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與慈悲

無私


【正見網2011年03月18日】

情是瀰漫在三界內的一種物質,也可稱作一位神。是專門為三界內眾生締造的。所以世上的每個人都擺脫不了情的束縛。師父說:「人一生出來就被這個情泡著,它是浸透你一切細胞的,三界內所有的分子與細胞都被它浸透著,所以修煉中就很難擺脫。」(《澳大利亞法會講法》)而慈悲是更高尚、更廣大、更美好的東西。

情源於私。維護情又是私心的體現。拿愛情為例:有人為愛情死去活來,甚至輕生。被愛的人或感激涕零,或欣喜若狂。認為自己獨具風格,很不一般。其實並非如此。是他在情的作用、在執著心的驅使下被動的表演著。不是為你是為自己。如果有一天他發現你不符合自己的執著時,他便會毫不猶豫的棄你而去。正如師父說:「可是情是個最不可靠的東西。你對我好了我就高興,你對我不好了情就沒了,這東西能可靠嗎?能用情來維持人的婚姻嗎?」(《亞太地區學員會議講法》)

其實,親情、友情、做事講的情分也是這麼回事兒。都是為私的。就連常人講的「捨己為人」、「無私奉獻」也沒跑出為私的範疇。師父說:「佛家講的修口,就是說,人說話都是由人的思想意識所支配的,那麼這個思想意識就是有為的。人的思想意識本身要想動一動念,說一點什麼,做一點什麼,支配人的感官、四肢,在常人中可能就是一種執著。」(《轉法輪》)有些人口口聲聲說我為了愛情如何如何;我為了孩子如何如何;我為了事業如何如何;我為了家庭如何如何。其實,他誰都沒為,都在為他自己的執著。那麼從這一角度上講,如果有誰再想念你、再恭維你、再表揚你、再信賴你等等。你不要起歡喜心,因為那是他的執著心在表現,與你毫無關係。

慈悲是為他的。是不求任何回報的。不管別人對自己如何,自己都一如既往的對別人好。所以修煉中要用慈悲來代替情。師父說:「無非是人心,有心不是悲」, 「當然啦,『慈悲』兩個字現在常人社會中也在用,但是那可不是人能做的到的,這是現在文化的混亂造成的。」(《二零零四年美國西部法會講法》)可見常人根本就沒有慈悲心。他們所言所行都是在為私為我作打算。正象《正見週刊》一位同修所言:其實把情看的那麼重是源於自己的私心,想擁有和不想放棄人的名利,想得到對方對自己的讚揚、認可、呵護、愛護和保護,是一種想占有的慾望。出發點並不是慈悲的包容對方的缺點、不足,對弱者無條件的接納,而是貪婪的看著對方的優點、強勢,想從中獲取對於私我有利的好處。

最後讓我們重溫師尊的一段法與同修共勉:「你老是慈悲的,與人為善的,做什麼事情總是考慮別人,每遇到問題時首先想,這件事情對別人能不能承受的了,對別人有沒有傷害,這就不會出現問題。所以你煉功要按高標準、更高標準來要求自己。」(《轉法輪》)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