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之演「義」 (下)

小旋花


【正見網2008年12月13日】

《三國演義》除了以寶馬赤兔為媒介將關羽、呂布連起來突出的演繹了義的正面、負面內涵外,還用更多的人、事反覆闡明、強調。辛敞聽從其姊憲英言“職守,人之大義也”,在司馬懿兵變圍城後,盡職盡責率兵斬關奪門前往助曹爽。後曹爽等被殺,而辛敞卻被司馬懿因“彼各為其主,乃義人也”留任舊職(第107回)。對許多愛主、護主、為主報仇、伸冤的忠義之士,均倍加謳歌,如對丁管、吳孚(第4回),董承(第24回),申配(第32回),許貢家客三人(第29回),等等不勝枚舉。

書中雖然崇尚“忠義安能事兩朝”,“大丈夫豈有事二主之理”,卻也著力稱道了龐德。龐德本是馬超的得力勇將,隨馬超投張魯,後因病留下,曹操伐張魯時,為張魯抗曹。曹操以一付金制掩心甲送極貪賄賂的張魯謀士楊松,使譖龐德於張魯,令張魯大怒欲斬之,經諫改為“來日出戰,不勝必斬”。次日龐德被曹操設計活捉,拜降(第67回)。後樊城危,龐德自告奮勇為先鋒前往救援。為釋眾疑,龐德坦言與故主馬超舊義已絕,抬櫬決戰,誓以死報曹操。與關羽大戰百餘合仍精神倍長,並在隨後的大戰裡射中關羽左臂,然而受出於嫉妒心的于禁阻擋,貽誤了戰機。後于禁不聽勸諫,被關羽水淹七軍,于禁率眾投降,龐德則“吾受魏王厚恩,豈肯屈節於人!”率部奮力禦敵,最後落水被擒,“壯士不毀節而求生,”寧死不降,且罵不絕口,引頸受刑。以至曹操長嘆:“于禁從孤三十年,何期臨危反不如龐德也!”

在諸多勢力的相互較量的過程中,“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文人將士們面臨著何去何從的抉擇。若看透舊主非立業成大事之人,棄之而改投或舊主敗亡不得已而變換新主,書中基本上是肯定的。諸如徐晃投曹操,因其“以臣殺主,大不義也。吾決不為。”而被贊為“真義士也。” 其他的,象張嗔、許攸、張遼、賈詡及前述的龐德等歸曹操,趙雲、馬超、黃忠等投劉備,甘寧從孫權,等等都得到肯定。唯對殺主、賣主求榮者,則痛加撻伐,如張松之於劉璋,楊松之於張魯,等等,讓這些無義背恩之徒受刑遭斬。順此提及,苗澤出賣黃奎,雖幫了曹操亦遭斬(“為了一個婦人,害了你姐夫一家,留此不義之人何用! ” 曹操語,第57回),以警戒來人。然對書中魏延、孟達等的所作所為,筆者目下尚難以置評。

在群雄競爭的過程中,袁紹的從強到弱直至滅亡,值得一提。袁氏四世三公,門多故吏,為漢名相之後,其勢力遠遠強過曹操,然而卻為曹操所滅,社稷傾覆,析其緣由,非不幸也。可以說是其 好謀無決,有才不能用,聞善不能納,多行不義,等等的結果。比如昨日還是同盟軍,冀州牧韓馥仗義送他糧草,接其軍入冀州,袁紹則一入冀州即奪了冀州,隨即又翻臉射殺公孫瓚之弟,被公孫瓚罵為背義之徒(第7回)。其謀士沮授、田豐均勸他迎獻帝安宮鄴都,以挾天子令諸侯,成就霸業,不納;待曹操迎天子安於許都後,又舉兵南向,沮授、田豐諫其獻捷天子,務農逸民等良計,不用,定要興“於義則違”的“無名之兵”,結果應了沮授之語“兵義無敵,驕者先滅”, 沮授因再諫被囚沒能走脫,為曹操所獲,不降就義,田豐卻被敗而羞的袁紹取命,嗟乎!

人是有情有義的,且情義相連。當情與義起衝突時該怎樣處置呢?請看《三國演義》怎樣開示這一問題。袁譚、袁尚兄弟為爭權利相互打的慘烈,可謂無情無義至極,被曹操加以利用、消滅;曹丕捷足先登王位,警示其弟曹植:“吾與汝情雖兄弟,義屬君臣。”尋故貶之;諸葛瑾、諸葛亮哥兒倆分事吳、蜀,情義難兩全,則是守義而別情,你之不來,正如我之不往;益州劉璋部下張肅撿到其弟張松寫給劉備欲獻西川的書信,行忠義將信交給劉璋,致張松全家被斬;而徐庶的老母因兒子失義痛不欲生,自縊示教(第37回);姜敘老母則以死迫姜敘踐忠義(地64回)。從上明白可見,義重於情。

至於諸葛亮親領大軍征南蠻,因蠻人恃其地遠山險,多不習王化,今日平之,明日復叛,故采攻心為上之策,七擒七縱蠻王孟獲,致使蜀兵蠻人死傷無數,甚至令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何以頗費周折如此?可以說是向蠻人演“義”,以義服人。且看孟獲第一次被擒後,“汝放我回去,再整軍馬,共決雌雄;若能再擒吾,吾方服也。”其後再被捉,則忘卻前諾,詭言狡辯,再許下次降服。第五次被放後,擒了張嶷、馬忠,其夫人要斬之,被孟獲制止:“諸葛亮放我五次,今番若斬彼將,是不義也。”表明他懂了些義。至最後一縱,孟獲才垂淚而言:“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吾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結果是蜀漢不置官吏,南人尚主動以牛馬物資相送,誓不復反!可見義的功效。諸葛亮大軍此行,頗合天意,故也多得神助,掘無水之地能得水,遭毒泉之患亦得解,謀行計遂,所向披靡。班師回蜀至瀘水,忽然陰雲布合,狂風驟起,飛沙走石,波濤洶湧,人馬難渡。諸葛亮細加調查,乃因此次南征所死之蜀兵南人的冤鬼怨魂作禍,依舊例需七七四十九顆人頭等祭之方散。諸葛亮不從,“本為人死而成冤鬼,豈可又殺生人耶?”遂設計“饅頭”(和麵塑成人頭,內塞牛羊等肉)以代,親自祭祀,祈之“隨我旌旗,同回上國”,“南方亡鬼,亦歸王化”,並痛切大哭,情動三軍,愁雲怨霧中的數千鬼魂皆隨風而散,蜀大軍安然得渡。此事也充分體現了諸葛亮的大義、仁智與風範,其祭奠所設亦沿襲至今。

三國勢力相互間轟轟烈烈的較量,隨著呂布、袁紹、周瑜、關羽、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等的逐個退場,聲勢漸次冷落。三國的使命行將結束,“天差鄧艾取西川”,偷渡陰平峻岭,兵臨成都,蜀主劉禪率眾不戰而降,且“此間樂,不思蜀”。司馬炎紹魏統,遣杜預等領兵水陸並進,勢不可擋,曹操、劉備分別以幾十萬大軍未能奈何的東吳,土崩瓦解,“一片降旗出石頭”,致三國歸晉一統。而曹操、關羽、劉備們所演的“義”,就流傳下來,再經由羅貫中們總其成,著《三國演義》,將“義”的豐富內涵集中起來,留給越後人。

綜而言之,《三國演義》是以三國演“義”,以三國之人、事演“義”。讓人們通過《三國演義》深刻的認識了“義”,讓“義”充實了人們的頭腦,規範了人們的言行,從而自覺的去實踐“義”的豐富內涵,維持了人類社會道德在較高水平。許許多多的志士仁人們為了人類的大義,像關羽們那樣捨生取義,寧死不屈。而如今那些超然於人間現實利益的法輪大法學員,正念正行,為了眾生,胸懷慈悲,放下生死,躬行正義,焦急的呼喚、幫助世人遠離邪惡、從真向善,給人類奠定著新的未來,他們才是人類的希望所在!

參考書目:

《三國演義》(海南出版社,1994年8月第一版);《三國志》;《四大名著新解》(撣塵);胡適為《三國演義》所作的序等。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