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連載:出塵(五十)

揚帆


【正見網2002年10月07日】

七月底的一天早上,我站在公司樓下等電梯。高總從電梯裡急匆匆地出來,看到我說:「楊帆,一會兒你去找一下小王,準備辦手續去伊拉克。」還沒等我反應過來,高總已經上車走遠了。

上了樓,我直奔高總的辦公室,問他的秘書王曉莉,「剛才高總怎麼突然跟我說讓我去伊拉克」

「噢,是這樣。伊拉克那邊要上一個通信項目,找到中國這邊一個有進出口權的代理商。代理那邊想把其中一部分設備分包給我們做。伊拉克那邊呢,就想讓我們過去和他們面談一次。公司從來沒有做過出口,也想探探路,」王曉莉一邊說一邊翻出了一份傳真遞給我。

「怎麼聽你這個口氣,公司也沒打算做成嘛。」我接過傳真說。

「當然能做下來最好了。不過這不取決於我們。這個項目要用聯合國給伊拉克石油換食品的錢,允許不允許他們購買通信器材還得最後聯合國批。所以即使合同能簽下來,最後能不能執行還不好說。」

「多大一項目啊?」

「大概幾百萬美金吧。」

「嗯,幾百萬美金還是應該爭取一下,就是不知道代理跟那邊的關係硬不硬。手續是你給我辦,是嗎?」

「你明天把護照交給我,其它你就甭管了。我估計過八月初吧,你就得過去了。」

「公司就我一個人去嗎?」我問。

「報價部的李娟跟你一起走。」她說。

自從海灣戰爭以後,伊拉克一直處於聯合國嚴厲制裁之下。由於伊拉克上空為禁飛區,我們必須先飛到約旦首都安曼,然後乘坐越野吉普長途跋涉近1000公裡,才能到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此次一行一共六個人,除了我們公司兩個人外,還有三個人是別的公司的。代理商是個姓黃的處長,大約35歲左右年紀,長得白白淨淨,帶著一付沒有鏡框的眼鏡,一看就是在國營大企業中混了多年,深通人情事故的人。

福特越野車奔馳在一望無際的沙漠中,從安曼到約旦邊境大約有400公裡。黃處長拿出幾根在安曼機場買的黃瓜給我們解渴。他一邊嚼著黃瓜一邊指著車窗外說,「你們注意到沒有,這邊的沙漠上都蓋著一種黑色的石頭。」

我轉頭望去,果然如此,黑色的石頭順著沙漠上起伏非常平緩的地勢整整齊齊地碼放著,覆蓋的面積一眼望不到頭。

「這石頭看著挺怪的,」我說,「形狀象是鵝卵石,但顏色卻是黑的。」

「上次來的時候我也覺得挺奇怪的,就問司機,」黃處長說,「司機說是火山石,火山噴發的時候留下來的。」

「火山噴出來的石頭怎麼擺得這麼整齊,簡直像人工的一樣嘛,」李娟說。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上個司機跟我說這都是神仙擺的。方圓幾千平方公裡都這樣,」黃處長笑著說。

李娟撇了一下嘴,沒有說話。

到達伊拉克邊境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多鐘,離著老遠就看到海關上懸掛著他們國家那個大獨裁者的巨幅畫像。外面陽光強烈得使人無法睜開雙眼,即使在背陰的地方仍然覺得溫度高得難以忍受。

兩個拿著長槍的海關人員走過來,告訴我們必須開箱檢查隨身攜帶的每一件行李。我正要把箱子往下搬的時候,黃處長從兜裡掏出兩張10美元的鈔票,送給他們倆做小費。其中一個人走到我們的車旁,透過車窗玻璃向裡看了一眼,就揮手放行了。

越野車在沙漠上繼續前行,從邊境到巴格達有560公裡,沿路荒無人煙,除了沙漠還是沙漠。

伊拉克是個風景非常優美的國家,底格裡斯河橫穿巴格達,幼發拉底河在巴格達郊區大約40公裡的地方。在沙漠地區能夠有這樣兩條大的淡水河實在是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其石油儲量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居世界第二位。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巴比倫就位於巴格達市郊50公裡處。

海灣戰爭使得伊拉克元氣大傷,整個國家的科學技術都停滯在十年前的水平,沒有網際網路,沒有行動電話。需要耐心地撥兩個小時,才能接通一個國際長途。我到巴格達的時候,當地氣溫最高達到了攝氏57度,但是電力供應嚴重不足,巴格達平均每天都要停電8個小時左右。

在海灣戰爭前,伊拉克依仗石油出口發了大財,巴格達城市街道都是由德國人規劃,建築物都是法國人設計的。在底格裡斯河畔,有一座宰相女兒站在山努兒國王床前給他講故事的雕塑,那就是阿拉伯國家最著名的傳說《一千零一夜》。如果不是周圍不時有扛著長槍的軍人來回走動,整個城市恬靜得就像是一個童話。

(待續)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