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浮光掠影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正見網2010年04月28日】

【原文】

滄浪云:“不落言筌,不涉理路。”按:此二言似是而非,惑人為最。夫迷悟相覺,則假言以為筌;邪正相背,斯循理而得路。迷者既覺,則向來之言還歸無言;邪者既返,則向來之路未嘗涉路,是以經教紛紜,實無一法可說也。此在教家已自如此,若教外別傳則絕塵而奔,誠非凡情淺見所測,吾不敢言也。至於詩者,言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長言之不足故詠歌之,但其言微,不與常言同耳,安得有不落言筌者乎?詩者,諷刺之言也,憑理而發,怨誹者不亂,好色者不淫,故曰:“思無邪!”但其理元或在文外,與尋常文筆言理者不同,安得不涉理路乎? 滄浪(1)論詩,止是浮光略影(2),如有所見,其實腳跟未曾點地,故云:“盛唐之詩如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種種比喻,殊不如劉夢得雲“興在象外(3)”一語妙絕。
清.馮班《鈍吟雜錄.卷五》

【註解】

(1)滄浪:嚴羽,字儀卿,一字丹丘,自號滄浪逋客。南宋邵武人,生卒年不詳。為文學批評家,論詩以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為上,且以禪說詩,清人王漁洋本其說而立神韻一派。著有《滄浪詩集》、《滄浪詩話》等。
(2)浮光略影:浮光,物體表面反射的光。略影,即掠影,指一閃而過的影子。
(3)興在象外:感興存在於表象之外。興,音同“姓”。詩六義之一,先言他物以引領所詠之事的詩歌作法。

【故事闡述】

這個成語可能出自於清代馮班《鈍吟雜錄.卷五》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馮氏糾繆的對像是宋代嚴羽所寫的《滄浪詩話》。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辯》中有一段話說:“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詩的寫作,不是用來賣弄學問,談道說理的;所以詩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論,也不要只是賣弄語言文字。馮班認為嚴羽的說法是大有問題的。詩是用來“言志”,也就是用來“說出意念”的,為了把感情充分發抒,所以演變成詠歌,這雖然和正常言語不同,但也是“言”呀!怎能說“不落言筌”呢?詩也可以拿來表述諷刺的情感,這也就是論理呀!怎麼可以說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認為嚴羽的見解就像自己形容盛唐詩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一樣,都是“浮光略影”,看起來似有見地,其實就像一個人的腳跟沒踏在地面上一樣,是相當空泛,不可信的。後來“浮光掠影”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的“浮光略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粗淺,不夠仔細深入,也用來特指文章內容膚淺空泛;有時也用來形容印象不深刻。

【討論】

(1)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辯》中,對詩的寫作看法為何?

(2)馮班認同嚴羽的說法嗎?他的論點又為何?

【造句練習】

例:回首童年,往事如浮光掠影般,瞬間就消失了。

例:他這種浮光掠影的論調,令人難以信服。

【相似成語】

走馬看花、蜻蜓點水

【課後時間】

成語解釋配對。

(1)( )浮光掠影 (A)人生好像短暫的夢幻。
(2)( )浮生若夢 (B)形容印象不深刻。
(3)( )浮雲朝露 (C)比喻奸臣蒙蔽君王,殘害忠良。
(4)( )浮雲蔽日 (D)比喻人生的短暫。

參考答案:

(1)( B )(2)( A )(3)( D )(4)( C )

添加新評論

今日頭版

文明新見

文明新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