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晏子舍己救災民

大法學員


【正見網2008年12月02日】

春秋後期齊國有一位名叫晏嬰的賢相,他輔政長達四十餘年,歷任齊靈公、齊莊公、齊景公三朝,後人一般尊稱他為「晏子」。大陸語文課本中的《晏子使楚》說的就是關於晏子機智聰明的一個故事。

然而真正讓晏子在歷史上受人敬仰的並不是他的機智,而是他的愛國憂民和節儉自律。就連孔子聽說了晏子的事跡後,都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然而關於這些事卻都未曾被大陸的教科書所提及。所以,我今天就為大家講一個晏子舍己救災民的故事。

在齊景公三年也就是西元前545年時,一場大雨突襲齊國,整整下了17天。眼看著即將成熟的莊稼,頃刻間便被淹沒在一片汪洋中。山洪暴發,河水泛濫,許多村莊被淹沒,百姓的糧食與財物被沖走,人們紛紛扶老攜幼往高處逃命。一時間,齊國洪水滔滔,然而齊景公卻依然無動於衷,飲酒盡歡,不理政事。

晏子心急如焚,緊急求見景公,請求打開官倉,放糧賑災。不料連續三次都因為景公忙於飲酒,觀賞歌舞,而拒絕見他。一天晏子又去景公處請求救災時,依然被拒絕召見。當他聽到景公府內傳出的樂曲與嬉笑聲,晏子怒不可遏,正欲離去時,只見大夫伯遽(jù)從裡面走出來,便趕緊迎上前詢問,誰知伯遽手裡居然拿著一張景公命令到民間招納歌女舞伎的手令。晏子見此說了一句:「昏君啊!」便轉身就走。回到家裡,晏子命人打開自己家的糧倉,將糧食分發災民。可平日清廉節儉的晏子,家中積蓄實在有限,很快就分光了所有糧食。面對眾多飢餓的百姓,憂心忡忡的晏子只得冒死力諫齊景公。他連車馬都不要了,急沖沖的徒步硬闖景公府。

面對花天酒地的景公,晏子大聲疾呼:「整整十七天了!大雨淹沒了莊稼,洪水毀壞了房屋。百姓遭災,缺衣少食。眼看秋寒即至,寒衣欠缺,秋糧無收。可憐老百姓無依無靠,整個齊國哀鴻遍野。可你身為國君,竟然不聞不問,只顧飲酒作樂。看你府上,用美味佳肴養美人,用好谷大肉餵牲口。我身為齊相,沒有幫助你治理好國家,真是失職,有罪過呀!」說罷,便脫下官帽,放在景公面前。然後,整衣行禮,辭官而去。

齊景公頓時暈了頭,半天才回過神來。他想起這晏子是三朝元老,平素為治理國家殫精竭慮,實在有大功於國,趕緊起身去挽留。可是,晏子已經拂袖遠去。景公急忙叫車馬,一路追趕晏子,一直追到他家中,看到那些臉呈菜色的災民,正在領取糧食、衣服,景公心生慚愧。他在後堂找到晏子,十分動情的說:「我有罪啊!百姓需要你這樣的官,你辭了,我像斷了左右手;你敢仗義執言說真活,你辭了,我就會更糊塗了。」齊景公最後近乎懇求道:「體恤我吧,看在社稷百姓的份上,請跟我回去吧!我願拿出國家的糧食財物,請你分發給受苦難的百姓。如何分法,全聽你的。」心牽受災百姓的晏子,迅即隨景公回府處理災荒。

他命令有關官員立即去百姓中巡視調查,根據不同災情發放一月或一年的賑災糧。對那些損失慘重而又毫無積蓄的災民,還發給柴禾,幫助他們度過災難。對房屋倒塌者,則發給錢幣重修之。賑災人命關天,晏子限所有官員三日之內必須辦完這些事,否則,耽誤了賑災,將降罪嚴厲處罰。齊景公也積極配合晏子賑災,府內減少酒肉,遣散舞女,簡便用餐,不鳴鐘鼓,不奏宮樂,還進行了一些順乎民意的改革。三日後,所有官吏按規定時間賑災完畢,逐一向晏子匯報。這場天災,齊國受災百姓七千家,賑災共用粟米九十七萬鍾,柴禾三千乘,房屋損壞者二千七百家,發放救濟金共三千斤銅。由於晏子高效率的賑災,齊國的百姓終於安然度過了大災之年。

看到晏子身居高位,卻始終惦記民生疾苦,甚至捨棄家產去竭力賑濟,冒死力諫君王,救黎民百姓於水火的高尚行為,真是使人佩服啊,我覺的這才是使他名垂青史的根本原因。齊景公雖然有些貪圖享樂,然而終究在晏子的力諫下能知錯就改,彌補過失積極賑災救民,也還算不錯了。

看了古代君臣的故事,再回頭對比一下中共邪黨,就會發現邪黨不僅根本不管人民死活,而且它犯了錯都絕不承認,最多只是把責任推到其內部個別人身上,不僅如此它還要迫害善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共邪黨從99年開始迫害善良的法輪功學員,甚至於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以謀取暴利。中共邪黨走到今天,早已是無可救藥,我想晏子如果生在今天的中國,一定會毫不猶豫的遠離中共,遠離邪惡。其實,任何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都會恥於與中共為伍,都一定會退出它,遠離它的。

(資料來源:《晏子春秋》、《史記》)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人物

神傳文化網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