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智慧初探:好品德是無敵之箭(三文)

莊敬


【正見網2016年07月27日】

一、莫亂嘲斥“奇談怪論”

魏國的中山地方,有一位賢能的公子牟,他喜歡同賢人交往,很欣賞趙國的公孫龍,對其他事務不聞不問。另外有一個名叫樂正子輿(以下簡稱子輿)的人,他們有一幫人,常常譏笑公子牟。

有一次,公子牟問子輿:“我喜歡公孫龍,有什麼值得你譏笑呢?”子輿說:“公孫龍這個人,既不向老師學習,也不與朋友交往,能言善辯,卻偏離正道;兼采百家,而不主張一家一派之學。對奇談怪論有偏好,經常胡說八道,企圖迷惑別人的心,讓別人信服他。”公子牟聽了之後,很不高興,說:“你為什麼要這樣誇張公孫龍的錯誤呢?”

子輿解釋說:“公孫龍欺騙孔穿,說:‘善於射箭的人,能夠使後一箭緊緊射中前一箭,箭箭相接,第一箭射中目標不落下,其後的箭,又射中前一箭尾部,也不落下,以後箭箭如此,最後一箭還在弓弦上,箭頭也和前面一箭相連。從旁邊望去,好像一隻長箭。孔穿覺得非常奇怪。我也因此譏笑公孫龍胡說。另外,公孫龍還說:‘還有更奇妙的啦:逄蒙有一個學生叫鴻超,對他的妻子發脾氣,並恐嚇她,說要用箭射她。他張弓搭箭,射她的眼睛。她閉著的眼睛,箭尖射中了,卻沒有感覺到,箭落在地下,一點灰塵也不會飛起來。’你想想,這樣的事怎麼可能呢?這樣的人,我能不譏笑他?”

公子牟回答說:“後面的箭射中前一箭,是由於用力和方向完全相同的緣故。箭尖射中眼珠,而眼珠卻一動不動,是由於箭的力度已經絲毫不存在,勢窮力竭了。你不能理解如此高妙的道理,是由於理解能力不足。怎麼可以判定別人是奇談怪論,而加以嘲譏與排斥呢?”

樂正子輿無言以對。

(源自《列子•技藝篇》)

【解析】

公孫龍是著名的邏輯學家,從邏輯理論來說,他以上的那些話,是很有道理的。在當時,由於許多人不容易明白那些道理,故而對他的理論,總認為是奇談怪論。在今天,他的話語對於提高人們的思辯能力,仍然很有好處。所以我們對任何事物,都不要妄下結論,應該深入細緻地去探索,以達到正確的理解。不要犯樂正子輿那樣的錯誤。

二、好品德是無敵之箭

古代有一個擅長射箭的人,名叫甘蠅,他弓箭一搭,走獸就趴下一動不動了;飛鳥就掉下來了。

有一個人名叫飛衛,聽說這件事後,來向甘蠅學習射箭,經過學習之後,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之勢。

飛衛回到家後,善射的名聲,逐漸遠揚。又有一個叫紀昌的人,慕名來向飛衛學習射箭。飛衛便要他先學會不眨眼,於是紀昌回到家中,睡在他妻子的織布機下,眼睛盯著來來往往的梭子;經過兩年之後,即使錐尖刺著他的睫毛,眼瞼卻眨也不眨。紀昌心想:這應該是學成了,就向飛衛去報告。誰知飛衛搖頭道:“光學會不眨眼不行,還要學會看:看小東西好像看大東西,看細微的好像看顯著的,達到這樣的水平後,再來告訴我。”

於是,紀昌又回到家中,用一根長頭髮,系一隻虱子,懸在窗下。天天望著虱子。十天之後,它逐漸變大。三年之後,就好像是個車輪了。再看別的東西,很細小的看上去,都有山嶽那麼大。於是紀昌用弓和箭來射那隻虱子,一箭就穿透了虱的中心。他又去報告飛衛,飛衛高興地說:“你已經把射技學到手了。”

紀昌已經把射藝學到手後,為了獨行天下,決定殺掉飛衛。有一次,他們兩人,在野外相遇,紀昌便搭箭射飛衛,飛衛也搭箭還擊,兩人的箭,都在飛行中相碰,最後掉在地上。飛衛的箭射完之後,紀昌還剩有一支。紀昌把這隻箭射出之後,飛衛面對飛來的箭,不慌不忙,撿起一根小草,來捍衛自己:只用小草把箭杆撥落了。

紀昌這才知道:老師的射藝,比自己不知道強多少倍!於是流淚跪拜,請求飛衛饒恕自己。飛衛也跪下,放聲大哭。二人都願意以父子關係相處,互相結盟,要永遠友好下去。

好品德,這才是無敵之箭呀!
(源自《列子•技藝篇>)

【解析】

人們常說,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紀昌自以為技藝超群,便生驕傲之心,甚至想殺死自己的老師。這種忘恩負義而不自量力的做法,終究敗在了自己老師的手下。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也有。所幸,紀昌遇到的是飛衛,還能饒恕他,如果換一個人,結局就不一樣了。這難道還不值得讓一些人警醒嗎?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我們應永遠保持謙虛的品德,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提高自己。再者,一定要“知恩圖報”,不可“恩將仇報”!否則,“技成德缺,必遭毀滅。”——天理不容於此!

三、“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堯自從成為君王后,便一心一意地管理國家,安排生產,五十年過去了,堯決定親自到外面去看看天下是否治理好了,聽聽老百姓對自己的看法如何。

堯來到田間,看到農人耕耘,幼童歡笑,牛羊成群,禾苗青青。

堯來到山裡,看見大樹參天,牧人放牧,熊鹿飲泉,流水潺潺。

堯來到街市,看見店鋪林立,行人如織,一派興旺景象。

堯碰見一個兒童,在小路上唱歌,歌詞是:

上天生了眾多百姓,
都在各自遵循自然規律;
不要強求有什麼知識,
只要依循天地自然的法則。

堯聽了這首歌,內心十分高興,就去問兒童:“是誰教你唱這首歌的。”

兒童回答說:“是一位大夫教我唱的。”

堯又去問那個大夫,大夫說:“這是一首古詩。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不識不知,順帝之則。”

堯頓時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識不知,順帝之則。”這句話不正在告訴自己該怎麼辦麼?於是他立即回到宮中,把帝位傳給了遵循天道、順天愛民的舜,而不是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親友、同派、同夥。

(源自《列子•治國篇>)

【解析】
筆者無言。“此時無聲勝有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