半的時候,它還端端正正立在桌上;等到水灌滿了,它就傾倒了。

孔子大吃一驚,說:「好啊!這大概就是別人所說的『保持溢滿的狀態,不如停止』的道理吧!」

子貢當時正站在孔子旁邊,問道:「怎樣才能做到『保持溢滿的狀態,不如停止』呢?」

孔子說:「水溢滿,就無法保持平衡;因此,水溢滿了,就要趕快減損它。」

子貢又問:「為什麼水溢滿了,就要趕快減損它呢?這裡面有什麼重大的哲理嗎?」

孔子說:「事物旺盛到了極點,必然走向衰落;快樂至極,就會產生悲哀;太陽到了正中,就會向西偏移;月亮過了中秋,就開始走向殘缺。因此,聰明,要靠愚鈍來維持;見多識廣,要靠孤陋寡聞來維持;勇猛,要靠怯懦來維持;富貴,要靠節儉來維持;功德遍天下,要靠謙讓來維持。

「上述這五點,是先王之所以永久保持天下,而不致喪失的訣竅。如果違背了這五點,就會喪失天下,甚至丟掉性命。以前那些失敗的君主,哪一個不是這樣的呢?」

(資料來源:淮南子)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