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三長兩短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7月18日】

【原文】

不如歸去,作個清閒漢。著甚來由(1),惹別人、三長兩短。
(元朝無名氏〈驀山溪.不如歸去〉)

【註解】

(1)著甚來由:為什麼緣由而如此。

【故事闡述】

「長短」一詞原指意外事故、是非兩個意思。如《儒林外史.第五回》:「我死了值得什麼!大娘若有些長短,他爺少不得又娶個大娘。」此句的長短,就是指「意外事故」。又如∶「暗中說人長短是不應該的。」則是指不要說人「是非」。

「長短」再配上「三…兩…」的構詞法,就演變成「三長兩短」這句成語,並還是具有「長短」的兩個意思。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六回》:「將來我有個什麼三長兩短,侄少爺又是獨子,不便出繼,只好請侄少爺照應我的後事,兼祧過來。」指的就是「意外事故」的意思。而元朝無名氏〈驀山溪.不如歸去〉詞:「著甚來由,惹別人、三長兩短。」則指說長道短的意思。

「三長兩短」這句成語,是由「長短」一詞演變而來。現在人們都用來形容「意外變故」,大多指死亡之意。

【討論】

(1)長短的原意是什麼?現在大多是什麼用法?
(2)如果別人對自己有什麼意見,你希望別人當面給你指出來,還是在背後議論你?同樣的,如果你對別人有意見,你會怎麼做?背後說別人長短,你怎麼看待這種行為?請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想法。

【造句練習】

例:他經常快速飆車,如果有什麼三長兩短,他的家人最可憐。

【相似成語】

山高水低;一差二錯

【課後時間】

請在下面成語中挑出錯字,並寫上正確的字。
◎( )不齒下問
◎( )故步自封
◎( )喪風敗俗
◎( )恕不相識

參考答案∶
不恥下問、固步自封、傷風敗俗、素不相識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