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古觀今:文武之道

周正


【正見網2011年07月08日】

時光荏苒,已是不惑之年。看昔日的同學與同事們,分布在社會的不同階層和領域,有著各自的喜與憂:有的感到春風得意,有的在挫折與無奈中彷徨。時常感慨命運的捉摸不定:冥冥之中是什麼決定著人生路上的禍與福呢?

最近讀了一則故事,很有啟發意義。周文王尋找賢士,在渭水之濱遇到了姜子牙。相談之間,文王問天下大計,姜子牙說道:「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則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則失天下。」周文王隨後親自駕車和姜子牙往回走,走了一段後因體力不支停了下來,回身問到:「可以了嗎?」姜子牙說:「久聞文王敬賢,今見果然不虛。今天你拉我八百步,我保你周朝八百年。」周文王一聽,趕緊說願意再拉。姜子牙哈哈大笑說:「天意如此,再拉無益。」遂請文王上車去西歧。

後人看幾千年的歷史,世道的興衰與朝代的更替,往往著眼點在其文治武功。也就是說,是否關心百姓、讓其安居樂業,並且在富國強兵中抵禦外患。從八百年的周朝、三百年的唐朝等等都可以看到這一點。反面的例子也有,比如秦朝,儘管一時強大,卻只維持了十六年,是各朝代中時間最短的。事實上,仔細分析一下,透過隋朝與秦朝的短命,我們似乎還可以了解到在文治武功背後更深層的因素。

一棵大樹,能夠存在、抵擋的住狂風暴雨,就要有著深厚的根基。一個人、一個朝代,也是如此。古人講「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易經》中說「厚德載物」,也是這個道理。因為周文王為天下蒼生著想、以德教化四方,上天因其誠心才賜給他姜太公相助,從而完成他的使命。這種德服天下的使命感,是一種內在的秉性與根基,也是超越文韜武略這些外在表現的。也就是說,有著為眾生負責的心,並且敬天知命,上天才敢委以重任,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把百姓帶入正道。比如,上古時期的舜,他在歷山耕作時,歷山人都能互相推讓地界;在雷澤捕魚,雷澤的人都能推讓便於捕魚的位置;在黃河岸邊製做陶器,那裡就完全沒有次品了。這樣下來,一年的功夫,他住的地方就成為一個村落,二年就成為一個小城鎮,三年就變成大都市了。

談到命運,人們往往強調一個人的才學、技能和謀略。這些因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關鍵的原因,還要看其是否有那樣的內在因素來承擔相應的福分。一個人在為私利爭鬥時,就容易傷害到他人;一世世的累積下來,就會造成今生的磨難。此時若能坦然處之,重視自己的道德修為,則還有補救的機會。反之,如果一味的恃才傲物、甚至欺凌他人時,就會為將來種下更多的苦果。

一個文明也是這樣。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歷經數千年而不衰,引領著全人類的文明史,就在於神傳文化中的重德向善。這種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對內可讓一個人去其浮華、返本歸真;對外可使整個社會普遍知禮明義,從而帶動著文明的生生不息和社會的繁榮。

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近幾十年來在無神論影響下,人們漸漸的忘記了這些,忘記了這傳統文化中最寶貴的民族之魂;反而習慣於在鬥爭和謊言中生存、在道德下滑中沉淪,更有甚者為了私利而無惡不作,以至於對傳統理念、對真善忍的遵循者都橫加打壓。這樣的情形,上天會讓其長久的持續下去嗎?

聽從自己的良知,才能讓我們遠離災難和痛苦。換句話說,一個人的智慧與才能、一個朝代的文治武功,當離開了德、離開了天理時,就是無本之木,很快就會枯萎。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