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筆記:古人論「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

辛棄名 整理


【正見網2011年07月26日】

我國歷代的先聖前賢,都是首重道德操守的培養,提倡大公至正的作風。認為這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根本。並在這方面留下了許多擲地可作金石聲的金玉良言,值得千古傳頌,秉持執踐:

漢代劉安《淮南子•修務篇》有云:「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意謂:為政清正廉明而沒有私心,這樣說出一句話,就能使千千萬萬民眾,團結一致。從政者,能不能分清公與私,是清廉與否的重要標誌。關於這方面的名言警語,文獻中多有記載。今即以此例,摘選若干,譯述如下:

《書•洪範》:「無偏無私,王道蕩蕩。」意謂:國君大公無私,不因偏袒少數人的利益,而違背原則。這樣,國家的各項制度和政令,就能夠順利的執行。

《書•周官》:「以公滅私,民其允懷。」意謂:執政者能以公心,去掉私情私利,老百姓就會信賴和歸順他。

《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端愨生通,詐偽生塞。」意謂:出於公心,就能審察真偽是非;私心作怪,必然難辨美醜利害;弄虛作假,就會到處碰壁。

《韓非子•外儲說》:「私怨不入公門。」公門,國君宮廷的中門。意謂:個人之間的仇怨,不能帶到處理國家的公務中來。

《韓非子•奸劫弒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猶上高陵之顛,墮峻厙之下,以求生,必不幾矣。」意謂:不克己奉公,而是貪贓枉法,就像登上高山之巔而墜入深谷中,那樣去求生保命,這是很難做得到的。

《呂氏春秋•貴公》:「公則天下平矣,平得於公。」意謂:做到至公,則天下太平。天下太平,正是由於公正得來的。

漢代賈誼《治安策》:「國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意謂:忠於國家而忘自家,為大公而忘小私。見私利,不隨便攫取;臨危難,不苟且逃避。

《晉書•袁宏傳》:「居上者,不以至公理物;為下者,必以私路期榮。」意謂:執政者不以大公無私去處理政務,下屬官吏就必然會通過拉攏私人關係的渠道,去謀取私利和榮譽。

唐代劉禹錫《絕編生墓表》:「權衡所以揣輕重,不為捶鉤者設也。」權衡,量器,即稱。稱是用於計算物品輕重的,但對於私下去捶上鐵鉤的人來說,稱是無用的。意謂:私心很重的人,絕不可能公平辦事。

唐代皮日休《動箴》:「坦如道砥,履過蒺藜。」砥,細磨刀石。意謂:為人坦蕩無私,公正廉直,即使是荊棘叢生之路,也能走過而無危險。

宋代楊萬裡《答陳國材書》:「人心之病,莫甚於一私。」意謂:一個人的思想毛病,沒有比自私更大的了。

《朱子語類輯略》卷五:「貪污者,必以廉介者為不是;趨競者,必以恬退者為不是。」意謂:貪污的人,必定會認為廉潔奉公的人太傻;熱衷於當官而奔忙的人,必定認為閒適歸隱的人不對。

元代張養浩《牧民忠告》卷下:「寧公而貧,不私而富;寧讓而損己,不競而損人。」意謂:寧願為了克己奉公而貧窮,不要因假公濟私而發財致富;寧可由於謙讓而得不到私人利益,也不應為了鑽營奔競而傷害他人。

明代高拱《本語》卷三:「去得一分私,便是一分聖學。」意謂:去掉一分私心雜念,便是多長了一分聖人的學問。

明代方孝孺《雜銘•牖》:「大其牖,天光入;公其心,萬善出。」牖,窗戶。意謂:把窗戶打開,陽光就會照進來;秉持公心,就能做出許許多多的好事。

清代陳確《葬書•深葬說下》:「利一而害百,君子不趨其利;害一而利百,君子不辭其害。」意謂:有道德的正人君子,不為利己而害眾,卻樂為利眾而損己。

清代陳確《瞽言》:「愛我者之言恕,恕故匿非;憎我者之言刻,刻必當罪。」意謂:愛我的人,在批評我時,往往採取寬容的態度,而這種寬容,必然會對自己的錯誤,加以掩飾和保留。反之,討厭我的人,在批評自己時,其意見總是十分尖刻的,能夠直截了當的指出我的錯誤,因而必須認真對待。

能否分清公與私,是從政之道中,品行良莠的試金石,也是善政與惡政的分水嶺。勇於為公,為政清廉,努力為百姓做好事,則於國家、於自己都有好處,實乃萬全之計。宋人陳師道,為其外祖父掃墓時,寫詩道:「百年富貴今誰見,一代功名托至公。」(《東山謁外大父墓》)金代元好問《遺山集•薛明府去思口號》詩中亦云:「能吏尋常見,公廉第一難。只因明府到,人信有清官。」

總之,清正廉明,實乃從政之要端。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今日神州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