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的使命:記憶與人腦

元泰然


【正見網2001年03月21日】

許多關於意識的研究都不加思索的假設學習與記憶現象由我們看到的這個神經的大腦,蛋白質DNA的大腦而成。於是,學會了走迷宮的小白鼠腦中多了些蛋白質,記憶就在蛋白質中了。(還有類似的腦肽理論、神經迴路理論等。對於這裡討論的編碼問題道理是一樣的。)

蛋白質能記住大千世界嗎?

使用計算機的人都知道,要想利用形形色色的信息,必須有各式各樣的軟體。首先要有Windows運行機器,然後是中文軟體,圖形軟體。隨著時間推移,增加內存不可避免。

做人可就要遠遠難多了。大腦「硬體」升級當然不可能。還得分配資源用以「情感軟體」,「良心軟體」(無情無義者例外。)推論:若要成為頂尖人才,當更多利用別人末開發的部份大腦;或是成為無情無義之徒(不知是否用這種理論編出來了什麼武俠小說。)

要用蛋白質記錄信息,麻煩還在後頭。人類不斷有新的知識、概念出現,有限的大腦中可能有的蛋白質總是有限。哪一天沒有別人沒用過的蛋白質怎麼辦?太太也許和某位古代美人面目相似,可萬一為了學C++用錯了蛋白質,看見太太就說「面向對像的程序」那可如何是好。

腦裡的蛋白質怎麼也沒有這大千世界複雜。總有一天,蛋白質會用完。

出路在哪裡呢?

現在研究的學習記憶過程都是另外空間在人腦上的反映。相同的蛋白質,在另外空間並不是一回事。正見網報導的老年修女就是一個例子。她們的大腦已有類似老年痴呆症的「病變」,在去世前,她們卻記憶力很好,一點沒有老年痴呆症症狀。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