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9年11月03日】
第一次出國,沒曾想來到了泰國。在印象中泰國香米很出名,但在這裡生活一段時間後,發現這裡的人文環境更好。比如從大陸過來的人在個人小節上很不注重,說話聲音大、公車搶座、開車互不相讓等等很多在中國大陸很常見的,在這裡就很少見。更主要的它還是一個佛教國家,全民族的精神信仰,正好給我們從大陸過來的人提供了一個修煉個人修養的好環境。
在大陸生活過的人,很多習慣已經形成自然,自己都不認為是陋習了,常見的現象如公車搶座,在國外就很少見到,這在大陸是司空見慣,汽車之間、汽車與行人之間都很禮讓的,行人到了路邊,司機會主動停下來禮讓,行人點頭示意安全通過,很多點滴小事中都有我們要學習的東西。比如沒修煉之前,哥們義氣關係不錯,進對方房間,不敲門打招呼推門就進,或者兩人正交談,自己沒頭沒尾的插話打斷對方交談,都是只顧自己感受不考慮對方能不能接受的陋習。還有我們出去洪法做功法表演,在場地中煉完功兩隻腳一伸,或者同修在台上煉功,有些同修在台下,拿個照相機旁若無人的來回照相,看似很小的事,他不僅體現出自己的個人修養,甚至會影響到救度眾生。
其實古人對禮儀很是注重,上至朝廷禮部法典,下至百姓非禮勿動的小節,很多都貫穿著由外在的「禮」來約束個人的行為準則,我們可以從很多歷史資料中了解到古人的一些禮儀示例,如非禮勿動,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起貪念,不是禮儀上的人際關係不為之,以及「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等,在細微處,說話語氣平和,待人處事很友善,甚至噴嚏、打哈欠都用手掩著,各種禮儀上行下效,細緻入微。
古人用禮來約束個人的道德行為,而我們大法弟子用法作為衡量標準,前者是外在的後者是內在的,一個是常人層面的,另一個是從上至下貫穿一切層次的法理,所以我們應該修煉的更全面更紮實。
剛到泰國時,看到有個別同修房間物品擺放的雜亂無章,甚至無處下腳,房東對此也很有微詞,以致給大法弟子的形像造成影響。這裡舉個自己經歷過的事例,我們幾個同修在一起工作,早晨洗漱完準備吃飯,同修A指著同修B在牆角一堆長時間不洗的衣服說:這堆衣服從表面空間看是一對髒亂不堪的衣服,在另外的空間它們體現的是生命,是自己空間場沒有歸正的生命。我當時想起了自己的床被還沒有收拾……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雖然在部隊自己在這方面嚴格要求過,但法理是不清的。
以前跟同修交流,談到具體的小節問題時,對方下意識躲閃或轉移話題,最後也坦言自己在這些小節上很多都沒有做到,跟其他同修談起這個話題,有的也是不屑一顧,如果我們細挖挖那個根,那是觀念,那是習慣勢力在牴觸,因為常年在邪黨文化的環境中薰染,五千年的禮儀之邦遺留下來的傳統美德遺失殆盡,剩下了一些表面東西也很難規範人的道德行為。但是大法能歸正一切,所有沾染的糟糠糟粕的東西,在修煉過程中都會去掉,因為那也是未來修煉人的參照,法中所要求的。
在「小節」上,有些看似小事,其實裡面包涵了很多我們修煉的因素,它體現出修煉人做事能不能考慮對方,能不能在一個環境中立足,說遠一點,能不能給未來人奠定一個好的修煉基礎,作為一個修煉很全面的大法弟子來講,把這些已經看作是修煉過程中的一項內容了。師父在《精進要旨》中講「懷大志而拘小節」。我們在修煉中做到事無巨細,小節是慢慢養成的,只要想去,自己只要注意它,在修煉過程中就能夠消掉它。
以上只是個人的淺顯之見,不妥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