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一目了然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09年06月20日】

【原文】

南升徐問文中子(1)好處與不好處。曰:「見得道理透後,從高視下,一目了然(2)。今要去揣摩,不得。」

(《朱子語類.卷一三七.戰國漢唐諸子》)

【註解】

(1)文中子:王通(公元584~618年),字仲淹,隋代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西)人。曾西遊長安,向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受文帝讚賞,然而沒有用他。後來辭官返鄉,隱居河汾著書,因著《王氏六經》而名聲大振,求學者眾多。其中所稱朋友門人的均為隋唐之際的將相名臣,如薛收、溫彥博、杜淹、房玄齡、魏徵、王?、杜如晦、李靖、陳叔達等。死後,諡文中子,
(2)瞭然:清楚、明了。

【故事闡述】

「一目了然」原作「一目了然」。朱熹為宋代大儒,其學說以居敬窮理為主,集宋代理學之大成,後世尊稱他為朱子或朱文公。編次與著述之書甚多,所注四書,明清科舉奉為考試的標準。《朱子語類》非其親著,所錄為與門人問答之語。〈戰國漢唐諸子〉一章記載的是朱子對於數位重要思想家及哲學典籍的看法。其中提及了隋代大儒文中子,與朱子同時的學者對文中子貶多於褒,朱子卻說:「他雖有不好處,也有好處。」好處在於「其志不卑」,壞處在於「二帝、三王不去學,卻要學兩漢」,但從細微處看,朱子則以為,若能透徹了解文中子的學說理論,那要評斷他將猶如從高處往下看,一眼就能夠看得清清楚楚。後來「一目了然」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討論】

(1)從朱熹回答文中子的好處與不好處,你受到了什麼啟發?


【造句練習】

例:這張設計圖畫得十分詳細,即使外行人看了也會一目了然。
例:這間便利商店的貨物排列得井井有序,讓顧客一進門就一目了然,很快就可以找到想要買的東西。

【相似成語】

一清二楚、一覽無遺、盡收眼底、瞭若指掌

【課後時間】

請找出成語中「一」開頭,並含有身體部位。

如:一目了然。

參考答案:

一目十行、一臂之力、一口咬定、一手遮天、一心一意。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