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鑒今:古代人際關係中的高風亮節(數文)

秦如初


【正見網2014年12月08日】

一、義妓不肯服侍惡徒

《三朝野史》記載:宋朝時,馬光祖擔任高郵軍行政長官。恰逢軍官榮全率軍叛亂,占領城池,燒殺搶掠。 榮全與同黨王安等設宴飲酒,令一妓女侍奉。有個叫毛惜惜的妓女,竟敢違抗命令。榮全喝斥她,毛惜惜說:“我雖然是個卑賤的妓女,但決不低頭侍奉燒殺搶掠的叛亂惡徒!”榮全大怒,斬了毛惜惜。 秋崖先生方岳,為此寫了《義娼傳》。馬光祖把毛惜惜的事跡,上報朝廷,朝廷特封毛借惜為“英烈夫人”。

二、如飲美酒,不覺自醉

《江表傳》記載:東吳的程普,以自己年長几歲,多次凌辱周瑜。 周瑜屈己下人,始終不和他計較,並且能夠尊敬他。 時間長了,程普對周瑜,很是欽敬佩服,多次主動與他交往,並受到許多啟迪。 後來,他告訴別人說:“與周公謹(周瑜)交往,如飲美酒,不覺自醉。”

三、以道義相交

《山濤別傳》記載: 陳留人阮籍,與山濤(人名)都是才冠當時、有遠見卓識的人。當初,二人不認識,但一經見面,便成為道義相投、推心置腹的友人。

四、異代知己

他《南史》記載: 蕭允任會稽郡的輔佐官,經過春秋時代的吳季札的廟時,設薄禮祭祀季札,引季札為異代的知己,寫詩表達思想,文辭詩義,清新典雅。

五、相對忘食

《東觀漢記》記載: 尹敏與班彪,友情深厚,每當二人坐到一起交談,往往不吃不喝,從白天聊到深夜,從深夜聊到黎明。

六、張九齡宰相感謝小友的批評

《新唐書》記載:張九齡與嚴挺之、蕭誠是好友。嚴挺之討厭蕭誠的逢迎,勸張九齡和他絕交。 有一天,張九齡自言自語,說:“嚴挺之太倔強,蕭誠很柔順,叫人喜歡。” 李泌恰好在旁,說:“您出身貧寒,因為人正直,而官至宰相。難道你還喜歡柔順逢迎的人嗎?” 張九齡聽了,大為震驚,連忙感謝李泌的批評。當時李泌年齡很小,張九齡就稱李泌為“小友”。

七、交友講信用

《唐書》記載: 蕭至忠與朋友,約好在街上見面。一會兒,下起雪來,別人勸他不要去了。蕭至忠說:“哪裡有與人約好,怕雪不去的道理!” 於是命令駕車直往,立在雪中等候。雪下到一尺多深,朋友才來到。

八、嵇康與向秀

《向秀傳》記載: 向秀,字子期。年輕時,與譙國人嵇康、東平人呂安,是好朋友。向秀曾經與嵇康,在洛陽打鐵;和呂安,在山陽澆菜園子。他們把所得之錢,作為朋友相逢打酒、買菜的費用。 所以,顏延之稱讚他們的純情友誼,曾經在詩中寫道:“交呂既鴻軒,攀嵇亦鳳舉!”

九、初識莫要交心

《蜀志》記載:張嶷,字伯岐,巴西郡的南充人。 當時,車騎將軍夏侯霸,對張嶷說:“我與你雖然疏遠,但卻可以像故人一樣,把心交給對方。你應該明白我這個意思。” 張嶷卻直率地回答說:“我不了解你,你也不了解我,怎麼能說交心的話?希望過幾年之後,再慢慢地說這種話!為了慎重,請勿謬托知己。” 有識之士,都認為張嶷的話,說得很在理。與人共事,應該互相誠信;但若論知心,尚須多一些時間去考察。

十、文彥博教訓故人的兒子

《聞見錄》記載:宋朝時,魏公韓琦,鎮守北京大名府,國子博士李稷,任副職。李稷對韓琦頗為不敬,但韓琦並不計較。 不久,潞公文彥博,代替韓琦鎮守大名府。文彥博還未到大名府,就揚言說:“李稷的父親李絢,出自我的門下。聽說李稷,竟敢不敬魏公,一定是他的父親去世後,失去教養,以至如此。如果不知悔改,我要當庭教訓他。” 不久,文彥博到了大名府,李稷去謁見他。等了好久,文彥博身穿道服,出來說:“你父是我的門下客人。我都很敬重魏公韓琦,你為何不尊敬他?要學會尊敬長者!”

十一、替故友照顧兒子

《魏書》記載: 張普惠,字洪賑,常山九門地方的人。冀州人侯堅固,和張普惠 少年時是同學。侯堅固早死,留下一個兒子侯長瑜,無依無靠。 張普惠每次收到俸祿後,都拿出一部分,供給侯長瑜讀書,直至成材。 後來,張普惠擔任豫州長官,還上書朝廷,舉薦侯長瑜為官。

十二、虞集與陳旅

《元史》記載: 陳旅來到京城,翰林待詔(官職名)虞集,見到他的文章寫得很好,便感嘆地說:“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我老了,要把文章之事,交給你了!”便舉薦他,當了國子助教,後來,又任國子監丞。 陳旅常常感激虞集,引為知己。虞集告老歸鄉,幾年後,陳旅不遠千裡,到臨川去拜訪虞集。虞集為此,很受感動,留他住了十多天,才分別。 虞集十分懇切地勉勵陳旅,要他在文章上更加努力。虞集每當與學者交談,一定會提起陳旅,認為他是自己一生的良師益友。

十三、蕭昕誠薦張鎬

《唐書》記載: 蕭昕,是河南人。唐玄宗開元年間,以第一名考中博學宏詞科,授予他陽武縣掌管簿書的官職。後選拔為左拾遺。 蕭昕曾與平民張鎬,是好友,他上表推薦張鎬說:“像張鎬這樣的人,起用他,可以作帝王的老師;不用他,則不過是山林中的一個老漢罷了。” 唐玄宗接受蕭昕的建議,提拔張鎬為拾遺。經過考察,發現他確實德才兼優,後來,升任為宰相。

十四、堪托後事的範式

《後漢書》記載:範式到京城太學學習。長沙人陳平子,也在太學學習,與範式雖是同學。但未曾交往過。 陳平子得了重病,對他妻子說:“據我觀察:山陽的範式,是一位忠烈之士!我的後事,可以托給他。我死後,可以把屍體埋在範式門外不遠的曠地裡。”於是寫下一封信,留給範式。 陳平子死去後,妻子遵照他的遺言去辦。 範式出外回來後,讀了陳平子的信,見到了埋著陳平子的墳,極為傷心,他向墳致禮痛哭,從此認交為死友。於是,範式為陳平子辦理喪事,想方設法,細心周到地照顧陳平子的妻子和兒女。

十五、藏在夾壁牆中的朋友

《魏書》記載: 趙岐,字台卿,為避難,四處躲藏,在市場上賣餅謀生。 孫嵩見趙岐不是一般人,叫住他,問他原委,然後和他一同回家。 孫嵩先進到裡邊,稟報母親,說自己出門時交了一個生死朋友。爾後,迎趙岐進屋,請他吃飯,把趙岐藏在夾壁牆中,保護起來。

十六、柳宗元願替友人調往死地

《新唐書》記載: 唐憲宗元和十年,柳宗元改任柳州刺史。當時,劉禹錫改任播州刺史。 柳宗元說:“播州不是人住的地方!劉禹錫的母親尚在,我不忍心看著他走投無路。如果他接母親同去,其母年老,不堪其苦。如果他不接母親同去,他們母子便永遠分別了。” 柳宗元馬上寫奏章,請求和劉禹錫對調,自己去播州,劉禹錫去柳州。 正巧,大臣們也在為劉禹錫請求。劉禹錫得以改遷連州。

十七、黃庭堅拜託死後事給蔣湋

《宋史》記載:黃庭堅被貶到宜州,與零陵人蔣湋交好。 當時,黃庭堅的名字,還列在被打擊的黨籍中,士大夫怕招來禍患,都不敢與黃庭堅有來往。只有蔣湋,經常關照他。 第二年,黃庭堅被召回朝廷,還未動身,舊病復發。蔣湋去看望他,黃庭堅很高興,握著蔣湋的手,說:“我死後的事,全拜託您了。” 及至黃庭堅去世,蔣湋給他置辦棺殮,用船把他的靈柩,送回老家去。

十八、為友人與君王爭是非

《綱鑑》記載: 周宣王要殺杜伯,但杜伯無罪,是不該殺的人。 杜伯的友人左儒,與周宣王據理力爭。但反覆多次,周宣王都不答應釋放杜伯,並說:“你這樣做,違背了奉君和交友之道。” 左儒說:“奉君之道是:朋友逆道而行,就順應君主,而討伐朋友;交友之道是:君主逆道而行,就順應朋友,而違抗君主。” 周宣王大怒,說:“改了你說的話,你就活;不改,你就得死!” 左儒說:“士不違背義而去死,不改變自己的話去求生!我能指明你的過錯,以糾正杜伯是無罪的。” 周王殺了杜伯,左儒也為之而死。

十九、生讓給友人,死留給自己

《琴操》記載:其思草子(人名)、戶文子、叔術子:這三個人是朋友,聞聽楚成王禮賢下士,便共同投奔去楚國。 途中遇上了狂風暴雨,這三個人,趴在一棵柳樹的大樹洞裡。後來,糧盡衣薄,饑寒交迫。考慮到三個人不能全部活下去,戶文子和叔術子認為:其思草子的德才,比自己強,都把衣食推給其思草子。其思草子堅決推辭。 戶文子和叔術子說:“你不接受,難道大家一塊兒死嗎!”其思草子不得已,接受了二人的意見。戶文子和叔術子凍餓而死。其思草子揭去他們的衣服,拿起剩下的糧食,去見楚王。 楚王知道他是個賢才,設宴款待他,其思草子卻露出悲傷的感情。楚王就推開酒杯,撤掉了音樂,拿出琴來送給其思草子。其思草子於是鼓琴悲歌,演奏了表達與朋友生離死別的曲子……

(以上均據清代程維周《人鏡類纂》)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