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見網2003年06月05日】
天文學家運用NASA錢德勒X-射線觀測儀在鄰近星系爆炸後的星體殘骸中探測到大量的氧和其它元素。多年來,天文學家一直認為生命所需元素在大質量恆星中產生並且在超新星爆炸中分散開來,但是這個過程卻很少能被「抓拍」到。
這張位於小麥哲倫星系的超新星殘骸SNR 0103-72.6的錢德勒像,展示了一個驚人的、近乎完整的圓環被富有重元素的氣體雲所包圍,並被衝擊加熱到數百萬攝氏度。圓環標誌著超新星爆炸向星際噴射出物質衝擊波的外廓。
上周在田納西那是維爾舉行的美國天文學年會上,報告的第一作者、賓州州立大學的Sangwook Park認為,「數百的超新星殘骸分散在我們銀河系的近鄰中,但是我們只探測到一部分富有氧元素。該錢德勒像是一難得的禮物。」
科學家認為在比太陽至少大十倍的恆星內部的核反應中合成氧。當此類星體爆炸時,其核心坍塌時,形成中子星,或者當質量足夠大時形成一個黑洞,並把核心周圍的物質推進星際太空之中。
雖然SNR 0103-72.6比我們銀河系中的超新星殘骸遙遠,由於其光線沒有被銀河系的螺旋臂所遮擋,能夠被科學家清晰觀測到。天文學家希望此超新星殘骸將會成為一個研究恆星是如何產生生命所必需元素的實驗室。
參考資料
http://www1.msfc.nasa.gov/NEWSROOM/news/releases/2003/03-085.html