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文摘 第025期 中國傳統文化專輯(一)



【正見網2002年05月27日】

 

  • 英國劍橋新唐人音樂會(一) 古箏演奏:法光天際來
  •  

     

  • 大法弟子的音樂:大唐的記憶
  •  

     

  • 章翠英繪畫畫解--《醉八仙圖》
  •  

     

  • 古代服飾文化漫談 (二)大唐服飾文化的淵源
  •  

     

  • 為甚麼會千古吟誦
  •  

     

  • 文化反思錄(二)文字
  •  


    英國劍橋新唐人音樂會(一) 古箏演奏:法光天際來

    在線觀看
    寬帶
    窄帶

    下載觀看:
    寬帶
    窄帶

    下載方法:按滑鼠器右鍵,在彈出菜單中選擇“目標文件保存為…”(Save Target as......)。
     


    大法弟子的音樂:大唐的記憶

    台灣弟子

    MP3格式下載收聽(2.4MB)


    章翠英繪畫畫解--《醉八仙圖》

    作者:武漢仁

     


     


    《醉八仙圖》/

    法輪功學員章翠英作

    八仙的傳說可能始於唐朝,而且歷代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民間傳說(這裡採用明朝以後的說法)有漢鍾離、張果老、韓湘子、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等。從表面上看他們很不相同,曹國舅是皇帝的親戚;鐵拐李是個跛足的殘疾人,拄一根鐵拐杖,像個叫花子;何仙姑是年青漂亮的女人;張果老鶴髮童顏,銀須飄拂,常倒騎一隻小毛驢;韓湘子是唐朝文學家韓愈的侄兒,愛吹笛子;漢鍾離總是手搖一把芭蕉扇等等,但他們都是道家的仙人,常常在一起。他們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形像和風格,是藝術家發揮想像力的傳統的藝術題材,在戲劇、繪畫、雕塑中常有表現。成語中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武術中還有“醉八仙拳”。

    李洪志老師講法時也提到了張果老、呂洞賓和八仙,看來不僅僅是傳說而已,如:“那天我講張果老倒騎驢,可能不理解是啥意思。他發現向前走就是往後退,人離宇宙特性越來越遠。”(《

    轉法輪》第301頁)

    八仙為甚麼醉了呢?“王母蟠桃熟,開軒設壽筵。群仙戀美酒,醉倒瑤池邊。”原來他們是去瑤池赴王母娘娘的蟠桃大會的。那蟠桃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是非常珍奇的仙果。王母娘娘的美酒那當然也是數千年以上的玉液瓊漿,比醍醐更勝多多,但對於好酒貪杯的朋友來說,可惜全世界哪兒都買不到!所以連見多識廣的八仙都在瑤池邊喝醉了,你看,那個酒罈子都喝翻了!有的喝得東倒西歪,早已人事不知;有的喝得在發酒瘋;有的喝得醉迷迷的,還想再來一碗;另一位伸手去要,最後這碗給我吧。

    八仙醉了,連我們看這幅畫的人聞到點酒味兒也都醉了。
    (轉自大紀元)

     


    古代服飾文化漫談 (二)大唐服飾文化的淵源

    李明

    在人類服飾這一悠久的歷史中,中國古代服飾是最奪目的一頁。瀏覽在這個“衣冠王國”裡,唐朝服飾顯得格外璀璨。公元618年,李唐王朝結束了數百年的分裂和內戰,在政治、經濟、軍事上都非常強盛。當時絲綢業長足進步,各民族交流廣泛,這個時期的服飾大放異彩,並與唐朝文學、藝術、醫學、科技等共同創造了中國古代文明的顛峰。

    在歷史上,中國與其他國家不同,他是以一個又一個的朝代的形式出現的,那麼每當改朝換代時,服飾體制馬上進行了更換。“一朝君子一朝臣,一朝天人一朝民、一朝文化,一朝服飾。”(《導航》“在華盛頓DC國際法會上講法”)歷史上人類的一切都是為法而成的,的確,這一朝天人的文化服飾,大唐服飾,堪稱衣冠王國之巔,登峰造極,經久不衰。其實也是神有意給人留下來的使其成為歷史上人類文化的輝煌與留給未來人的典範的。面對今天現代文化變異的方方面面,包括服飾文化方面許多不健康的因素,人們都在關心……人類未來的出路往何處去?物極必反,在歷經了宇宙成、住、壞的過程中,法正人間洪勢過後,宇宙的法--“法輪大法”正在給宇宙眾生開創著最為美好的未來,也將使人類重新擁有人的生活規範,包括人類的文化、藝術、衣食住行。

    鑑賞唐代服飾之形式美

    男子圓領袍衫與幞頭

     

    幞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以桐木、葛絲、藤草、皮革等製作,猶如一個假髮髻,以保證塑造出固定的外形。幞頭兩腳,似兩條帶子,從腦後自然垂下,至頸或過肩,或軟或硬,或圓或闊,隨著流行稍有變遷。圓領袍衫,也叫團圓領是隋唐時期官宦,士庶男子的主要服飾,也稱為常服。一般為圓領,右衽,在袍子下方施有一道橫¼h。傳統的官冕衣裳,只是在隆重場合而用,平時多以幞頭圓領袍衫下配烏皮靴為時尚。既洒脫飄逸,又不失英武之氣。我們從古畫“步輦圖”,“游騎圖卷”,“韓熙載夜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男女都流行這種款式。唐代官員的袍衫,也多用此款,主要以顏色來區分等級的。黃袍被當作帝王的御用服色,從唐開始一直沿用至清朝。通常定三品以上官員服紫色,五品以上服緋紅色,六品七品服綠色,八品九品服青色。為甚麼古人將款式、服色等級看得這麼重要呢?表面上看是人的這層空間講君、臣、貴、賤,以示等級尊嚴,其實在其所對應天國的空間裡,構成不同色彩的生命本身就是具有實質的不同:不同的空間,不同的層次,不同成分的粒子組成等,也可以說是生命存在形式的一種不同體現吧。

     

         

    女子半臂、襦裙;大袖衫、長裙、披帛;“望仙髻”“雲髻”“雙垂髻”等髮飾襦服裙主要為上著短襦或衫,下著長裙,配披帛,加半臂,足登鳳頭絲履或草履,頭上花髻,出門可戴羅笠。如張萱“搗練圖”中的仕女,上襦很短,裙腰提的高至腋下,然後以綢帶系扎領子有袒領等多種變化。盛唐以後衣袖放寬,漸漸流行大袖衫,從“簪花仕女圖”中可以領略到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慣束羅裙半露胸”的優雅風姿。這行雲流水般的衣裳,正如天人的飄渺仙姿,纏繞於身隨風飄曳於地的披帛,其實也是古人仿照天人仙子的如意寫照而已,並非僅僅是想像,高出我們這一空間的人腿是虛隱著的,頭髮也不需要梳理,就是那樣存在的狀態。其實古人這一切“天人合一”的生活美的原則都是基於那時的人對神的崇尚與信仰,也只有在人有這一善念的時候神才會將它顯現給人,人才會擁有智慧,擁有真正美好的生活環境與生存方式。

    唐代的軍事服裝

    至唐代時,鎧甲制已相當完善了。陝西西安大雁塔的門框石刻上穿明光鎧的武士像,形像極像天兵天將,那時的兵器也很像天上的法器,五彩金甲的威武形像仿佛體現了武將們在人間順天意兵征天下或維持正義。所以就連繡在金銀鎏之與戰袍之內的禽獸紋飾形像都是些饕餮夔風麒麟等天禽猛獸。另外空間的法器都是有靈性的,那就是神的意念的如意行動的一種表現。
     

     


    為甚麼會千古吟誦

    王一豐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不用多作介紹,你一定早已讀過這首著名的唐詩了。自古以來,人們都把這首詩當作了一種生懷凌雲壯志,卻又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士大夫式的悲壯情懷,其實詩的底蘊全在其外。人們這樣認為多半出於對作者生活背境的考量。如作者直諫上書,獻計獻策,不但不得重用,反被降職受罰,於是乎,在鬱鬱不得志中,悲天憫人,寫下了這首流芳千古的名句。 

    千百年過去了,作者及那個時代已隨風而逝,然而當我們一吟唱起這首詩,無論人生境遇如何,心中不免怦然一動,難以抓住卻又揮之不去,為甚麼?“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寥寥幾句,馳騁於天、地、人之間,有一個不甘寂寞的生命,仰天長嘆: 我從何處來?我又將走向何處?冥冥的訴求之中,點出了這道生命都將面對的永恆的主題。語言蒼勁奔放,慷慨悲涼,縱橫於歷史、時空, 生命的絕望與清醒並存,這就是這首詩的回味無窮的魅力所在。其實古時候的人是非常知天命、識運理的,真正的士大夫,既不會為求功名不得而怨天尤人,亦不會因名利場中的得意而沾沾自喜,他們追求的是一種“朝聞道,夕可死”的人生境界,緣於此因,這首詩方被人們推祟備至,因為詩境界已超越了本身的就事論事,提煉出“我從哪裡來,我又將走向何處”這道人生的命題,故而深具內涵,千古不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當我們呀呀學語不久的夏夜,我們的長輩便要教我們這首詩了。穿越歷史的長河,歷經歲月的千錘百鍊,這首詩依然年輕,象生生不息的種子,在世世代代的生命中播下經久的記憶,光芒燦放,餘音繞樑。古往今來,懷鄉之作浩若煙海,唯有它,吟誦不止,代代相傳。其實這裡的故鄉,它已超越了現實中那個短暫的時空,引伸到更廣闊的對生命歸宿這種哲理的思考,成為心靈永恆的主題,故哪怕你足不出戶,就在自己的“家”中讀起這首詩時,依舊深遠悠長,有一種說不清道不白的共鳴。其實,這就是這首詩打動人的內涵所在:在這塵世中,哪裡是我們真正的家?哪裡是我們真正的故鄉?生命在無望中尋覓,在迷失中嚮往回歸的家園。

    若是懷念那個實實在在有形的故鄉,作者自然會朝著一個東,西,南,北方向去望,去寫,但這裡卻不是,是“舉頭望月”。為甚麼?因為生命有迷的一面,也有明白的一面,迷的一面不知今夕何處,而明白的一面卻知生命是從那上面掉下來的,當然是“舉頭”而神往了,這便是懷鄉之作散發的永久的魅力,因為它觸動了生命內在最關注的主題:我想回家。

    然而,這回家的路竟是那麼久遠,那麼漫長,生命在這漫漫紅塵中又吟唱了五千年。

    我想告訴你的是,行吟的詩人,思鄉的遊子,苦尋生命歸宿的不眠人,快停下來,今天已有一本上天的寶書--《轉法輪》在世間洪傳,他能指導你回到你真正幸福的家園。

    這可是萬古不遇的機緣啊。


    文化反思錄(二)文字

    大法弟子

    翻開《說文解字》(漢代的一部字典),先是“一”字部的,再是“示(神)”字部的。古人沒有漢語拼音,字典按“部”分,也不完全按筆畫排序,看起來到象是按意思排的,比如與“天”,“神”有關的字排在前面,再是“玉”字部,越世俗化的字越往後。當然,我不是研究語言的,這只是我自己的感覺,但毫無疑問的是,古人的字典與現在的有很大的不同,並不只是字本身的演變,而是從整本字典的編排與註解可以看出古人觀念與現在人觀念的很大差異。

    舉個例子。“一”字,《現代漢語字典》解,有:數目;同一;另一;全;專一;等8種解釋。而在《說文解字》中解為:惟初太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凡一之屬皆從一。

    我不知道別人怎麼看,我覺得《說文解字》中解得切,由一分天地再化萬物,這樣一解,“一”便有“始”“元”“全”等之意,如此一來,“一”在各種運用中的涵義就都很容易理解了,由“一”生出的其它字(如“天”)的涵義也都一目了然了。而《現代漢語字典》中的解釋,其實是把“一”字在各個環境下的意思逐個解釋,即羅嗦又不透徹。

    我從大學二年級開始欣賞古人的語言,覺得非常美妙,常常是簡單的字有很深廣的內涵,就拿《說文解字》來說,我經常翻看,每次都有意外收穫,發現古人不僅語言優美深涵,而且對生命的理解也很具智慧,比如它解“玉”:玉石之美有五德,哪五德呢?是仁、義、智、勇、潔,難怪古人總是以玉比喻君子。

    從《說文解字》看來,古人的文字很大一部份解釋圍繞天意、仁德等精神範疇,就連物質亦常有精神解(如適才介紹的“玉”就是一例),現在人通常以為古人科學不發達,對世界認識不夠,真是如此嗎?現代字典對字的解釋仿佛把一個個字都抽幹了,只留下最表面的最淺白的輪廓,而在古字典裡卻能看到一個充滿次序,生機和精神化的世界,我不知道怎樣更好的解釋這一切,這就是人所謂的“進化”嗎?

    (英文版: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864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