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天下楷模李元禮(二文)

秦如初


【正見網2017年04月28日】

一、胡建斬御史

胡建,字子孟,河東人。漢武帝天漢年間,擔任軍正次官的職務,因清貧而無車馬,常步行,與士卒生活在一起,並經常撫慰士卒,深得士卒擁戴。

當時,有個監軍御史,經常做奸邪之事,他打通北軍營壘的矮牆,將那裡作為他做買賣的地方。胡建想殺了他,就與士卒相約道:“今天,我想為公家殺一個人,我說抓他!你們就抓他,我說殺他!你們就立即殺死他。”

到了“選士馬”的日子,監軍御史和護軍各部校,排坐在廳堂上,胡建率領士卒,小跑到廳堂下,拜見他們。士卒見胡建上了廳堂,也立即都上了廳堂。胡建指著監軍御史,說:“抓他!”士卒就衝上前,將監軍御史拖下廳堂。胡建說:“斬了他!”士卒就“咔嚓!”斬了監軍御史。

護軍的各部校,都很驚愕,不知道為什麼。胡建有已寫好的奏章,從自己的懷中,掏出來,上奏道:“臣聽說過,軍法確立規矩,來威服眾人,誅殺邪惡的人,來禁止邪佞。如今監軍御史,公然打通軍營的矮牆,來做買賣,以獲私利。他不僅自己私下裡做買賣,而且還叫士卒幫他一齊做交易。如果缺乏堅定的同敵人鬥爭的決心,沒有勇猛地打擊敵人的氣節,就不能做士大夫的表率,這就特別失理不公。如果採用文職的意見,那就不能行重法。黃帝《軍法》上說:“營壘已經築好,穿壁過牆不從正路走的人,這就是奸邪之徒。奸邪之徒應殺!我認真地按照漢軍制定的去辦。軍正是不屬於將軍管轄的,將軍有罪過,軍正可以將他的罪過表奏,對於秩奉兩千石以下的官吏,軍正可以逕自行法。我作為軍正的次官,在以法斬監軍御史方面,可能存在疑義,但我作為具體辦事的人,不能遇事推諉給上級,我慎重地將監軍御史斬了,冒昧地犯死罪,特此稟告上官!”

皇帝看了胡建的奏書後,下詔書道:“《司馬法》上說:國家平時的法令制度,不用於軍中;軍中特殊的軍法制度,也不能用於國家的其他地方。在軍中,何必聽用文吏的意見呢?夏、殷、周三代的王者,有時在軍中立誓,希望軍士事先考慮他的意思;有時在軍門之外立誓,希望軍士先有思想準備,來等待事情的發生;有時把兵刃交叉舉著,立誓,以達到激發軍士勇氣的目的。胡建做得對,又何必懷疑自己呢?”胡建由此,名聲顯揚!

胡建後來做了渭城令,治理渭城很有起色。正遇上昭帝年幼,皇后的父親上官安將軍,與皇帝的姐姐蓋公主的家奴、家丁,跟外面的人很要好。外面的人因此驕傲放縱,這些人與先前的京兆尹樊福,有仇怨,於是派刺客射殺了他。刺客藏在蓋公主家裡,差役們不敢去抓捕。

渭城令胡建,帶領差役們去圍捕。蓋公主聽說此事,夥同外面的人、還有上官將軍,帶了好些家奴門客前往,去追射胡建的差吏,胡建的差吏四處散逃。蓋公主讓僕射,檢舉揭發渭城令胡建的巡察們:說他們傷了蓋公主的家奴。胡建報奏:“巡察們是奉行公事,沒有犯什麼罪。”蓋公主惱怒了,派人上書,狀告胡建:“侵擾侮辱長公主;又箭射公主的住宅。明知差役傷了公主的家奴,為巡察們躲避罪責,而隱瞞不報,故意不追究審查。”

大將軍霍光,扣下了蓋公主的奏報。但是,後來霍光病了,上官氏代霍光主事,就利用這個機會,派差吏抓捕胡建,胡建被迫自殺了。

胡建的下屬、百姓,都替胡建鳴不平,直到今天,渭城還立著他的祠堂。一位正義的官員,為百姓為社會秉公執法,最後無辜被屈死,驚天地而泣鬼神,雖死猶生啊!
(亊據《漢書》)

【解析】

熟悉古今律令、地位不高、權勢甚微的胡建,面對仗勢欺人、知法犯法的監軍御史,能夠挺身而出,在“選士馬日”的隆重場合,率領手下,直入大廳,將其拖出斬首,其卓越膽識、凜然正氣,讓人欽佩嘆服。他既具有武官剛毅勇猛的素質,又具備文臣精明機敏的才幹。他的這一做法,得到了漢武帝堅定的支持。“國容不入軍,軍容不入國”,執行軍法應該更為嚴格,表彰胡建以昭示大義,以便更好治國治軍。本篇行文緊湊,筆觸細膩,繪聲繪色,使人如臨其境。

二、天下楷模李元禮(李膺)

李膺,字元禮,潁川郡襄城縣人。稟性孤傲清高,不大與人交往,只把同郡人荀淑、陳寔,當成師友。

李膺最初被舉薦為孝廉,後受司徒胡廣徵召,又升任青州刺史。郡守縣令害怕他威嚴清明,聽說後,大都棄官而去。

後來,李膺又被調任漁陽太守。不久轉為蜀郡太守,因為母親年邁,請求不赴任,轉為護烏桓校尉。

鮮卑多次侵犯邊塞,李膺常常冒著飛箭流石,擊退來敵,敵寇非常害怕、忌憚他。後因公事,被免去官職,回鄉居住,教授的子弟,常有上千人。南陽的樊陵,請求做他的門徒,李膺辭謝了。樊陵後來憑巴結宦官,做到了太尉的職位,被有節操的人所鄙棄。荀爽曾去拜謁李膺,趁便替李膺駕車,回來後高興地說:“今天竟能夠給李君駕車,實為幸事!”

李膺被任命為司隸校尉。當時張讓的弟弟張朔,擔任野王縣縣令,貪婪殘暴,不行仁道,甚至於連孕婦都殺。聽說李膺特別威嚴,畏罪逃回京城後,就躲到哥哥張讓家中,藏在空心柱裡。李膺知道了這一情況,率領官兵砸破柱子,捉拿了張朔,交付洛陽監獄。記下口供之後,立即殺了張朔。

張讓向皇帝鳴冤,皇上下詔讓李膺進殿,御駕親臨,責問李膺為什麼不先請示,便將張朔誅殺?李膺回答說:“當年孔子擔任魯國的司寇,七天之後,就殺了奸臣少正卯。現在我擔任司隸校尉,已經有十天了,私下擔心遲疑拖延,卻不料落得個辦案太快的罪名。我自己知道有愧職守,只請求讓我再苟活五天,能夠消滅元兇,我再回來受死,心甘情願。”皇上無話可講,回過頭,對張讓說:“這是你家弟弟的罪過,李司隸有什麼錯呢?”於是讓李膺出去了。從此,大小太監,全都小心謹慎,大氣不敢出,休假也不敢走出宮廷。皇帝奇怪,問他們原因,他們全都叩頭流淚說:“我行害怕李校尉!”

當時,朝廷一天天混亂,綱紀頹廢,李膺獨自堅持自己的節操,保持自己的好名聲。士人有被他接納的,稱為“登龍門”。等到黨錮之禍發生時,需查究李膺等人的情況。案卷經過三府時,太尉陳蕃拒絕了。皇帝更加憤怒,於是把李膺等人,交付給黃門北寺獄。李膺等人多揭發宦官子弟,宦官害怕,乞請皇帝以天時不正為由,赦免囚犯。於是大赦天下。李膺被赦免後回歸故裡,住在陽城山中,天下的士大夫,都認為他道德高尚,而認為朝廷十分污穢黑暗。

後來張儉事發,搜捕黨人,同鄉人對李膺說:“你可以逃離了。”李膺回答說:“遇災難不逃避,有罪過不推卸,這是做大臣的節操。”於是前往入獄。李膺被拷打致死,妻子兒女被流放邊疆,門生、故吏以及他們的父兄,都被禁止做官。當時侍御史蜀郡景毅的兒子景顧,是李膺的學生,但是沒有登在名冊上,所以沒有遭到處分。景毅於是慨然而嘆:“我本來就是認為李膺賢能,他是天下楷模呀!我送兒子去拜他為師,怎麼可以因為在名單上漏記了姓名,就苟且偷生!”於是自己上表,請求免官回鄉,當時的人們,都認為他有道義。

(事據《後漢書》)

【解析】

李膺執法嚴格、除惡務盡。本文中宦官張讓,深受寵信。其弟張朔,為虎作倀、惡貫滿盈,殺人後畏罪逃到張讓家中。李膺帶人入宅破柱,找到張朔,並將其殺之,果斷迅速地懲治了兇犯,其智勇雙全、精明強幹的形像,躍然紙上。

附【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李膺】

李膺(1lO~169) 東漢臣。字元禮,潁川襄(河南襄城)人。桓帝時為司隸校尉,與太學生首領郭太結交,反對宦官專權。宦官張讓弟張朔,貪殘無道,李膺率將吏捕殺之。使諸黃門常侍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宮省。是時,朝廷綱紀廢馳,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客接者,稱“登龍門”。後以黨錮免官。靈帝時復起,與竇武等謀誅宦官,事敗被殺。《後漢書》稱:“天下楷模李元禮!”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