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評議:網上通訊



【正見網2007年08月26日】

*正見網2007年7月30日審閱「此時」

原文:「萬法皆不靈。故師下蒼穹。世間毒且惡,法徒歸其正。」原作的兩個韻腳「正」和「穹」屬不同韻部,平仄也不相同。

*正見網2007年7月31日登載「詩七首」:

「頌豐功:一條正法路,幾度風雨程,千魔萬難銷,億載歌師功。救度知多少,慈悲漫蒼穹。兆劫終不壞,圓容證天工。」原詩標題為「歌師功」,改為今題。第二句尾字「程」不押「功」,改為「中」。第三句尾字「銷」是平聲,此處宜仄聲字,改為「後」。第四句中「歌師功」改為「頌豐功」。末句中「證天工」改為「勝天工」。

「修其心:修行先修其心,事事以法為本;盪盡心中妄念,歸來慈悲長存。」第一句中「修行」和第二句中「事事」對換一下,雖然區別不大,但畢竟有區別。作者建議的「行來」,還是不如「歸來」好,因為修煉的最終目地是回歸。謝謝作者的信任和委託。

「盡在:業消德見滿:見-漸,心淨功自豐,修心斷欲處,盡在大法中。」第一句中的「見」讀「現」,是視覺可以判斷的現象,但「德」的增加,絕大多數修煉人是看不見的,因此改「見」為「漸」,畢竟「業消」和「德滿」都是一個逐漸的過程。

*正見網2007年8月1日登載「學法」:

原文:「流星穿暮色//飛葉破來風//夜半無人語//偎依在法中」。這首五絕短小而內涵豐富,形像生動而詩意盎然,末句構思奇特而成警句,使人讀後能感覺到大法在人心中所產生的美好感受。尚可改進者,第二句「飛葉破來風」內涵不太明確,不象第一句那樣有增加對比、為末句蓄勢的作用。比如,改一下後面三字,成為「飛葉舞涼風」,這樣一方面為末句增加溫馨感,另一方面可使前兩句對仗更工整。

*正見網2007年8月1日登載「軍人淚」:

這首五言詩共八個詩節,每節四句,語言樸實而內涵豐滿,純粹用以敘代議的手法,不言悲而使人悲、不泄憤而令人憤,有點象大詩人白居易的手法。原詩較長,不便引錄,請讀者到正見網上欣賞。

*正見網2007年8月1日登載「詩二首」:

第一首「樂融融: 一路輕歌一路風,聲聲飄入行人叢。一份真相一份意,字字珠璣破迷濛。白雲悠悠聚不散,彩蝶款款舞相從。山呼雀躍水歡唱,覺醒眾生樂融融。」此詩前四句,在語義上成功的運用扇面對的手法,頗具對稱美而且顯得特別流暢、輕鬆。隨後三句純用寫景,以悠悠白雲、款款彩蝶、歡呼的山水來襯托「眾生樂融融」的心境,形像生動,有鼓舞人心、振奮精神的作用。

*正見網2007年8月1日登載「復興」:

原文:「華夏文化傳自神,敬天重德好精深。聖王末劫正蒼宇,迷眾絕境聞法音。九評三退清爛鬼,四海復興神位尊。普世同化真善忍,神州神韻煥然新。」此詩第二句中「好」字用得真好,實在可圈可點。讀來好似隨意衝口而出,而細嚼則很有韻味。第六句中「神位尊」改為「神更尊」,不是其位可尊,而是神本身可尊,大法洪傳後就更加可尊了。

*正見網2007年8月1日登載「晚照沉思」:

原標題「看夕陽」概括力稍差,故改為上題。原文:「夕陽西山下//紅透半邊天//無聲無息去//光彩耀人間」。首句中「西山下」改為「下西山」,不但增加了動感,而且使首句也入韻。末句中「耀」字改為「照」,前者強調發光的主體,後者強調受光的對像。這首小詩純用寫景,而喻義明確、深沉,且打破了習慣上使用「夕陽」比喻衰敗、沒落的框框。

*正見網2007年8月1日登載「詩二首」:

作者原擬填「採桑子」詞,但因兩首中都有少數不合平仄的字,比如「竹、畫」「幸、纜、億、佛」等字,因此以詩歌形式登載。

*正見網2007年8月1日登載「塵緣」:

原詩四個詩節、每節四句。第二節首句「漸入紅塵入人境」改「入人境」為「落人境」,一方面避免重複「入」字,另一方面強調是從高處下來的、是神下凡來助師的。末句「迷在亂世人不清」,改「人」為「想」,不是「人」本身「不清」,是人的思想糊塗了,想不明白了。第二節第三句「修心斷欲去執著」是師尊的原句,不宜與弟子的話混用,改為「斷欲修心去執著」。末句尾字「性」是仄聲字,而第二句尾字「情」是平聲,因此末句改為「人心放下心性升」,押平聲韻。第四節首句「同化真善忍真經」中,「真善忍」三字必須讀在一起,句讀就不是七言詩的讀法了,因此改為「同化真經真善忍」,這是以「近韻」算作入韻了。

*正見網2007年8月1日登載「詩二首」:

(一) 「八千萬, 冤鬼赴黃泉。 苦嘆那樁樁件件,更憐我大好河山,處處是瘡瘢。」(二) 「危難裡, 幸大法開傳。 盪盡濁污清舊宇,斬除紅惡救生還,華夏著新篇。」作者原擬填宋詞「憶江南」,但第一首中兩個七言句都用了「3-4」讀,而詞譜是要求「4-3」讀,即詩句的讀法;第二首中第二句用了「1-4」讀,而詞譜要求是「2-3」讀,即五言詩的讀法。值得注意的是,句讀的錯誤往往比平仄、甚至韻腳的錯誤更能改變詩、詞、曲的「原味」,個別字的平仄錯誤,一般人聽不出來;韻腳錯了,只要是近韻,多數人還會覺得是「順口」的,而句讀一錯,大多數人都能感覺到「味道」不一樣了。

*正見網2007年8月2日登載「大法洪恩」:

原文:「末劫大法傳世間//洪穹欲崩挽狂瀾//千秋青史書道義// 萬古鴻蒙闢地天」。第三句中「書道義」,無論作者原意是怎樣解,讀者都多半會直接解釋為常人中「道義」一詞的內涵,因「道義」一詞已經是常人中最常用的詞之一。因此改為「法恩載」,將大法洪傳一事提到應有的歷史高度。末句「闢地天」也是類似情況,因為常人已經知道盤古開天闢地的說法(儘管不一定相信)。因此改「辟」為「分」:大法分別給人「天」「地」異途的選擇。

*正見網2007年8月2日審閱「得度」:

原文:「看紅塵寒來暑往,滿目滄桑,四海茫茫,交苦身心處處傷。// 嘆人生舉目四望,幸遇聖王,同化法光,路轉峰迴踏歸航。」此詩用的是宋詞「採桑子」的句式,但作者把上、下片的第一個七言句都改成了「3-4」 讀的形式。另外,「滿目滄桑」不知作者想表達的意思是什麼。

*正見網2007年8月2日審閱「江城子・上世天道(新韻宋詞)」:

原文:「箏音一曲斷弦奇。 破柔荑,道天機。曲高和寡,只語對風襲。一醉千年多夢幻,人不醒,墜凡泥。// 飛天奏樂舞仙笛。鳥棲息,獸無離。天音曼妙,花落影香遺。梵樂傾城天地變,神自樂,笑人迷。」 此詞所寫的背景、人物和事件,都有點「夢幻」的意味,讓人很難得出個確切的印象。在平仄的使用上,「襲、笛、息」等入聲字都用作平聲字了。我們選擇「詞韻簡編」(即「詞林正韻」略去一些冷僻字)作為寫詩詞的用韻標準,對於寫宋詞,當然更應該以此為準。不管作者所說「新韻」是哪一本韻書,我們建議作者還是以「詞韻簡編」為準來寫。

*正見網2007年8月3日登載「浴佛恩」

原文:「洪微處處佛光浴,舊宇如煙,新宇新天,茹苦師尊在世間。//威德浩浩恆長久,芸眾歡喧,十界新顏,默默慈悲滿大千。」第四句中「茹苦」改「救苦」。第六句中「芸眾」一詞沒有確定內涵,改為「芸芸」;第七句中「十界」也是一樣,改成「十方」。原作擬填宋詞「採桑子」,但因少數字平仄出格,因此作為詩歌登載。詞彙的修改也相應的放棄了對平仄的考慮。

原稿尚有另一首「採桑子・梅蓮頌」。除少數字平仄出格外,第一句「根扎淨土開濁世」對梅和蓮都不適合。第二句「國內梅娟」以「娟」形容梅不合適。第三句「四海蓮鮮(翩)」,形像不合理:無論「四海」的表面意義是什麼,它的形像得從它的本義中來,而蓮不能栽到海裡。我們寫詩要考慮不同的作者,形像思維強的人是先產生形像,再從形像中抽出內涵和喻義,一切帶形像的詞彙在組合成句時,都應考慮最後的形像組合是否可能、合理。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詩詞曲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