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經營之神」 松下幸之助 走過的人生(二)

劉如


【正見網2017年06月22日】

經營會社 無非做人

跨國企業「松下電器」的創始人,松下幸之助,只有小學四年級的學歷,卻成為「日本式管理之父」。他之所以被日本譽為「經營之神」,很大原因,在於他證實了以仁德為核心的商道,是成就大業自古不變的真理。

人們對他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待人非常厚道,把人看得比利益重要。他首創「終身僱傭制」、 「玻璃式經營」等企業管理制度,體現的正是這一點,影響了後世日本的企業。從他身上,可以領悟出古代中國儒商的境界。

從少年時代當學徒開始,他就能做到不計較利益的得失。受到不公的對待,不僅沒有絲毫的不滿,反而思考自己的不足。從小事中不斷領悟經營的正道。為此,他才思泉涌,福報連連。

九歲當學徒 勤勞知足

松下幸之助,於1894年,也就是日本明治27年,出生於和歌山縣海草郡的和佐村(今天的和歌山市)。他排行第八,是家中最小的兒子。

原本家中還算殷實,不料他四歲那年,父親因為生意失敗,家道從此敗落,嘗試其它經營,也以失敗告終,靠賣地賣房度日,最後家徒四壁。父親只身前往大阪任職。幸之助九歲那年,父親讓他退學,去大阪當學徒。從此告別了學校,僅僅以小學四年級的學歷,開始了他波蘭壯闊的一生。

他的學徒生涯,跟電燈電器行業毫無關係,卻是他以仁德為本,謀求社會福利,不受利益束縛的經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

年僅九歲,他被迫離開母親,來到了大阪「宮田火缽店」,以奉公的形式,成為該店的學徒。日本把學徒的工作叫做奉公,大概源於學徒的工錢很低,要住在店家,乾的都是從打雜開始的下等工作,雖然管吃管住,卻必須從早到晚的工作,不得停歇。幸之助每天要擦地清掃、帶孩子、燒制火盆製品等等,手常常破皮裂開口子,疼痛難忍。小小年紀,別人也許還在母親的懷抱裡撒嬌,他卻必須恭恭敬敬地聽從吩咐,早晚幹活,內心的煎熬,可想而知,每日夜晚,都因思念母親和故鄉,淚濕枕巾。

但他很懂事,從不埋怨父親,而是非常聽話地踏踏實實地工作,內心是個很溫和很知足的孩子。第一次的工錢給了他當時的5錢銅板,1錢等於50 厘錢,而1厘錢,可以買來一顆糖,這就意味著,他可以買來250顆糖,對於剛滿10歲的他來說,那簡直是天大的財富,他說自己當時吃了一驚:「我居然可以賺這麼多錢。」「那是我一生中最開心的時刻」。儘管後來他擁有了十幾億的財富。但對於他來說,那250顆糖的價值,是他最大的財富。

為哄嬰兒一笑 花掉一錢銅板

但他並未視財如命,有一次,他背著店主的嬰兒在街上看到大家玩陀螺,因過於入迷,不小心嬰兒的臉被碰疼了,哭個不停,他居然毫不猶豫進入賣點心的店裡,用了一錢買下一個饅頭點心,孩子馬上不哭了。那是他五分之一的工錢,平時自己一個糖都不捨得買,能吃一顆糖,就已經覺得很奢侈的他,居然為了哄嬰兒開心,花掉了「一大筆錢」。

很多人說,正因為他從小吃苦,懂得了養家賺錢的辛苦和不易,因此非常體諒員工。不過也有很多人雖然吃苦,但是卻不能正面看問題,而是抱怨命運的不公,嫌棄工錢給的少,甚至為此感到屈辱,要擺脫貧困,將來出人頭地。而幸之助,從不埋怨父親的狠心,也不叫苦,得到一點就非常感恩知足,還能坦然付出,博得嬰兒開心,是個心地善良、心無雜念的孩子。善待人,重義輕財,始終是他人性中最突出的特點。

父親反對回家讀夜校 要求繼續當學徒

第一次的學徒,因店家破產,只持續了三個月,就結束了。他又被安排到了「五代自行車商會」繼續奉公。他母親卻因為心疼兒子,希望他能回家讀夜校,彌補小學退學的遺憾,那時他11歲,全家已經搬到大阪,正好郵局招募人,母親便對他說,希望他回家應募,不用吃學徒的苦,還可以讀夜校。

幸之助聽到母親的話,很開心,能回到母親身邊,實在求之不得,然而意外的是,父親卻反對,告訴兒子:你母親雖然希望你停止奉公,回家讀夜校,但是我認為你應該繼續奉公,將來憑著實業,走出自己的人生。

父親希望他在店家磨練自己,掌握技能的同時,也學會店家從打雜到經營的所有事物,只有從基層做起,體驗全部的艱辛,踏實工作,才能真正立身處世。他還告訴兒子,這些比學校的知識,更加重要。

於是他聽從父親的安排,毫無怨言地繼續當學徒,後來他非常感慨,幸虧父親判斷得當,他能有今天,都是因為聽從了父親的教導。

二度當學徒 初展商才 不修道已在道中

由於父親的反對,他沒能讀書得到學歷,但他並沒有埋怨命運的不公,老老實實地做學徒,既來之則安之。每天在自行車店學習修車,幹著各種跑腿的雜事和最累的活。

期間他常常正在修車,就會被客人吩咐替他們買包香菸。於是他就得停下手中的工作,洗乾淨黑黑的手,跑出去買煙回來。

這樣一來,他突然想到,一來一回,客人等的心急,自己也不停地洗手來回跑,難道就沒有好辦法,使得這件事更加方便嗎?於是他突然想到,乾脆用自己的工錢買好放在身邊,這樣大家都節省時間,要的時候,馬上就可以給客人了。那時候,20包一條,只要一次買一條,就免費贈送一包,這樣一來,他大多每個月賣出兩條左右,免費的兩包,就成了自己的利益。甚至盈利達到工錢的四分之一。客人們都很喜歡他,認為他聰慧,能想到如此好的主意。後人因此認為他會經營,是天才。

其實他不過是老老實實幹活,並不埋怨大家讓他跑腿,然後想到如何更好地方便大家。節省彼此的時間而已。他就是在工作中,看到大家需要,想要更好地改進,於是自然想到這樣做,是認真工作,認真生活,自然發現人們所需和不便的地方,希望大家過得更方便的必然結果。

很多人以為他是不是早就知道這樣可以賺取免費的那包煙,我們雖然無從猜測,但是後來發生的事,足以證明,他當時只是為了方便大家,並不是以賺錢為目的。

因為不久後,店中其他員工有意見,其實就是嫉妒他得利,總向店主告狀。為此店主很為難,讓他停止。他當即聽從要求,沒有為自己分辯。一般人在這樣的情形下,會覺得很冤屈,自己並未乾擾他人,不過是花自己的錢買好煙放在身邊,別人贈送的煙,又不是偷來的,店家也讓自己替人買煙,哪裡不對呢?肯定會覺得不公平。還會因此怨恨店中告狀的員工欺負他。

然而,意外的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居然面對眾人的非難,不僅不怨恨,反倒十分平靜地思考,為何大家會嫉妒自己,一定是哪裡做的不對,讓大家對他不滿。就這樣他突然想通了,沒錯,我忘記了有利益要跟大家分享了,我應該把賺到的額外收入,用來請大家吃一頓飯,大家都受益,才會高興,只有我自己一個人獲益,一個人快樂,所以不對,才招來責難。

這樣的想法,出自一個少年的心,實在不可思議,即使大人也是十分罕見的。他能坦然忍受責難,在逆境中反省自己的不足,是個不修道已在道中的根基相當好的孩子,生性善良,懂得考慮和體諒別人,希望別人過得好。

所以說,他能夠在上文提到的熱海會談中,以70歲的高齡,會長的身份,面對責難誠心道歉,化解危機,並非偶然。

香菸事件之後,他善待顧客得到福報,高明的經營領悟再次湧現。

(待續)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連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