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7年11月13日】
以下古文選自《貞觀政要・論仁義第十三》:
貞觀元年,太宗曰:「朕看古來帝王以仁義為治者,國祚延長,任法御人[注1]者,雖救弊於一時,敗亡亦促。既見前王成事,足是元龜[注2]。今欲專以仁義誠信為治。望革近代之澆薄也。」黃門侍郎[注3]王?對曰:「天下凋喪[注4]日久,陛下承其餘弊,弘道移風,萬代之福。但非賢不理,惟在得人。」太宗曰:「朕思賢之情,豈舍夢寐!」給事中杜正倫進曰:「世必有才,隨時聽用,豈待夢傅說,逢呂尚[注5],然後為治乎?」太宗深納其言。
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朕謂亂離之後,風俗難移,比觀百姓漸知廉恥,官民奉法,盜賊日稀,故知人無常俗,但政有治亂耳。是以為國之道,必須撫之以仁義,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異端,自然安靜,公等宜共行斯事也。」
貞觀四年,房玄齡奏言:「今閱武庫甲仗[注6],勝隋日遠矣。」太宗曰:「飭兵[注7]備寇雖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務盡忠貞,使百姓安樂,便是朕之甲仗。隋煬帝豈為甲仗不足,以至滅亡?正由仁義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宜識此心。」
貞觀十三年,太宗謂侍臣曰:「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游,仁義積則物[注8]自歸之。人皆知畏避災害,不知行仁義則災害不生。夫仁義之道,當思之在心,常令相繼,若斯須懈怠,去之已遠。猶如飲食資身,恆令腹飽,乃可存其性命。」王?頓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注釋:
[注1]御人:指治理或管理人。出自《禮記・公冶長第五》:「子曰『焉用佞(善辨)?御人以口給(口齒伶俐),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注2]元龜:大龜,古代用於占卜。本文指可資借鑑的往事。出自《詩經・魯頌・泮水》:「元龜象齒,大賂南金。」又見於《三國志・吳主傳第二》:「近漢高祖受命之初,分裂膏腴以王八姓,斯則前世之懿事,後王之元龜。」
[注3]黃門侍郎:官名。秦置,漢沿設。即給事於宮門之內的郎官。宮禁之門黃闥,故稱黃門郎或黃門侍郎。唐玄宗天寶元年(西元742年)改稱門下侍郎。
[注4]凋喪:本文指仁義之風氣喪失。也可指人物之衰亡;如晉・陸機《門有車馬客行》:「親友多零落,舊齒皆凋喪。」
[注5]呂尚:即姜子牙;史書中常用「呂尚」來尊稱。據《史記・齊太公世家第二》記載,太公望呂尚,是東海邊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岳之官,輔佐夏禹治水有大功。舜、禹時被封在呂(今河南省南陽西),有的被封在申(亦為河南省南陽一帶),姓姜。夏、商兩代,申、呂有的封給旁支子孫,也有的後代淪為平民,呂尚就是其遠代後裔。呂尚本姓姜,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所以亦稱姓「呂」。姜太公因在周初做過太師,尊稱「尚師父」,因而尊稱「呂尚」。
[注6]甲仗:本文指武器、兵器。見於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十五》:「昔漢光武破赤眉樊崇,積甲仗與熊耳平,即是山也。」甲仗二字在古代文選中很常見,還可表示披甲執兵的衛士或兵器庫。
[注7]飭(音赤)兵:指派遣軍隊或整治軍隊。出自《史記・孝文本紀第十》:「今縱不能罷邊屯戍,而又飭(命令、派遣)兵厚衛,其罷衛將軍軍。」又見於《漢書・宣帝紀》:「今復飭(整治)兵重屯,久勞百姓,非所以綏天下也。」
[注8]物:取其本義;物,萬物也。―《說文》
全文大意:貞觀元年,太宗皇帝說:「我發現自古以來用仁義治國的帝王,國運均長久;而用刑法治理人的,雖然能救一時的弊端,但敗亡也很快。前代帝王成功的事例,足以作為借鑑。現在我打算專用仁義誠信治理國家,希望能改變近代浮薄狡詐的社會風氣。」黃門侍郎王?答道:「天下仁義之風氣喪失很長時間了,陛下在這種情況下治理國家,弘揚仁義道德,改變不良的社會風氣,這是萬代的福分。但沒有賢才是治理不好天下的,關鍵是招攬賢才。」太宗說:「我希望招攬賢才的心情,就是睡夢中也念念不忘啊!」給事中杜正倫進言說:「哪個時代都有人才,可隨時發現隨時任用。哪能等到夢中見到傅說,遇到呂尚,然後才治理國家呢?」太宗很讚賞他的話。
貞觀二年,太宗皇帝對身邊的大臣們說:「我原來以為,大亂之後社會風氣難以短時間內變好。近來發現百姓逐漸懂得廉恥,官吏和百姓都遵守法紀,盜賊日益減少。因此知道人民沒有固定不變的習氣,只是看國家治理的好壞罷了。所以,治國之道,必須用仁義來安撫百姓,向百姓樹立朝廷的威嚴和誠信,並順應民心,廢除嚴刑酷法,不做荒唐怪誕的事情,天下自然會平安無事。你們應當都按這個原則辦事。」
貞觀四年,房玄齡上奏道:「最近查看武庫裡的兵器,發現遠遠超過隋朝。」太宗說:「整治軍隊,防備賊寇,固然是重要的事情,但我卻希望你們多留心治國之道。你們都要竭盡忠貞,使百姓能安居樂業,這就是我的兵器。隋煬帝哪裡是因為武器不夠多而招致滅亡的呢?他敗亡是由於不施行仁義,而使群臣百姓怨恨、群起反叛的緣故啊。你們要懂得這個道理。」
貞觀十三年,太宗皇帝對群臣說:「樹林茂密,鳥兒才來棲息;江河廣闊,魚兒才能暢遊。積累仁義,天下萬物則自然歸順。人們都知道要躲避災害,卻不知道施行仁義才能使災害不發生。仁義之道應當在心中常常思考,並時刻都不要忘記。如果有片刻懈怠,就會遠離仁義。這就好像用飲食維持身體,總是讓肚子吃飽,才可以維持生命。」王?叩頭說:「陛下能深知這些道理,真是天下的幸事啊!」
評講:今天選讀的這幾段古文中,筆者認為太宗皇帝有兩句話很值得深思,一句是:「人們都知道要躲避災害,卻不知道施行仁義才能使災害不發生。」現在的很多人把「災害」前加了「自然」兩個字,也就是認為災害的發生是不可避免的;卻不知道災害的發生是有原因的,想使災害不發生的因素就是多行仁義之事。換一句話說,如果一個國家的君、臣、百姓都能守仁義,講道德,那麼這個國家肯定不會發生什麼災難。
唐太宗在貞觀初期就告訴了大臣們一個國家興盛的根本原因是什麼;並不是這個國家的武力多麼強大,兵員多麼充足,而是執政者必須行仁義之事,並順應民心。房玄齡在向唐太宗報告說庫房裡的兵器比隋朝還多的時候,唐太宗反而說,隋朝的滅亡並不是因為缺少兵器,而是因為缺少仁義。唐太宗說的「使百姓安樂,便是朕之甲仗」堪稱為至理名言。
如果一個政權不僅不行仁義,而且還變本加厲的殘害老百姓,那麼它做的壞事越多,滅亡的越快。也許有的讀者會認為那個政權表面看起來好像很強大,有很多軍隊和警察。其實軍隊的官兵和警察也都是老百姓的子女,當他們認清了這個政權的邪惡本質時,也會起來推翻它。所以,一個邪惡的政權,它的軍隊越多,也許對它越危險。中國古代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當一個政權人心渙散之時,各地的「諸侯」都起兵討伐,這個政權很快就滅亡了。桀、紂、幽、厲及隋煬帝的例子就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