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11年07月30日】

*特別通訊(需要儘快通知作者的事項)

*評議者案:由於時間關係,「詩歌評議」一停又是好幾個月了,有些問題又到了必須說一說的時候了。為了提高時間的使用效率,今天的評議按問題的分類來寫。也就是說,談到某一類問題時,把所有具有這一類問題的典型投稿都儘可能列舉出來,這些投稿的作者們就可以根據我們的評議和建議去改正自己的錯誤、改進自己投稿的水平。自己的某些稿件出現了某一問題,固然應該認真對待:把所有犯那個錯誤的作品(包括自己的和別人的)都仔細讀一下,真正弄懂該問題的實質,並認真採取有效的措施去改正。即使自己沒有犯的錯誤,也不妨仔細讀一讀,想一想自己為甚麼沒有這個錯誤。如果只是偶然因素使自己沒有出現這個錯誤,也同樣應該採取有效的措施來防止自己以後犯這樣的錯誤。有些人投稿好多年了,我們也認為他不可能犯某些錯誤了,結果突然間來了,而且不是偶然的一次,而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總之,對每一個問題都認真的讀一讀、想一想,決不會沒有收穫的。

有些問題是某一位或幾位作者最突出、最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談到這些問題時我們可能會直接針對這些作者去談、去提出建議。請其他作者不要誤會,以為這些問題與自己沒有甚麼關係,因而就不聞不問;也請所有作者都注意,不要因為我們提到某些作者的問題或錯誤是比較初級的、基本的,就覺得這個作者水平低。有些作者寫某一類詩歌寫得非常好,可算是所有投稿中最好的一部份,但在某些方面的錯誤卻是最基本的、甚至很初等的。這種現象不足為怪,因為我們的詩歌作者,絕大多數都沒有經過按步就班的詩詞寫作的訓練,甚至根本就沒有讀過多少詩詞的名篇。在詩詞寫作中對某些概念和方法幼稚或無知,都是正常的。每個作者都可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每個作者都有自己應該改進的地方。甚麼都好,沒有必要再改進的作者,我們還沒有看到過。因此,所有投稿正見詩苑的作者,切莫對其他任何一個作者下結論,說誰寫得好、誰寫得不好。最切實的作法是,把眼睛盯著自己的短處,不斷的改進自己;而在寫作中又要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爭取寫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來。輕易去評價別人,對自己有害無益。

我們鼓勵希望學習、提高自己寫詩水平的作者,把自己希望弄懂、解決的問題,寫在自己的「投稿附言」裡寄來,特別是自己通過努力而始終沒有弄懂、沒有解決的問題。今後的詩歌評議怎樣寫、寫哪些內容,就根據我們收到的問題來決定。這樣寫評議,就不會有任何無的放矢的東西,就沒有任何時間和精力上的浪費,同時又滿足了好學之士希望儘快提高的願望。寄來的問題,如果是在我們的「詩詞常識」裡出現的,我們一定詳盡的給你解答清楚,讓你得到滿意的答案。但如果是出自另外的書籍、文章,我們解不解答、解答到哪個程度,就要看情況而定了,因為現在有許多書籍、文章的作者自己就沒弄懂,都是抄來抄去的,糊弄初學者。讀這類東西,徒亂人意,反被誤導。如果你提的問題,與你現在的寫作或水平沒有關係,對你沒有任何益處,我們會提醒你,讓你暫時(或永遠)不要去鑽研這個問題。因為長期看你們的作品,每一個人需要甚麼、不需要甚麼,我們都是很清楚的。作為同修,我們對你是要負責任的。對於有自知之明和上進心的同修,我們對你的求助都會盡力而為的。

學習寫詩詞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典型的、帶普遍性的問題,這些問題在過去的「詩歌評議」中已經談過了,甚至反覆多次的談過了。如果回頭讀一下以前的評議,對於那些沒有讀過的、新來的作者們還是會很有幫助的。我們前面已經寫過255篇評議了,今天這一篇是第256篇了。對一些常見的問題老是翻來復去的談,現在也沒有那樣的時間了。真正想學習詩詞寫作的作者,應該有效的利用現成的各種條件,一點一滴的不斷增加自己對詩詞寫作方法的積累,特別是要不斷改掉那些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上拽住自己不能往上走、甚至不能入門的小錯誤或不良習慣。

*第一個問題,也是最重要的問題:做大法詩人,還是詩人弟子?

「正見詩苑」基本上只登載大法弟子所寫的、與大法修煉有關的詩歌作品。常人感謝大法弟子、感謝大法和大法師尊的作品都很少登。就是大法弟子的作品,如果內容與大法、大法弟子沒有關係的,也基本上都不登的。我們曾經收到過相當一部份寫得很不錯的詩作,但因為內容與大法沒有關係,也就只好婉拒不登了。

我們來這裡發表作品,是以大法弟子的身份、姿態來做大法的事情。寫詩是我們三件大事中的一部份,我們通過寫詩揭露邪惡、喚醒民眾、救度眾生,同時提高我們自己的心性和修煉的層次。三件大事是我們詩歌作品的永不乾涸的源泉。在這樣的作品中,滲透著我們感恩大法和師尊、慈悲眾生、嚮往美好未來的超常的力量。隨著我們寫的作品的增加,我們寫詩的能力也不斷增長,好作品也越來越多,最終總是會成為一個當之無愧的「詩人」,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大法詩人」,也就是大法造就的詩人。我們自己並不在乎能否成一個「詩人」,我們只是按照大法弟子的標準去做自己該做的事。但是大法需要更多更好的詩歌,需要很多高水平的詩人,大法就會把你造就成這樣的詩人。這和修煉是一個道理:我們不求,只是有這個願望,按照大法的標準去認真的做,最後能不能成、該不該成,自有師尊和大法來衡量、來促成、來完成。

但有些作者不一定是這樣的想法和做法。他們把做一個詩人看得更重要。他們也寫大法內涵的詩歌,但只是為了做一個詩人才寫的,同時也希望保留自己大法弟子的身份。他們就是拚命的寫、拚命的發表,多數是給常人看的東西。他們覺得寫得多了,手寫熟了,就能被讀者封為詩人了。其實,你能不能成一個真正的「詩人」,不是那些常人讀者就能決定的。而且你一心就想發表,而不認真改正自己不正確的概念和方法,寫得越多反而越不好:錯誤的東西都定形了、很難再改過來了!這些作者希望成一個詩人,有知名度,再以詩人的身份來寫大法內涵的作品,我們不妨以最美好的願望叫他們「弟子詩人」,就是還想保住大法弟子身份的詩人。但能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詩人」,特別是能不能保住「大法弟子」的稱號,那還得看作者自己的那顆心怎樣動,這不是任何其他人能夠決定、能夠改變的。這一類作者的詩,我們還給登,只要我們認定他是還想當大法弟子的。

有些作者的詩,我們已經停止登載了,有的已經停登很久了。其中原委,非只一端。由於與多數作者沒有關係,我們也就不在這裡談這些問題了。

*第二個問題,關於一稿兩投或多投。有些在「正見詩苑」投稿的作者,也同時在其它網站投稿,而且是同一首詩同時向兩處(甚至多處)投稿。這就是人們說的「一稿兩投」或「一稿多投」。這在常人中是不允許的,而且被認為是不道德的做法(因為常人涉及到收稿費的問題)。作為大法弟子,我們理解大法詩人們希望自己的詩被更多的讀者閱讀、能救度更多眾生的願望,因此同一首詩出現在不同網站(特別是大法弟子辦的網站),我們認為是可以的,而且是好事。但問題是,我們的詩一旦登載,常人都可能看到,而且有許多詩就是專門為常人讀者寫的。如果同一首詩出現在兩個不同的網站,都是原創的形式(不是轉載),甚至兩首詩在某些字句上還不一樣,常人讀者怎樣看待這種現象呢?無論讀者怎樣想,總之都不會對作者和網站有好的看法。特別是兩個網站登載稍有不同的兩首詩,讀者會以為作者投了一處,又稍加修改去投第二處,這也會影響作者自己的聲譽的。因此,如果我們發現收到的稿件已經在某處登載了,而我們又必須做某些修改才能登載(各個網站可能有不同的考慮和要求,不足為怪),那我們就傾向於不登載了。要解決好這個問題,不讓任何讀者產生誤解或反感,我們目前的想法是這樣:所有作者,當你寫好一首詩要準備投寄時,請首先投寄到你最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登載的網站。如果登載了,就不要再投其它網站了。如果沒被登載,等到你確信這個網站已經不會登載了,再投到第二個網站去。這樣做,對你自己和兩個網站都有益。最理想的做法當然是:一個網站登載了,其它網站去轉載。但恐怕沒有一個網站會費時費力的去轉載自己認為並不怎樣好的作品。其實「正見詩苑」上比較好的作品,其它網站也是有轉載的。因此作為作者,如果自己的作品在自己喜歡的網站上登載了,也就可以罷手了。非要一稿兩投,在兩邊都登,說不定產生的負作用比正面作用還大呢。如果你的作品真的很好,值得其它網站給你傳播,其它網站也會轉載的。因為你是大法弟子,師尊時時在看著你,你的作品值得傳播,會不給你傳播嗎?由於我們沒有時間和人力到任何其它網站去檢察我們的作者們的作品是否同時投寄了其它網站,因此這要靠作者們自己自覺的遵守和執行。我們相信大家,因為你們是大法弟子。如果真有不是大法弟子、或不把自己當做大法弟子,來耍小聰明的,我們一旦發現,可能會立刻停止登載他的任何作品,甚至將他原來發表的都拿下來,因為我們不能確定他是大法弟子了,他的作品也就不在我們登載的範圍之內了。

*第三個問題,投稿以後或投稿登載以後再修改的問題。大多數作者不存在這個問題,都是投一次,登與不登,以後也就不過問了。有時覺得自己的稿件應該沒有問題,會不會沒有收到,幾天以後再投一次;有的作者還往往按自己猜測可能會出的錯誤進行一些修改,然後又投來,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有些作者剛投過了,好像心不穩,又投一次,也沒說有沒有修改。還有些人每隔一會兒又投,有投五次、六次的。這就會產生問題:我們如果把你的前一稿已經修改好、準備好登載了,你又來一個修改稿,我們就得一字一句的對照你的修改稿和我們的修改稿的差別:哪些修改不用了、哪些修改要保留,這就很費時間。你老這樣做,我們就不敢及時的處理你的來稿,只能先放在那裡,等到沒有後面的來稿了,再處理。如果時間緊、稿件多,就得推遲到第二天再處理。第二天如果稿件還多,就得再往後推。另一種情況是稿件已經登載了,作者又來函要求做些修改。這些作者往往都是對自己的作品要求較高,希望儘可能做到滿意的程度;或者是當時疏忽、筆誤,個別字誤植了,可是又沒有弄到行文不通或內涵錯誤的程度。這種情況我們一般不會去修改,特別是作者沒有要求的時候。但這種要求修改的情況卻很難辦。如果一登出來作者就發現了,立刻來函要求修改,或許在第二天還來得及(凡是這種情況的,我們都做了);但第二天、第三天以後,甚至更長時間了,才要求修改,這就很難辦。簡單的說,我們不能這樣做。這一類的要求,我們都存放在那裡了。我們只能說盡力而為,如有機會,希望都能修改過來。如果最後沒能修改,也請鑑諒。

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還是要從作者一方入手:投稿之前冷靜的、認真的閱讀原稿,有可能的話,請別的同修讀一下,確認沒有甚麼問題了,再投稿。如果不是時間性很強的稿件(這種詩稿是不多的),最好是寫完後放一兩天,再仔細閱讀,或再請人閱讀,這樣最不容易產生疏忽。有些人的投稿,一看就知道作者沒有認真讀過,同音白字很多,有些是帶嚴重內涵錯誤的,比如把「慈悲懷」寫成「慈悲壞」等;還有些稿子這裡那裡的缺標點,或者逗號打成句號了;更有甚者,第一首詩是全標點的,第二首就只打逗號不打句號了,第三首就完全沒有標點了!你是以正法弟子的名義在寫助師正法的詩歌,我們說甚麼呢?我們只能說,請作者們對自己的作品認真、負責些,自己首先要看重自己的作品。你都不把自己的作品當回事,我們怎麼辦?況且完全是自己份內的工作,都要推給審稿人去代勞,未免有失修煉人的本份了。

*第四,我們談一談誤用和濫造詞語的問題。特別是近一兩年之內開始投稿的作者,這種情況比較多,老作者中這種情況的比較少。這個問題不象一般人想像的那麼簡單,它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誤用和濫造有時是糾結在一起的,但多數時候可以區分開來。

由於字數限制或韻腳限制,而把雙音詞壓縮成單音詞的仍然很多。雖然過去已經談的比較詳細了,但可能後來的作者沒有讀以前的評議,所以還是繼續著這個錯誤。比如把「兌現」壓縮成「兌」,過去很普遍,談過不只一次了,現在還有「兌誓約」的。其它的,比如把「淘汰」「徘徊」「徜徉」壓縮成「淘」「徘」「徜」等。這就是濫造詞語。凡是這樣做的作者,以後請先查一下這些單音詞有沒有原來那個雙音詞的意思,甚至這些單音詞能不能單獨使用。我們過去強調過,每一個詩歌作者,你必須手邊上有一本比較好的常用詞典或字典,而且養成經常查的好習慣。誤用的詞語,一般是不理解詞義或搭配關係而產生的。比如「狼煙」一詞,以前在評議中就仔細講過了:那是在烽火台上用狼糞燃燒而升起的煙,是報警敵情的通訊手段,所以用此詞來代指戰爭。但很有幾個作者說99年鎮壓大法是「中華大地起狼煙」,知道這個詞的人反而不知道你在說甚麼啦。還有「法徒立掌起狂飆」,這個「狂飆」通常用在負面的對像上。可能這樣用的人是受了毛某某的詩句的影響吧。他是可以隨便狂的,我們不能。類似的,還有「三退起狂潮」。簡單的說,這個「狂」字不能用於正面的人和物。作為修煉人,過份的激情都不行,何況是「狂」。誤用「天台」一詞的人很不少,用來代指天上、天界,多數是因為要用「台」來押韻。但「天台」沒有這個意思。要泛指天上、天界,可以用「瑤台」,也押同樣的韻。用「方舟」一詞的人也不少,我們一般都改為「法舟」「法船」。方舟只救了諾亞一家人和一些動植物,大法要救的是千千萬萬包括宇宙的王、主在內的人和神。用「方舟」來比大法不是太小了嗎?再說,那是另一個宗教的東西,是我們要救他們,還是拿他們的東西來救我們要救的人?順便說,聖經裡面的一些經典故事,都被漢字保留下來了。「船」字就保留了諾亞一家人造方舟的故事:因為諾亞一家人就是八口人。沒有發現任何另外的文字有這種功能。「拜師恩」是用錯動詞:「拜」的只能是人不能是恩;「謝」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恩。「搶救人」可以縮略為「救人」但不能「搶人」,那還了得。「祛」和「祛」互為異體字,完全同義,可以用在「病」「魔」「邪」「祟」等對像上,但不能用於「執著」,有的作者寫「祛執著」,那是錯的,只能說「去執著」。估計有些人弄錯是因為把「祛」讀成「去」了。不知道「祛」字含義、讀音和用法的人,務必請查一下字典。文字水平就是一點一滴的積累起來的。「船」可以「登」但不宜「蹬」,特別是我們的「法船」,不准亂「蹬」。過去有用「蹬」代「登」的,但現在通常是分開來用的。特別和「法船」連用時,「蹬」字的本義就成負面的意義了。有的作者一直在「蹬法船」,要改過來。把「否定」縮略為「否」是不對的,前者是動詞,後者是副詞,不能用「否」代替「否定」。有的人可能看到某些字(詞)典上解釋「否」字,第一條就是「否定」的意思,那是字(詞)典的問題:用帶「否」字的詞「否定」來解「否」,那就是錯的。有的作者寫「舊勢安排全部否」,單看這一句的意思,人家可能誤解為「舊勢力的安排我們是全部都要嗎?」(還是只要一部份哪?) 有的作者喜歡用「殤」字,其實本該用「傷」或別的字,這兩個字的區別很大的,如果你不明白,就查一下字典。有人把煉靜功說成是「坐禪」或「禪定」,這牽扯到不二法門了,得嚴肅對待。還有人把大法弟子的修煉比喻為「鳳凰的火中涅盤」,也是類似的。關係到大法修煉的內涵時,千萬不要隨意創造新詞和術語,或者使用內涵和形像上不太恰當的比喻,因為這關係到對法的態度。「無間地獄」的「間」是「間隔」(間隙、間諜)中的「間」(仄聲),不是「中間」的「間」(平聲),因為這個地獄裡的苦刑是不間斷的進行的,不象其它地獄裡的受刑,受過一次刑後還有一點喘息的時間。這個詞用在韻腳上時就可能導致麻煩:如果你是要押平聲韻的,你誤讀了這個詞,你就會把它當作韻腳來用,結果就破壞了韻腳的一致,如果你寫的是格律詩,那就非改不可。平時用字時,「抹」和「摸」是很少混淆的。但一遇到「獸印」這樣可怕的東西時,我們有些作者還喜歡「摸獸印」。「摸」不起作用,要一把「抹」掉。有些作者在談到邪黨時,喜歡用「忠、奸」來講大法弟子和邪惡勢力,甚至還說「忠臣、奸臣」「忠言逆耳」,這顯然是很不恰當的。仔細想一下這兩個字的含義和用法,是不難明白的。中國字有很多是多義的,因此用來構句時就可能產生帶歧義的句子。比如「化」字可以表示把某種東西消散掉,使之不再存在,如「春風化雪」;又可表示把一種東西變成另一種東西,如「情化慈悲」「梁祝化蝶」。於是「浩浩慈悲化陰霾」就有正、反兩種完全不同的內涵了,這種具有反面內涵歧義的句子就要注意避免。這句中的「化」改成「散」就不會有岐義了。又如「下世」這個雙音詞,許多作者都當做「下到世間時」來用了,比如「牢記下世願」。這樣用的「下世」是名詞作定語,因此它的意思是「下一世」,即今生今世以後的生命階段。與作者要說的「下世來之時」不同。如果把「下世」解作動詞,那麼這個「願」本身就是要下到世間來,也不是作者要說的意思。「來世」也是一樣的意思。雖然我們經常說「救度世人」,但「救」和「度」區別很大,現在我們做的主要是「救人」,能得度進入修煉的不多。在分開用時請仔細考慮你傾向於用哪一個字。有些作者的用法顯然和上下文不太吻合。「祭」和「悼」兩個字也很容易混淆。前者通常要有祭品(食物、衣物和其它用物乃至冥鈔),主要是給另外空間的生命物質上的支持,當然由此也可以表達思念、敬仰之意;而「悼」主要是心理和情緒的表達,不必涉及物質上的東西。因此,我們對失去人身的同修的思念、告慰和支持,一般都屬於「悼」。當然,你真要擺上同修生前喜歡的食物或其它物品,與之共享,你也可以用「祭」,但同修去的地方肯定不是那種缺衣少食的地方,所以實際上是不必這樣做的。有些詞,它們的內涵相差不多,你在使用時可以從詞義辨析和尾字的平仄這兩方面來考慮自己選擇哪一個。如:冤源、冤緣、怨源、怨緣、冤怨,這些詞都是合成詞,意義也很明確,前四個是平聲字結尾,後一個是仄聲字結尾,你可以根據內涵和平仄的需要來選擇。

以上談到的四個問題,除最後這個是很具體的外,前面談的都是一般性質的問題,但也都比較重要。以後要談的都是比較具體的問題了,特別是對一些作者作品的簡析和建議。但為避免文章太長,我們就在這裡打住,下一篇評議再接著談第五個和以後的各個問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