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簡史(5):商朝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8年11月20日】

2-2 信史之開端─商朝

殷商的起源

殷的始祖是契,契的母親簡狄,是有娀氏的女兒,帝嚳的次妃。相傳有一天簡狄到河裡洗澡,看見玄鳥(即鳳)掉下一個蛋,簡狄就撿起來吃,因此懷孕而生下契,所以商的圖騰為“玄鳥”。契長大後,因為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封在商地(河南商丘),賜姓子,他為百姓做了很多事,讓百姓生活安定。

自契之後,傳至十四世太乙繼位,這就是成湯(後稱商湯)。殷自契到成湯為止,共傳了十四世十四王,曾經八次遷都,最後成湯在亳(安徽亳縣)定居。

商湯建立商朝

商湯敬天信神,是個仁德的人。史書上記載的“湯網”成語“網開一面”,就是形容湯的仁德連禽獸都能受到他的恩惠。商湯還任用賢臣伊尹,他勸導商湯推行王道,是商朝初年的賢相。

商湯在伊尹的輔佐下,受到人民擁戴。夏朝末年,夏桀施行暴政,淫亂無道。商湯認為是討伐夏桀的適當時機,就率領諸侯出兵征討。商湯的大軍在鳴條大敗夏朝的軍隊,夏亡。商湯將夏桀放逐於南巢(安徽巢縣),在亳即位,國號商。後人認為商湯伐夏是順天應人,所以稱為“商湯革命”。

商朝的發展和中興

商從湯建國到帝辛滅亡,共傳十七世三十王,六百四十一年(西元前1751--1111年)。可分前後二期:商湯到盤庚為前期,王位繼承以“兄終弟及”為主;盤庚到帝辛為後期,王位繼承以“父死子繼”為多。可見商晚期傳子的局勢漸漸形成。

商湯逝世後,伊尹擁立商湯的嫡長孫太甲為帝。太甲即位後,殘暴又不遵守商湯的法紀,伊尹因此將他放逐。從此以後,伊尹代替太甲處理國政。

太甲被流放三年後,他悔過向善,伊尹迎接他回朝廷,把政權交還給他。太甲從此修養德行,成為商朝初期的賢君,諸侯都來歸順,百姓生活也得到安定。太甲之後,太戊、祖乙也都是賢明的君王,在位期間國勢興盛。

商朝歷史上,為擺脫政治動亂和自然災害困擾,商王曾多次遷都,從商湯到盤庚共遷都五次。

盤庚即位後,自奄遷到殷(河南安陽小屯村)定都,所以商又稱為殷。盤庚遵行商湯的政令,百姓生活安定,國勢強盛。“盤庚遷殷”是商代歷史的一個巨大的轉捩點,從此商王朝結束了屢次遷都的動盪歲月,迎來了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新時期。近代發現的殷商甲骨文和商朝文物,主要就是這個時期所遺留下來。

武丁就是殷高宗,他任用賢德聖明的傅說為國相,國政因此治理的很好。有一次武丁祭祀商湯。第二天,有一隻野雞飛來站在鼎耳上鳴叫,武丁因此感到不安,大臣祖己就向武丁進言。武丁聽從祖己的規勸,努力處理好百姓的事,不做不符合天意的事,還按照常規祭祀,修行德政,商朝的國勢又逐漸強盛。

武丁時期,商朝的經濟、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達到了商朝的鼎盛階段,進入了繁榮時期,史稱“武丁中興”。

殷商的衰落和滅亡

武丁逝世後,二傳至祖甲,但祖甲淫亂,商朝又走向衰弱。後再六傳至辛,天下人都叫辛帝為“紂”王,“紂”是殘義損善的意思。

紂王天資聰明,但他常自以為是,不敬鬼神,生活奢侈,行為放蕩。紂王不接受臣子的勸告,還殺害比乾等忠臣。紂王非常寵愛妃子妲己,凡事都聽從她。對於紂王的所作所為,百姓怨恨他,很多諸侯都背叛他而歸附周。

紂王毫無節制的淫亂和暴政,使周武王藉機帶領諸侯來討伐他。紂王派出軍隊在牧野作戰抵抗,紂大敗。紂逃往鹿台,自焚而死。商紂和夏桀被認為是歷史上典型的暴君。

商朝的科技和文化成就

科技

* 天文曆法

商代的曆法是目前已知較為完整的最早的曆法,采陰陽合曆知日、月蝕。此曆法以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日為一年,並配合天干、地支(注一),用數字記年月,干支記日,並懂置閏。每年分為十二個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日。因十二個大小月加起來只有354或355天,所以採用閏月來調整一年的天數,使一年中的四季變化能在一定的時間內。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

商代重視天象觀測,殷墟卜辭就有不少關於天象的記錄,其中有對日食、月食的記錄。尤其重要的是,卜辭中還有世界最早的新星觀測記錄。

* 農業方面

商代農業很發達,以黍、麥、稷、稻為主,耕作方式以人力為主,農具有耒耜與石鐮,殷人好飲酒,愛用黑黍釀酒,反映了農業很發達。

* 手工業和鑄造業方面

商代工藝以鑄銅技術最為高明,已會銅錫合金。根據殷墟的發掘以及甲骨文所記載的史實,商朝的青銅器的鑄造技術已發展到高峰,成為商朝文明的象徵。商朝的青銅器,主要有禮器、兵器,這反映左傳所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還有樂器和車馬飾等,圖案和紋飾都非常精美,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偉大成就之一。西元1939年出土的商代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注二)是代表作。

商人已經使用瓷器,當時的白陶工藝水平最高。另外,商朝的玉器不僅美觀,而且形狀各異,造型逼真,刻工精細,體現出商朝玉工的高超技藝。

此外,商朝的紡織技術已很高明,織法有平織、斜紋等,質料大多為絲或麻。而在製革、釀酒、舟車等方面,商朝也都有了新的發展。

* 數學和光學

商朝甲骨文中有大至三萬的數字,有明確的十進位制,有奇數、偶數和倍數的概念。而光學知識在很早就得到應用,商朝出土的微凸面鏡,能在較小的鏡面上照出整個人面。

* 醫學

甲骨文記載的疾病約有二十多種,其中大多是按照人體的體表部位來區分的。根據對甲骨文的研究,發現商朝已出現針刺、按摩、接骨、拔牙以及藥物治療等治病方法。

文化

* 文字

商代文字,除了少數刻在銅器上的文字(圓形字體--金文)外,最多的是甲骨文,是中國目前能讀懂的最早的文字,六書已備(注三)。商代人敬天信神,遇事會先占卜,而甲骨文就是商人占卜時刻於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所以又稱為“卜辭”、“貞卜文字”。

* 音樂

商代社會注重祭祀鬼神。凡祭祀等“禮”,舉行時要伴以歌舞。所以,人們用樂舞來進獻、侍奉、娛樂神鬼,是人神溝通的重要手段。

商代音樂發展已具有相當高的水平,有成組及精巧豪華的樂器,現已發現有陶塤、石磬、銅鈴、銅鐃、鼓等樂器。

* 商業與交通

商代貨幣使用普遍,以海貝為主,但也混用小玉環。交通以舟、車為主,車設計精美可以馬駕駛。從殷墟出土遺物,有許多非中原所產,可見殷人商業、交通能力極強,交易範圍廣。

(注一)∶天干地支是古代計數的符號。古代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為十二地支。兩兩相配,以甲子為開始,到癸亥為止,六十為一循環。常用於曆法。

(注二)∶司母戊鼎,在西元1939年由河南安陽武官村農民發掘的商代最大的青銅容器,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因為在鼎腹內壁上鑄有“司母戊”三個銘文,故而得名。它是商王祭祀其母(名戊)的紀念器物,重達875公斤,鼎腹長方形,上豎兩隻直耳,下有四根圓柱形鼎足,鼎高1.32米,長1.1米,寬80厘米,器形雄偉。司母戊鼎鑄造技術十分複雜,不僅代表商代冶鑄技術的高度發展,也說明商代青銅鑄造業規模宏大、分工細緻。

(注三)∶甲骨文以象形最多,其次是會意、指事、假借、轉注、形聲,已經具備“六書”。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