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12年06月21日】
【原文】
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讀國)。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公曰:“晉,吾宗也,豈害我哉?”
對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大伯不從,是以不嗣。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為文王卿士,勛在王室,藏於盟府,將虢是滅,何愛於虞?且虞能親於桓、莊乎,其愛之也?桓、莊之族何罪,而以為戮,不唯逼乎?親以寵逼,猶尚害之,況以國乎?”
公曰:“吾享祀豐絜(通潔),神必據(保佑)我。”
對曰:“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讀一)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讀平,通憑)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弗聽,許晉使。宮之奇以其族行,曰:“虞不臘矣,在此行也,晉不更舉矣!”
冬十二月丙子朔,晉滅虢,虢公丑(虢公名字叫丑,這裡直呼其名)奔京師。師還,館(住停)於虞。遂襲虞,滅之,執虞公。
【說明】
本篇節選自《左傳•僖公五年》,標題系筆者所加。
魯僖公二年(紀元前658年),晉獻公欲通過虞國去攻打虢國。虞君貪財愛賄,不顧大臣宮之奇的勸阻,應允了晉獻公的要求,並派兵會同晉軍伐虢,占有了虢國的部分土地。
三年後,晉獻公又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宮之奇針對當時形勢,再次勸告虞君:拒絕晉國的要求。說明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滅亡,虞國也難自保。虞君卻認為晉國是虞國的同宗,不會加害於我,自己平時敬神,會得到神的保佑。不聽宮之奇的諫勸。
後來,果然晉軍在滅虢之後,也把虞國滅了。“唇亡齒寒”的成語就是從這裡來的。“臣聞之,鬼神非人實親,惟德是依。故《周書》曰:‘天無親,惟德是輔。’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讀一)物。’如是,則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馮(讀平,通憑)依,將在德矣。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這一段話,是千古名言。
這篇文章是寫晉國第二次向虞國借路的經過。它稱讚宮之奇的遠見卓識,同時對貪婪而又昏庸的虞君,投之以輕蔑的嘲諷。
【今譯】
魯僖公五年,晉獻公又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
宮之奇勸阻說:“虢國是虞國的屏障。虢國滅亡,虞國必然會隨著滅亡。晉國的野心,不可予以慫恿;對外來的敵人,不可麻痹大意。我國給晉國借一次路,已經是過分了,怎麼可以再幹這樣的傻事呢?俗話說的‘面頰和牙床緊貼在一起。嘴唇沒有了,牙齒就要受寒。’這兩句話,正像是針對虞、虢兩國的關係說的。”
虞公說:“晉國和我國,是同一宗族,難道還會加害於我們嗎?”
宮之奇回答道:“太伯、虞仲,都是周朝先祖太王的兒子。太伯不在身邊,因而未能繼承王位。虢國的祖先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兒子,做過文王的執政大臣,為周王室立過功,他們的勞績都載入冊籍,保存在掌管盟約的官府裡。晉國打算滅掉虢國,對虞國又有什麼可愛惜的?況且晉侯對待虞國,能夠比對桓叔、莊伯更親近嗎?桓叔、莊伯的後代有什麼罪,卻遭受誅戮,還不是因為晉侯感到受威脅嗎?他的親骨肉,由於受寵信而威脅著自己,尚且要把他們殺害,又何況我們這樣一個虞國呢?”
虞公說:“我平時祭祀用的祭品,豐盛清潔,神一定會保佑我。”
宮之奇說:“我聽說過:鬼神並不是對某人特別親近,只是保佑有德行的人。所以《周書》上說:‘上天無親,只賜福給有德的人。’又說:‘祭祀的五穀,並不芳香;美好的德行,才是香氣遠聞。’又說:‘人們無須選用精美的祭品,只有德行才是最好的祭品。’這樣看來,沒有美德,人民不會和順;神也不會享用祭物。神所依據的,就是看人的德行如何。假若晉國滅掉了我們虞國,修明德行來祭神,難道神會拒不接受他們的祭祀嗎?”
虞公不聽宮之奇的忠告,仍然答應了晉國使臣借道的要求。宮之奇帶著他的族人,離開虞國,並說:“等不到年終舉行祭祀的時候,虞國就要滅亡了。晉國這次一定會把虢國和虞國,一齊滅掉,以後不用再出兵了。”
這年十二月初一,晉軍滅了虢國。虢公丑逃往東周的都城。晉軍回師時,在虞國住停,趁機發動襲擊,把虞國也滅掉,並虜獲了虞公。
正是:
鬼神不徇私情,
上蒼只佑好人。
五穀不算芬芳,
美德才更香馨!
祭品無須精美,
神最看重德性。
華夏千古史訓,
光艷永勵兒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