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成語:眾志成城

陳必謙 整理


【正見網2013年03月11日】

【釋義】意思是萬眾一心,像堅固的城牆一樣,也比喻眾人齊心合力,力量就無比強大。

【近義;反義】萬眾一心  眾心成誠;一盤散沙

這個成語出自《國語•周語下》。周朝末年,周景王即位以後,他為了能多搜刮到一些錢財供他享用,下令廢除了當時流通的小錢,重新鑄造一種大錢。大夫單穆公,勸諫他不能這麼做,周景王根本不聽,仍然我行我素。  

不久他又要造大鐘,大夫單穆公,勸諫說:“這不僅勞民傷財,而且用大鐘配樂,聲音也不會和諧的。”但周景王仍不聽。過了一年,兩口大鐘鑄成了,有人為了奉承景王,諂媚地說:“新鑄的大鐘,聲音非常好聽。”於是,周景王就命他敲擊,他聽了後,對司樂官州鳩說:“你聽,這鐘聲多麼和諧呀!”

州鳩(人名)深知景王鑄鐘給百姓帶來的苦難,便回答說:“這算不得和諧。如果大王鑄鐘,天下的老百姓都為這件事高興,那才算得上和諧。可是,您為了造鐘,弄得民窮財盡,老百姓人人怨恨,所以我不知道這鐘,好在什麼地方。俗話說:‘眾志成城,眾口鑠金’。大家萬眾一心,什麼事情都能辦成;相反,如果大家都反對,就是金子,也會在大家口中消鑠。”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