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調雖自愛 今人多不彈──古琴

季黛


【正見網2011年07月04日】

古琴簡史

《周禮.春官》中把樂器分為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類,稱「八音」,而絲音包括古琴、古瑟;所謂「琴瑟之屬、絲竹之音」即是指此。絲指的是用蠶絲製成弦,再製作成樂器。在商周以前,絲弦樂器只有琴和瑟兩種,秦漢以後才有箏、箜篌、阮咸、秦琴、三弦、琵琶、胡琴等。

太古、伏羲釋其姝女媧為男女之嫁娶,斷木為琴,桑為瑟,乃有三十六弦。而琴原為五弦,至周加兩弦為七弦,故又稱為七弦琴。今之七弦琴,長三尺六寸。琴以三分損益法,將弦長計算出簡單的整數比,以徽志之,共十三徽,可奏出純律。琴面光滑,可隨意取音。音域廣,變化多,音色深厚莊重,音量雖不大,但有金石聲。指法有散、泛、按三類。

遠古時代的「琴」,它在中國的樂器裡最富代表性,身價頗高,象徵著君王和隱士。如今所謂的古琴,古代原名琴,亦稱瑤琴、玉琴、七弦琴。後來「琴」逐漸成為彈撥樂器的代名詞,如胡琴、月琴、提琴、揚琴等等。本世紀初為了區別於外來的彈撥樂器,才被稱作「古琴」。

古琴堪稱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撥弦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先秦以至兩漢典籍中如《禮記》「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詩經》「琴瑟擊鼓,以御田祖」、「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可看出琴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

中國古代文人視琴樂為精神載體,在「琴棋書畫」中排第一,如朱熹、歐陽修、蘇軾、王安石、姜夔、黃庭堅等都有相當的琴樂修養。古琴藝術反映文人的思想和價值觀,北宋的人文精神更多地滲透於對琴樂的審美之中,對琴樂實踐和理論的發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胡樂的影響

唐代是古琴承先啟後時期。唐以前沒有確切的實物佐證,唐則有盛、中、晚期製作傳世,部分還具年款,可配合文獻記載加以研究。唐琴造形渾圓,如盛唐琴之面板漫圓而肥;中唐以至晚唐之面渾圓漸遜,圓則依然。

唐代由於大量吸收外族文化,胡樂風行,詩人劉長卿的《彈琴》:「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以及白居易的《廢琴》:「絲桐合為琴,中有太古聲。古聲淡無味,不稱今人情。玉徽光彩滅,朱弦塵土生。廢棄來已久,遺音尚泠泠。不辭為君彈,縱彈人不聽。何物使之然?羌笛與秦箏。」

這兩首詩有力的證明了胡樂的影響,使文人視為精神堡壘的古琴技藝式微了。古琴在唐代宮廷中漸遭冷落。從詩人的怨憤中,我們不難看出古琴的消沉,主因不在「器」而在「音」。遠古代代相傳惜守節奏舒緩的「楚、漢舊聲」,與唐朝當時的生活步調很不協調,於是理所當然地古調、古琴逐漸被人擱置,甚至遺忘。
  
雖然如此,但唐朝這種敞開胸懷、吸納外來文化的政策,融合了多樣民族的音樂特色,而造就了「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天朝盛世。如此一來,古琴的樣式隨著時代的變更而有所演變。相反,宋代是中國古琴發展的高峰時期,從趙詰《聽琴圖》中可見。作為文人音樂的古琴藝術和古琴演奏技法,在這一時期得到了重要發展。

明代的《琴聲十六法》

到了明朝,《明史・樂志》記載,吳(江浙一帶,古稱「吳地」)元年(西元1364年),明太祖置「太常司」,其屬下有協律郎等官。聽說元朝末年,有個名叫冷謙的人,知曉音律,善長鼓瑟,以黃冠(道士叫「黃冠」)身分隱居於吳山(在今浙江杭州市)。於是召他出任協律郎,令他協助整理樂章、聲譜,以備太學的樂生學習之。

……於是朝廷就考正四廟的現存雅樂,命冷謙校定音律及編鐘、編罄等樂器,如此就定下了「樂舞之制」。他是明代郊廟樂章的奠基者。曾著《太古遺音》琴譜一卷,大文豪宋濂為之作序,可惜現今此書已佚。如此看來,他對明初的音樂影響不小。相傳元末已滿百歲,卒於明永樂年間。又著有《琴聲十六法》,如今尚存。其法節錄簡介如下:

一曰輕 :不輕不重者,中和之音也;二曰松:松者吟猱妙處;三曰脆:脆者健也,於沖和大雅中;四曰滑:滑者溜也,又澀之反也; 五曰高 :高與古似,而實與高異;六曰潔 :欲修妙音者,必先修妙指;欲修妙指者,又必先自修潔始;七曰清 :清者,音之主宰,必使群清咸集;八曰虛 :撫琴著實處,亦有何難,獨難於得虛; 九曰幽:音有幽度,始稱琴品,品系乎人,幽繇於內;十曰奇:音有奇特處,乃在呤逗間;十一曰古:琴學祗有二途──非從古,則從時;十二曰澹:琴音本澹,而吾復調之以澹;十三曰中:樂有中聲,惟琴固然;十四曰和:和為五音之本,無過不及之謂也;十五曰疾:指法有徐則有疾,然徐為疾之綱,疾為徐之應,嘗相錯間;十六曰徐:古人以琴涵養性情,故名其聲曰希,嘗於徐徐得之。

結語

樂器與神話的關係非常密切,在傳說中樂器往往被固定與某些事物相連:例如古琴象徵道德,而編鐘象徵權威,木魚和鐘鼓代表佛教等等。

事實上,古琴從來不在樂器的層次,而是直接成為禮器甚至神器。琴不是表演型的樂器,而是供懂得音樂的君子修身養性、表達志向、觀察世道的變遷、測度天時與災祥。

古琴技藝的興衰,實與中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從最早的「黃帝鼓清角之琴,以合大地鬼神」、箕子「隱而鼓琴自悲」,當時稱為鼓琴;然後隨著歲月的流逝、朝朝代代的輪番上場、人類接觸面的拓寬、外族樂器與演奏技法的吸收融入……等等因素,而日漸失去中華傳統獨特的原貌和原汁。

至今為止,古琴這門藝術,歷經千百年的昇華提煉,在華夏眾多樂器中,最大限度地承載了神傳的中華文化精華,但它也在慢慢的失傳,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索與重視。如果您也發「思古之幽情」,也許您能在神韻藝術團裡的中國古典曲目表演中,尋回一絲慰藉。趕緊買票觀賞去!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藝術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